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平|非遗展播:国家级非遗项目——腊山道教音乐

腊山道教音乐初时由道教龙门派始祖邱处机所创,他的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住持杨清荣,江苏镇江人氏(1478年—1548年)在腊山修建“祥龙观”。杨清荣擅长笙、管、笛、箫等乐器,发展了道教音乐,经过历代道徒反复演练、创作,逐渐形成自为一体的腊山道教音乐。兴盛时道徒多达300余人,边舞边奏,象“达教”就是一种演奏、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第十六代传人祁合智、第十八代传人杜永奎、雪永琴等在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曾多次参加省、市、县民间音乐汇演。2008年6月,“腊山道教音乐”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东平|非遗展播:国家级非遗项目——腊山道教音乐


走进东平|非遗展播:国家级非遗项目——腊山道教音乐


腊山道教音乐与崂山道乐不同,主要以吹打乐见长。清末民初,道长祁合智用锡做成小管,又称锡管,形似去掉铜碗的唢呐,被列为寺庙音乐的主要乐器。其弟子张教普对此乐器演练娴熟,吹奏技巧颇精,由此构成了寺庙音乐的特色。


走进东平|非遗展播:国家级非遗项目——腊山道教音乐


腊山道乐鼎盛时期,每逢庙会、山会期间,为赶会者演奏助兴。1949年后,开始在民间收徒传艺。1958年,道士杜永奎曾在“祥龙观”办起了“腊山音乐大学”,招收学员200余人,主要传授道教音乐演奏技艺、乐曲。1986年,当时由泰山道教协会和东平县文化局录制了十二首曲牌,发表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山东卷》上。中央电视台4台录制的腊山道乐,多次播放。腊山道教音乐从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至今已50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10位龙门派住持的精心演练,流传至今。龙门派道乐第十九代传人,俗家弟子岳耀海,道号岳元庆,为腊山道教音乐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10月20日上午,国家级非遗项目“东平县腊山道教音乐”第二十代传承人岳元征,在县城端鼓腔戏社举行仪式,收八名弟子为腊山道乐第二十一代传人。


走进东平|非遗展播:国家级非遗项目——腊山道教音乐


腊山道教音乐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腊山古戏台上有一副对联,“声遏行云,一曲生平千胜乐;歌翻白雪,五音调叶万民欢。”这是世人对腊山道乐的赞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