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容易守業難!那些有名的大企業為何倒閉?多半是這3個原因

導語:中國自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開始了大跨步的發展,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市場需求,對於創業者來說,都是一個極好的環境。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創業,自己做老闆。


一個人能力越強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創業的路上一定不會是一帆風順,那麼遇到問題時,如何抉擇,是每一個創業者都需要思考的。


創業容易守業難!那些有名的大企業為何倒閉?多半是這3個原因


學員提問


請教您一個嚴肅的問題,我所在一家做電器的小公司,老闆今年資金鍊斷得厲害

已經到了拖欠員工工資的地步,現在欠供應商貨款不低於500萬,每天都有各種供應商因為貨款上公司,車間也因為配件供應的問題經常休息,現在整個公司每個人狀態都很差。

您說過資金鍊是企業的生命,以您多年創業的經驗來看,公司到了這個地步,真的還有救嗎,對老闆來說,公司現在這種局面和壓力,最應該做的又是什麼呢,如果公司倒閉,老闆之後的路又會怎麼走呢?謝謝老師!


創業容易守業難!那些有名的大企業為何倒閉?多半是這3個原因


資金鍊,維繫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運轉所需要的基本循環資金鍊條,企業要維持運轉,就必須保持這個循環良性的不斷運轉。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個人,那麼資金鍊就相當於人的鮮血

一個公司首先要保證主鏈的資金充分寬餘,除此之外還必須有相當的融資能力(包括利用政府、銀行等非常手段),在每個循環後要有增值,是企業經營的目的。

其次,資金鍊的暢通也是企業的關鍵,在我國,由於種種原因,存貨和應收賬款上的阻力是特別的大,一方面降低企業的資金週轉率,另一方面,會大量出現腐敗現象。

最後,由於企業的發展,經營者的頭腦容易出現發昏現象,片面看到企業大了就很成功,而相對來說,危機也隨之增大,特別是資金鍊的危害也日趨嚴重。

早些年中國剛開始開放,電器市場的需求量巨大,這些電器小企業可以發展的很快,但是基本所有做電器的企業都會面臨生產成本高、毛利率低的問題。

據我所知在我們國家做電器的公司毛利率都不高,毛利率能夠維持在十五個點以上的都很少,基本沒有。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公司,美的、格蘭仕、格力等等,毛利率都不高。

電器公司毛利不高很大原因都是由於成本比較高。因為受到技術的限制,很多電器的原材料成本比較高,但是原材料是生產中不可或缺的,所以對於電器公司來,保證資金鍊的供應比其它行業的公司更加重要。

一旦企業的資金鍊斷裂,無法採購原材料,也就無法生產產品,沒有產品就更辦法回籠資金,一旦開始這種惡性循環,“摩天大廈”也會鬨然倒塌。

在企業的經營中,由於資金鍊斷裂而導致失敗的佔了很大比例。我們國內就有很多著名的大公司,由於資金鍊斷裂,公司頃刻間“灰飛煙滅”。比如巨人集團、樂視集團、三九集團等等。


創業容易守業難!那些有名的大企業為何倒閉?多半是這3個原因


1、鼎鼎大名的史玉柱創辦的巨人集團,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1995年,巨人發動“三大戰役”,把12種保健品、10種藥品、10幾款軟件一起推向市場。當年用於投放廣告的資金就達到1個億。史玉柱被《福布斯》列為大陸富豪第8位。

可是不久之後,1996年,由於巨人集團在巨人大廈項目上的盲目投資,加上經營管理不善,導致了公司資金鍊斷裂,巨人集團轟然倒塌。

2、樂視集團的事情時間上離現在更近,很多人都曾經用過樂視的手機、電視 、樂視app等等。

2016年12月6日有互聯網巨頭之稱的樂視佔據了各大新聞媒體頭條,拖欠手機供應商欠款、樂視體育裁員、高管員工排長隊離職等等,消息鋪天蓋地,2017年樂視的業務基本停滯,創始人賈躍亭也一度被列我失信人員名單,人在美國不敢回國。


