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遷西有很多地道的傳統美食,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紅薯粉條的美味傳說!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粉條是以紅薯、馬鈴薯等為原料,然後經磨漿沉澱等工序,加工後製成的絲條狀乾燥的特色傳統食品。中國各地均有各自獨特的生產工藝。

  說起粉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有寬、細兩種,冬天大夥都愛來一大碗豬肉燉粉條,夏天也都喜歡吃個菠菜拌粉條,就連吃火鍋,粉條也常常是壓軸出場,那麼你瞭解粉條的製作過程——漏粉嗎?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豬肉燉粉條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菠菜拌粉條

介紹一下漏粉的整個工藝流程,快來一起看一看那久煮不糊、香滑筋道的粉條究竟是怎樣做出來的吧。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漏粉的步驟

  1、將紅薯清洗乾淨,機器搗碎,過濾出粗纖維等雜質,然後放到大池子中,讓紅薯中的澱粉自然沉澱,然後濾去水分,曬乾成紅薯粉面。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2、最關鍵的一步,“打芡”,將水、紅薯粉等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勾芡,這個比例很有講究,直接影響了粉條的色澤和口感。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3、將紅薯粉與打好的芡混合,和麵,攪拌機代替了傳統人力,加快了粉條的製作過程,直至麵糊被拿起後緩慢流暢的流下才可以漏粉。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4、將和好的麵糊放入裝有模具的小桶中,靠重力自然使麵糊流到下方的沸水鍋裡,生的麵糊條馬上被煮熟,浮到另一面的水面上。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5、煮熟的粉條被放到冷水裡受涼冷卻,由專人將長長的粉條整理好,放到木棍上,然後就被晾到室外,固定成形,自然結冰。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6、凍冰的粉條在每天早上將冰鑿開,繼續晾曬,晾乾後的粉條便可以作為食材,出現廣大百姓的餐桌上。

唐山週末:遷西地道的傳統美食,更多美味等你發現

 晾乾後的粉條便可以作為食材食用了。

往昔的情懷

或許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漏粉”有些陌生,但是對於老一輩人確是一段回憶,一份情懷。

在以前,漏粉是農家裡一年一度的大事,和過年各家殺豬同樣重要,因為入冬後,沒有新鮮的蔬菜,除了白菜蘿蔔,就只剩下粉條可以長期儲存,以度過寒冷的冬三月。

有幸聽前輩提起過他們兒時有關漏粉的趣事:漏粉師傅是如何打芡、和麵,粉條又是如何漏出、晾曬;哪個村的師傅手藝最好,每次打的芡都恰到好處,臂力很強,和麵時能持續揉好長時間,腕力最棒,每次都能手不抖、均勻漏出幾百斤粉條……

而孩子們當然也不閒著,撿出那些短小的粉頭兒,回家用熱水抄熟,放些醬油醋和鹽,便是這冬天難得的美味。

在那個物質極不豐富、“粗糧”為主食的年代,口感滑膩、柔韌的粉條,絕對稱的上是精緻的美味享受。不得不說中華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充滿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與智慧。

當粉條不再是冬天的重要儲糧,當漏粉工具逐漸更新,當漏粉工藝逐漸現代化,快速的生產效率、提升的產量卻不能讓我們忘了“漏粉”最初的願景和舊時工藝師傅的工匠精神。

樸素又不失精緻的“外表”,清淡又蘊含香甜的味道,方便食用又易儲存的特性,讓家鄉的粉條,走向大江南北、傳遍長城內外,融入南北菜系、各色美味,給祖國各地遊子帶去家鄉的味道、童年的記憶。

在現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能夠不忘初心,在最普通的粉條中體會一份難得的情懷,記起一段過往的回憶,感受一份工匠精神。

一絲絲纖細猶長的粉絲裡體現著工藝人精湛的功夫,一條條晶瑩剔透的粉條中飽含著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個冬天,做一道粉條的菜,在軟糯的口感中尋找一段舊時往事,嚼在口中,憶在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