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與胃:相互協調,親如手足,互為表裡

脾胃互為表裡,在功能上密切配合、並肩作戰,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胃就像大袋子一樣容納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分解食物,然後脾將食物進一步消化吸收向全身輸送營養物質,同時也為胃的下次納入騰出地方。

脾與胃:相互協調,親如手足,互為表裡

脾胃互為表裡:胃主納脾主運、脾主生胃主降

脾是五臟之一,屬陰為裡;胃是六腑之一,屬陽為表。脾胃互為表裡,二者關係密切就像親如手足的兩兄弟。

脾胃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環節,它們的升降運動構成了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

脾氣上升,不僅幫助了胃進一步消化食物,而且吸收、運輸了營養物質和水液,同時還統攝、升提內臟,保持內臟各安其位。

胃氣下沉,使食物得以下行,將初步消化後的營養物質轉移到小腸供給脾以運化轉輸,將水谷之精氣佈散全身。脾升胃降的這一過程既受納又排洩,升降相宜互為因果,只有兩者之間取得相對平衡與協調才使得人體的氣生生不息。

脾與胃:相互協調,親如手足,互為表裡

脾為陰,胃為陽,不同的陰陽屬性造就脾胃的不同喜好,與脾喜燥惡溼的特性截然相反,胃喜潤惡燥。胃在消化食物的時候需要潤澤,如果胃陰不足使胃乾燥,那麼胃就會失去沉降的作用,就像機器沒有油的潤滑無法運轉一樣,隨之就會影響脾的功能,身體出現病症。

所以,調養脾胃要陰陽互補,兩者兼顧,保證脾胃消化吸收、升降協調。

養脾又養胃的小竅門

中醫聖賢發現了一種十二經脈對應每天十二時辰的規律,這就是“子午流注”。其中,辰時(7~9點)是胃工作的時間,巳時(9~11點)是脾工作的時間,此時氣血正好流注胃、脾二經,功能最旺盛,如果此時能夠合理飲食,不僅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還能是脾胃得到充分的調養和鍛鍊。

脾與胃:相互協調,親如手足,互為表裡

子午流注,是針灸於辯證循經外,按時取穴之一種操作規程方法。可以通過此圖分時段保養各個器官。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情況還需辯證。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需要諮詢的讀者,請關注我以後再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