樂視,2014年樂視全生態業務總收入接近100億元,每次項目的融資也都是幾十億資金的注入,這些年收入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公司在面對資金鍊的斷裂時,偌大的集團脆弱的就像是一張薄薄的紙一樣,誰呼一口氣都能把它吹飛。


所以企業能否保證資金鍊的連續性發展,是企業能否經營發展下去的根本。


創業容易守業難!那些有名的大企業為何倒閉?多半是這3個原因



企業資金鍊斷裂的原因有很多,電器行業屬於利率低、成本高,風險高,小步快跑往前走的企業。前些年市場需求量大,企業發展的很快,近些年市場趨於飽和,市場競爭大,對於做電器的小企業來說發展就會更加困難。

網友的問題中,目前企業欠供應商貨款、工人工資,老闆最應該做的就是出去找錢,把資金鍊保持住,企業才有可能繼續發展下去。

常見的公司資金鍊斷裂的原因:

1、庫存積壓


電器行業利率本就低,成本高,如果有庫存積壓問題,就會造成公司的資金無法回籠,導致資金鍊斷裂。

比如一件電器售價1000塊錢,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廣告成本等等就佔了700—800塊錢,利潤只有200塊錢,賣出去1000臺,能賺二十萬,但是如果積壓了1000臺,就至少七八十萬的資金壓在倉庫裡,造成流動資金短缺。

這只是一個例子,一般公司年利潤上百萬,至少要買幾十萬臺,如果有積壓,那麼就是幾百萬的資金無法流動,這時候公司的資金鍊肯定就會出問題。

2、盲目擴張,錯誤估計盈利

很多企業的主營業務做成熟之後,就會向其它領域擴張,這樣可以降低經營風險,也就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但是相應地,資金鍊為主的財務風險就會相應增大。


巨人集團和樂視都是有由於公司主營業務成熟以後,業務擴張到其它領域,並且抽調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新業務中,但是新的業務沒有按照預計的收益,收回資金,導致整個集團資金鍊的斷裂,無法維持正常的經營。

3、老闆抽走資金、挪作他用

還有一種就是老闆把用作經營的流動資金抽走,挪作他用,導致公司資金鍊斷裂,難以維持正常運營。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金立集團董事長劉立榮,挪用公司資金六十億,在塞班島賭博,直接導致金立集團破產。

創業容易守業難!那些有名的大企業為何倒閉?多半是這3個原因


對於資金鍊斷裂的老闆來說,想要挽救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找錢、找融資,但是錢並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公司面臨的問題都能用錢來解決,還是要看公司經營的具體情況。

1、清理庫存、回籠資金

如果是由於庫存積壓導致的資金鍊斷裂,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採購原料、停止生產,把經營重點放在清理庫存上。


如果繼續採購原料,繼續生產,會導致更多的庫存的積壓問題,只有先清理庫存,才能回籠一部分資金,才能繼續後續的經營。

2、及時止損、關閉公司


如果公司在經營管理上沒有問題,是行業的問題,大環境的問題導致公司無法經營下去,那麼作為公司的經營者,需要及時止損,不能再繼續投入了。

因為一個人是無法改變整個大環境的,作為公司的負責人,通過庫存清理回籠一部分資金,還要自己去想辦法找錢,把供應商、員工的錢還上,結束公司經營,承認自己的失敗,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3、融資、繼續經營

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只要注入資金就能夠繼續發展下去,那作為經營者還是要儘自己的努力想一切辦法找錢、融資,讓企業繼續經營下去,只要企業經營的順利,就有機會翻身。


創業容易守業難!那些有名的大企業為何倒閉?多半是這3個原因


企業的經營發展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做為企業的經營者應該有眼光、有遠見,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帶領企業做大、做強,才能在波濤洶湧的經濟浪潮中,始終把握住自己的方向,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