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制蜡47年,培养出两个大学生,希望烛光不灭,留住记忆中的年味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高同印,是河北省井陉县割髭岭村村民,经营着一家手工蜡烛小作坊。由于春节对红蜡烛需求量增大,进入腊月后一天比一天忙碌。随着电力的普及和新兴照明设备的取代,这门老手艺逐渐在消逝,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这支烛光不会“熄灭”,留住我们记忆中的年味儿。

我从1973年开始制作蜡烛,整整47年了。至今全县就我一家制作蜡烛的作坊。我18岁高中毕业,那时在村里和厂子里都是为数不多的高中生,思维清晰,做事有条理,后来来到蜡厂上班,蜡厂当时是卢庄人民公社农机局修造站的一个下属单位。我被厂领导安排做一名业务员。

我这个小业务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跑腿儿的”,骑着飞鸽自行车基本把整个县城的乡镇、村落都跑遍了。那时候,刚出校门,工作满腔热血,骑自行车联系业务一天能跑200多里的山路,自行车都骑坏了两辆,而更换的轮胎更是不计其数了。如今,这辆自行车还放在院子里,不舍得丢掉。


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力普及程度并不高,很多地方照明还是主要依靠点蜡烛,所以蜡烛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当时我们的产品主要面向百货公司、土产公司,以及各乡镇里的供销社等单位。那时还是“吃大锅饭”,人们工作都是记工分。我们业务员每天有5毛钱的外出补助,记1个工分。蜡厂虽然距村里仅有3公里,但是业务非常繁忙,全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1982年,我所在的公社企业解散,实行承包制。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多年,对市场、业务都轻车熟路了,而且当时怀揣着一股闯劲儿。于是,我就决定接过了蜡厂这一摊,在企业改革的大潮中,正式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那时承包蜡厂一年的费用是450块钱,有三台陈旧的制蜡设备。收入方面虽然与“万元户”还有一定差距,但比种地和上班强,一年能挣2000多元。当时在村里可以称得上“佼佼者”了。

到了1985年,由于设备陈旧,效率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于是我就不再承包了。拿出多年的积蓄决定自己单干。说干就干!购置新设备、拓展新市场,我的第二次创业开始了。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设备不断更新,我的制蜡厂效益在逐步提高。期初,投入并不大,所以只有我和老伴俩人一起干。


蜡烛的原材料石蜡,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原材料都是成大块的,每次制作蜡烛首先要把这些原料砸成不等的小块。

接下来,将小块的石蜡放入锅中煮沸融化。原料本身颜色为白色,根据蜡烛的用途,再熬至溶化过程中添加相应的颜料。在熬制原料过程中,温度要恰到好处,不然制作出的蜡烛很难成形。

蜡油完全融化好后,通过容器将蜡油倒入制蜡设备的蜡槽中,并将每个蜡洞灌满。然后通过设备中的凉水对蜡油进行冷却,待10分钟左右,在手摇设备的作用下,一根根成形的蜡烛就做好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农村线路大整改,家家户户通电。在这次电力大整改中,我的蜡烛厂首当其冲,人们日常需求量较之前降低了很多,我突然感到了不安,担心以后没饭吃了。做了半辈子的蜡烛,说心里话不想因此放弃。于是,我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我开始到周边县市考察,到过阳泉、邢台、石家庄、衡水等地。经过一番考察,我发现除了被电灯取代的照明蜡烛外,民间习俗、宗教节日等场合对蜡烛的需求还是有的。这是我制作的蜡烛。

身处阴霾中的我再次看到了希望,于是我重整旗鼓,更新设备,丰富蜡烛种类,迎接新一次的挑战。如今,我开始制作用于节日中的小红蜡烛。在我们当地有一种习俗叫“跑马灯”,用秸秆和纸制作出不同造型的灯箱,将点燃的红蜡烛放置进去,村民们手持被点亮的灯箱在村里游走,过年氛围更浓了。


“二十四扫房日”腊月二十四,我在打扫房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当年还在人民公社企业上班时制作的蜡烛,满满的回忆油然而生。47年来,我和老伴靠着这门老手艺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

今年我和老伴从夏天就开始制作蜡烛了,而进入腊月后,一天比一天忙碌。现在算下来,一年能生产10000斤的蜡烛。回想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年能生产15000斤。

贴对联、点红蜡、跑马灯……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这些节日元素将春节烘托的更加有味道。随着市场需求量的缩减,这门老手艺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希望能有更多人将其传承下去,使这支红色的烛光永不熄灭,留住我们记忆中的年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