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武漢的2019年有太多故事可以講。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等待多年的光谷轉盤終於被點亮,經過時,虹影透過車窗,在心底裡留下一抹驚豔;

第一次踏上楊泗港金色大橋,感慨的不只人力偉岸,更是武漢這座城市的神奇,即使被兩江劃三鎮,卻總能找到方法,把人們緊緊連在一起;

當然,最難忘的莫過於軍運會。坐在夜色下的輪渡裡,遙望沿江兩岸,璀璨燈火描摹出繁榮和熱烈,舉著相機拍攝再多回,也抒不盡心中驕傲。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回望2019,記憶裡,這座城市裡有哪些值得記錄的瞬間,又有哪些震撼的風景?是建築,城市裡的人,還是不同的城市標記?

新年伊始,better採訪了五位常年遊走街頭的攝影師,下面,是他們給這座城市的答案,也是他們寫給武漢的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今年六月,溫偉棟剛剛結束在武漢理工的本科生涯,到香港讀研究生 ,作為一個在武漢生活過四年的“外碼”,他看了前不久上映的《南方車站的聚會》,“整部電影都是武漢話很親切”。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大學之前,溫偉棟就挺喜歡用手機記錄生活,到了鬆散些的大學,因為不想整天窩在學校,就開始抬著鏡頭在城市裡遊蕩。攝影、後期都是靠著在網上看教程,或者分析別人的顏色、構圖,一點點自己摸索。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16年初,受Instagram的攝影師影響,他開始嘗試因為危險而受到爭議的“爬樓”。作品裡幾張綠地在雲上的圖溫偉棟專門挑出來了——在他之前,沒幾個人拍過武漢穿雲的圖。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這種低空雲不太好碰到,我會留意雲的高度,因為我宿舍窗口能看到綠地,所以比較好判斷。”

有一張日落時拍的穿雲圖溫偉棟格外喜歡,那天他朋友圈所有人都在刷平流霧,而他第一個拍到日落。拍攝之前,溫偉棟本來在去漢口和外地朋友匯合的半路上,過大橋時抬頭髮現雲的狀態不對勁,立馬趕回學校取了無人機。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因為經常出去掃街,他對武漢的街巷很熟悉,特別是老租界區和武昌老城,得勝橋、漢口六渡橋、江漢路、大智路、一元路,都是溫偉棟常抬著相機待上大半天的地方。

如今回到真正的家鄉深圳,反而越發懷念起武漢。雖然在武漢只待了四年,但也見證了城市的鉅變,剛來時天天吐槽的修路、堵車,早就成了老黃曆,新的地鐵線越來越多,交通更加方便,高樓也多了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在離開武漢之前, 溫偉棟最後爬了一次綠地,他說上面的風光好極了,“可以看到整個三鎮”。


(請將手機旋轉90°觀看)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聽說武漢躋身新一線城市,溫偉棟覺得排名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一座城市的發展,生活在裡面的每一個人都能切身體會到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趙凱文是中南民族大學的大三學生,剛來武漢時,他就跑去了得勝橋逛蕩,被這裡有時間跨度的建築、有地域跨度的人文深深吸引,“雖然很多城市也是這樣,但武漢還是給我一種更注重生活的感覺”。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攝影,是趙凱文一直以來的愛好,高中時他跟家人提出來想買一臺相機,於是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臺富士XA2。在學習攝影的路上,他覺得自己受馬克呂布拍的紀實攝影,以及年輕攝影師TenGuSan的作品影響較多。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但趙凱文不喜歡模仿,更傾向於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風格,“我拍很多紀實的東西的時候,也沒有很多時間去想該怎麼拍”——很多東西都是即時的,隨時發生隨時結束。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三年時間裡,他去過武漢很多地方,對於自己鏡頭下留下的畫面都很喜歡,特別是一張在東湖風光村的抓拍。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趙凱文將這張照片看作武漢包容性的註解:站在牆內往外看的那個人,應該是沿街鋪的老闆,圍牆外面,則有來自不同的地方甚至國家的人悠然經過。

作為學生,他覺得在武漢的生活挺幸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社會壓力。跟家鄉山東比起來,武漢更加開放。就拿攝影來說,他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學會不斷引進新的器材,比如佳能前段時間剛發佈的EOSRP,這些器材都可以供學生借取,學校還會特意鼓勵學生使用。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一年後是否留在武漢,趙凱文還在考慮,雖然熱愛武漢的多樣與包容,但他至今還是沒有完全適應武漢的氣候。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吳克峰的攝影師資歷並不長,——他18年6月才正式入行,在入行前也就學習了一年左右,不過因為有攝影師朋友指點,這個過程被縮短了許多。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目前,他的主業是一家以視頻為主的工作室,想拍一些武漢與亞文化之類的片子,至於攝影則當作副業在進行。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雖然入行時間不長,但對於武漢的行業氛圍吳克峰頗有感觸:一些青年攝影師受ins影響,開始去突破傳統的一些攝影方式,進行創新,“慢慢改變客戶的審美方向,不僅僅是記錄,還加入自己的想法”。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作為愛好廣泛的年輕人,吳克峰身邊的朋友有rapper、塗鴉writer,他自己也玩滑板、死飛 ,平時一有空就會去漢口科技館門口的廣場練練——那幾乎每天都有玩長板、雙翹、BMX、滑板車的人。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武漢亞文化圈子感覺慢慢的在浮出水面。”

