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白银--充分挖掘“三大优势”,倾力打造“两区四基地”

白银,一块恰似各种金属构筑的版图,耀然于中国西部。在这2.12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170多万“白银”人发扬“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白银精神,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历经惊天一爆,二次创业,城市转型,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智慧在戈壁荒滩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市,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树起了一座座历史丰碑。

起航·白银--充分挖掘“三大优势 ”,倾力打造“两区四基地”

作为黄河上游甘肃段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白银具有交通区位、黄河资源、大工大农三大显著优势

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白银位于陕甘宁青四省交汇处,是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距省会兰州69公里,距中川机场46公里,包兰、干武铁路、中兰客专穿境而过,京藏、青兰、定武高速及国道109、247等公路纵横交错,白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行,白银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形成立体交通构架,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黄金通道。

黄河资源优势独特。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黄河大峡、大川渡、五佛寺、索桥渡、安宁渡是古丝绸之路黄河水运的重要通道。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白银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大工大农优势雄厚。白银矿产资源丰富曾创造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依托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稀土公司、靖煤集团等骨干企业,构建了有色、化工、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门类齐全、要素条件良好的全产业链条,氟化工产能和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是兰白都市圈核心之地、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引领作用凸显,以国家级白银高新区为核心的“一区六园”已成为西部重要的工业良港。

白银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相继建成“中华之最”的景电等25处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57.58万亩,是甘肃农业大市、陇上鱼米之乡,是绿色高效的农业基地。

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新作为。

白银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两区四基地”建设为抓手,精准聚焦特色产业,坚持以商招商、政企联合招商,倾力把白银打造成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建设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围绕“将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总体目标,突出“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防风固沙、中部沿黄高效节水生态经济带建设、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三大片区治理,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在北部,重点实施祁连山东延段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工程、高扬程灌区节水改造提升工程,开工建设世行贷款景泰黄河石林大景区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

在中部,重点实施黄河流域白银段生态屏障工程、老工业基地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和金沟河综合治理工程。

在南部:重点实施祖厉河全流域泥沙治理工程、生态移民自然恢复工程,积极争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重点放在白银。

建设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立足自然地理优势和“十大产业”基础,坚持工业思维,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

打造8个十亿至百亿级农业产业链:与牧原、新希望、德康、中天、阿西娅、雄特、润丰、菁茂等龙头企业合作,延伸生猪养殖加工、肉牛羊养殖加工、循环农业、产品生产销售农业产业链。

打造6个农业甘味品牌之乡:按照县有主导产业、乡有优势品牌、村有特色产品的思路,打造文冠果、盐碱地水产养殖、戈壁葵花、设施蔬菜、枸杞、砂坝地富硒西瓜等“银字号”品牌。

打造5个农业优质牧场:充分利用景泰寿鹿山、靖远哈思山、平川屈吴山、会宁华家岭和靖远若笠等区域易地搬迁撂荒地,分别建成万亩牧场。

打造4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带(地):以沿黄、沿城郊、沿国道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以饲料玉米、地膜马铃薯、小杂粮为重点,打造3个百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以水肥一体化为重点,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发展30万亩高效作物。

打造循环化化工产业基地。白银依托银光集团、甘肃东方钛业公司、昌元化工、中天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着力培育壮大4个产业:

壮大光气产业:以甘肃省光化特种新材料创新中心为引领,以医药中间体为核心的光气下游产业为方向,全力打造“异氰酸酯、碳酸酯、酰氯和氯甲酸酯”四大光化产业链。

壮大煤化工产业:建设靖煤集团清洁高效煤制气综合利用项目,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

壮大氟化工产业:大力发展无机氟、有机氟和氟锂、氟硅产业,打造氟化工产业园。

壮大无机盐化工:大力发展氯气、氯碱、硫酸工业及钛白粉、芳烃、重铬酸钠、高锰酸钾等化工产业。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白银依托银西生物医药园,以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仿制药、制剂等为重点,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成果在银西生物医药园落地转化,力争打造2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白银抢抓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依托白银公司、长通电线电缆、公司、稀土新材料公司、郝氏炭纤维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不断壮大5个新材料产业:

壮大有色新材料:大力发展高性能铜合金复合、引线框架、稀贵金属制品、粉体及高纯材料等高端新材料。

壮大稀土新材料:发展稀土抛光粉、稀土贮氢合金粉、稀土金属、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六大类产品。

壮大化工新材料:发展碳纤维原丝、航天级碳纤维材料、碳复合热场材料等新材料,建设国家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研发平台。

壮大电池新材料:着力提升电子级碳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生产能力,发展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产业。

壮大光刻胶新材料:研发世界尖端技术光刻胶及周边材料,努力抢占国内外市场。

打造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基地。白银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安全储备部署,按照煤炭产供储销体系要求,以“政府给政策、政府可调度、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产销联动、共建共享”的方式,组建白银市能源开发公司,筹建集储备、销售、清洁转化、煤化工于一体的煤炭储运转化基地,5年内新建煤炭储存能力500万吨、年转运量1000万吨;10年内煤炭储存量1000万吨,年转运量2000万吨,有效补充省内煤炭储量不足。

同时,积极谋划实施环海中铁路、银南至兰州站铁路、S35景礼高速景泰至会宁段及S103线水川至黄河石林公路、G341线胶南至海晏公路辘辘坝至白银段、G247线景泰至靖远段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为“两区四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今日投资白银,明日收获黄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是一方充满无限希望的沃土。白银热切期盼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关注白银、走进白银、投资白银、共赢白银,携手共创白银更加灿烂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