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有一座“活”古桥,距今已有175年历史


乐山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除了人们熟知的乐山大佛和峨眉山,想必大家对苏稽镇也有一定的印象,这里的“跷脚牛肉”美食相当出名。除此之外,位于峨眉河上的儒公桥也是重要的历史古迹,它被称为“活”古桥。

据历史记载,儒公桥始建于清咸丰六年,石桥全长近百米,从两岸向中间逐步修建,而石材全部来自雅安并沿着青衣江筏运而上。由于建桥工程很艰巨,在大桥落成后,百姓为了感谢县府的德政,将其取名“儒”,因而称为“儒公桥”。

峨眉河穿镇而过,将苏稽场镇一分为二,北岸商铺林立,旧房最多,南岸则美食,茶馆居多,尤其是“翘脚牛肉”人气最高。横贯峨眉河的儒公桥,将两岸的经贸生活,人文交流串联起来。

在峨眉河北岸的茶馆边上,看到古桥和新城的遥相呼应,仿佛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座古桥除了带来的交通便利,更作为苏稽镇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

赶集的时候,场镇热闹非凡,是体会人生百态的最好时刻。

茶馆里的小猫坐在河边望着行人和古桥。

儒公桥上,,穿着中山装的老人。

儒公桥和新城。

儒公桥上的老式自行车。

穿着中山装赶集的人。

儒公桥上的吃着棉花糖的小孩。

儒公桥曾经被被四次冲毁,然后又四次重修。直到1990年汛期桥身倾斜严重,冬天休整加固时,桥面才由五条石增至八条石。

如今为了保护儒公桥,桥两岸都设置了石墩禁止车辆通过,但是桥上的行人依旧络绎不绝,勾通着两岸的繁荣与发展。

儒公桥建成175年,尽管它历经艰险,但至今依旧充满活力,连接着苏稽峨眉河两岸,依然往来迎送着早出晚归的苏稽人民,见证着一代又一代苏稽人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