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常用燈光 & 附件


前言

雖然我平時主要說燈光,但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就給大家來分享下的鏡頭與燈光配置,以及不同階段的器材升級邏輯。


鏡頭

50mm

『無懼任何場景』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華欣凱悅



50L作為我的掛機頭,無論是照片還是視頻幾乎可以拍攝任何場景。

通常我會在需要機動性、大光圈以及手持閃光燈時使用。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MK新包發佈會


如果只能帶一個鏡頭出門,那麼必然是她。

我有一大半的照片都是用這支鏡頭來完成的。


她的優點自不必說,如果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就是無法勝任偏向細節特寫類的景別。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近距離大頭照


適合人群:

這是一個所有不滿足於套頭基本效果的同學們都值得升級的焦段。

作為攝影的第一個定焦頭,價格便宜量又足。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人小景大


長焦

『從容是我的代名詞』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即使在外灘 也可以找到沒人的角度



這兩年,我越來越喜歡用70-200了(主要集中在100mm端)。因為它能讓圖片顯得更加從容、優雅。

構圖時能夠仔細甄選景別、背景。而不會像50甚至更廣的鏡頭那樣容易穿幫、變形。


當然受制於具體尺寸與外形,在機動性與拍攝場景上需要作出妥協。

不過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總是會盡量用長焦。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185mm 端 壓縮了極遠處的背景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100mm 端 陸家嘴天際線背景


除了體積外形外,最大的缺點是實際通光量小。

即使同樣F2.8的光圈,50L也會比它亮1/3 EV - 1/2 EV。

這在需要混合弱光環境時,增加了一定難度。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88mm 端 剛好將前景與主體背景納入畫面


適合人群:

在開始攝影的很多年裡,我都沒有長焦。同樣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它。

但是當你需要開始學習光線時,一支長焦又能讓你事半功倍。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長焦可以讓布光可自由


24L

堅強後盾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迷笛 pogo 現場


廣角方面我只用過24L。

5、6年前,我特別喜歡這枚鏡頭。


那時第一次作為迷笛的攝影師有機會深入人群,去拍攝一些不一樣的視角。

我深信著卡帕的那句話,『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


雖然現在我已經很少會用這枚鏡頭了。但是當我需要它的時候,它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迷笛 現場


24L很優秀,但它仍有2個無法忽視的缺點。

1 邊緣部分變形還是太大。

2 使用5D4屏幕取景時,在距離人物3米左右,人臉就無法識別了。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卡賓 活動


適合人群:

24L的學習曲線十分陡峭,雖然作為我的第一枚定焦,極大程度上磨練了我觀察環境、畫面構圖的能力。

但我並不推薦大家升級,考慮到這兩年的使用頻率我甚至都有出掉的念頭。

它的定位太明確了,所有需要推薦配置的人,都不適合這枚鏡頭。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24mm 盲拍


G7

口袋相機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巴黎之花 X 米其林三星 午宴


G7最大的作用就是隨手拍。

在很多不方便用單反的場合,能夠低調地拍一些照片用於社交媒體的發佈。


而在平時,我也總會用它來補充一下焦段,免去來回換鏡頭的麻煩。

或是拍視頻時充當副機位,補充畫面細節。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短視頻 拍攝花絮


當然它也有些缺點,比如對焦的穩定性不如5D4、沒有熱靴、機頂閃沒有M檔、3.5mm線無法同步閃光。


燈光

D1

1000W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1000w 全功率輸出


D1 在我的購買序列中比較靠後,是我第4、5個燈。

但其實這些都是我走過的彎路。對於任何一個需要學習布光的人來說,帶有造型光的影室燈才應該是第一入手的,而非熱靴或外拍燈。


造型光會讓整個過程直觀易懂。

我甚至拿2個D1 + 1個B2 用來拍美妝視頻。

但又有別於持續光源,燈光本身還具有閃光燈無可比擬的優點——高顯色性、大功率 & 散熱、後簾同步等。


至於熱靴與外拍燈,反而應該在掌握了基本的閃光燈布光後,再根據具體場景、需求考慮是否真的需要、又需要什麼樣的。

因為當你還不具備相應技術時,外拍用燈也只是耽誤拍攝,不如把精力先花在自然光上。

注:婚禮婚紗、公關攝影不在此列。


當然具體到D1,它的閃光持續時間有點長,當我需要高速凝固的時候,通常會盡量選用其他燈光。


A1

『真香』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奧航快閃咖啡店


A1 是我第六個燈。

但自從買了A1之後,真切體會到『真香定律』。

現在它是我所有燈光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外帶第一選擇。

最常使用的場景是平時的探店、穿搭類內容的拍攝。

小巧低調,不影響別人,性能又可靠。


這類熱靴燈適合在學會了用光之後,根據自身情況來做選擇購買。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莫干山酒店


功率雖然很重要,但在外拍中,如果不為秀性能,那麼所謂的『壓制日光』顯然是毫無必要的。

不如換個思路,在日光強的時候,儘量用自然光,然後輔以補光。那麼即使是熱靴燈也夠用了。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利用燈頭變焦『偷』功率


B1

500W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life-style 布光神器


自從保富圖發佈了B1之後,我就心心念念想著它。

後來隨著自己技qian術bao的慢慢提升,我前兩個保富圖都是B1。

B1啥都好,即使放到現在來看性能依舊不錯,但就是造型燈弱。這其實對於學習光線阻礙很大。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隨時布光


不過當我需要凝固畫面的時候,B1比D1更快速,適合作為主光。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高速潑濺的水花



適合人群:

只有當有了室內用的影視燈以及小型便攜的熱靴之後,我才推薦購買更為大型的外拍燈。

因為這個時候,你會在外景時對光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熱靴此時已經無法滿足你了。

適合需要外帶,但又不遠離酒店、停車場的拍攝場景。


B2

250W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柬埔寨 獨立酒店


B2相當於B1 + A1的融合。

同樣有著更大的功率,更快的速度,但又能使用熱靴燈架。

在便攜性,尤其是旅拍上比B1方便很多。


有一個小電箱,在室內時可以用市電。

但就保富圖的產品序列來說,外景我會更推薦同功率的B10與更小型的A1。


保富圖購買序列

綜上所述,我會推薦D1/D2 作為你學習燈光時的第一個保富圖。

第二個燈可以是A1/A1X 作為輕量化補充。

然後是B10。


我的外景配置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如果我希望確保外拍時的光線多樣性,通常我會帶2個B1或者1個D1 +B1 ,再加一個A1。

三個燈加上常用配件足以應付絕大多數拍攝了。


『棚拍神器套裝』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Capture One + Capture pilot

Tether Tools 聯機線

假電池

宜家小推車

仙麗 2.8米寬幅 白背景

bamboo 1.5米寬幅柔光紙 & DIY 1.5*2.2米柔光屏


聯機拍攝會放大布光的瑕疵,可以有效提升你對光線的認知。


安利

Karl taylor education 官網的會員課程是我見過最好、最全面的布光課程。

適合有一定攝影、英語基礎,同時希望學習更多棚拍燈光的同學。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自制 中英文字幕


但是攝影作為一門實踐科學,單單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來學習根據每個學員量身定製的線下教學課程啦。


12月份VIP私教檔期還有2個。

*二人同行優惠多多,詳情歡迎微信諮詢。

轉發朋友圈截圖,即得¥200 優惠券(有限期3個月)。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光影大師課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我的常用配置 & 器材升級指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