比如今年的琴臺櫻花節、跳東湖,這些亞文化圈子的盛事後面,都有區政府的支持。雖然是好事,但吳克峰還是有些焦慮——他希望有商業介入促進快速發展,又擔心過於商業會導致跟風和變味。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在他看來,無論人文攝影還是街頭文化的氛圍,武漢都有所提高,尤其2019年,“可能因為軍運會的緣故,有很多媒體在推武漢的照片、攝影師,這是很好的事情”。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從小生長在武漢,對這座城市的變化吳克峰多少能夠察覺,特別是成為攝影師以後,視角變得更加精細而廣闊,有時候看到一些圈內好友拍的照片,他總會忍不住感慨一句“

這是武漢嗎?


(請將手機旋轉90°觀看)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新開通的楊泗港大橋,雖然吳克峰去得不多,卻很喜歡這座金色大橋獨特的雙層雙通結構——拍照很出片。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肖森煒是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伢,三鎮都住過,目前定居東湖邊。作為一個玩了攝影十幾年的老手,他的主業是一名普通上班族 ,攝影則是一項為生活帶來調劑的副業。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紀實、人像為主,直到六年多以前才開始注重風光攝影。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這六年裡,肖森煒發現取景器裡看到的武漢變化很明顯,2014年以前,老街有所減少,到2015年開始,各種高樓和新的商圈林立而起。

“細節上來說,武漢開始注重對外宣傳跟營銷,武漢人整體素質在提高”。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2019年,肖森煒主要集中在拍軍運相關的作品,他覺得軍運會給城市帶來了很多,不僅是新修場館、城市道路翻新和基礎設施的更新,還有長江兩側的燈光秀:“以前兩江基本靠內透,現在燈光秀成了城市名片”。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作為一個武漢人,雖然出差或者旅遊的時候拍過上海、香港這些地方,但說到底,對於外地,他沒那麼感興趣。

武漢現在好看的、可以拍的商業體越來越多,肖森煒總會搶在開業那段時間到場拍攝,以免“過一段時間保安就不讓拍了”。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在他看來,武漢人大部分都希望武漢被評為新一線城市,“雖然還有地方不夠好,但政府一直在努力”。

即使城市風貌日新月異,但在這個本地人心裡,有一些東西從未發生變化。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我在酒吧看到每個人都有說有笑,開開心心。當我走到礄口長堤街裡,看到生活樸素的人,就是那種保留著老武漢的生活氣息的人,一樣有說有笑。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肖森煒說,他打算一直留在武漢,他要見證武漢成為生活便利的大城市,“讓那些喜歡黑武漢的人沒話說”。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已經在視覺中國上發過不少照片的攝影師田春雨,目前在武大法學院讀研一,他的本科四年也是在武大度過的。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這個北方男孩初來乍到時,很不適應武漢的氣候,幸好湖北菜合他的口味,尤其武漢香濃的藕湯,減輕了不少人在異鄉的難熬:“吃過很多地方的,江南小觀園的也可以,萬松園那邊的夏氏砂鍋最好吃,因為喜歡拍城市夜景,經常到處跑,拍完剛好吃飯”。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之所以沉迷於拍攝夜景,是因為田春雨篤定只有在璀璨的燈火裡,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這座城市的繁華。在他眼裡,兩江三鎮大武漢是一座不需要懷疑的大都市,漢口密集的高樓尤為好看。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當然,作為一個四處尋找風景的攝影師,他也發掘了不少武漢其他區域的特色,譬如黃鶴樓、光谷轉盤、馬蹄蓮、長江上的一座座大橋。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一邊是武漢高樓日益增多,另一邊,是江湖氣絲毫不減。有時田春雨看到夜宵攤上的熱鬧、大橋下游泳的武漢人、排隊過早的盛況,以及裡份裡竹竿上晾曬的衣被,只覺得那份獨屬於武漢的市井之美撲面而來。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大三上學期,他曾經去北京交換學習過,也感慨過北京文化生活豐富——演出、話劇、演唱會接連不斷,選擇又多,票價又低。

但北京給他的,更是是一種疏離感,不像武漢一樣容易融入。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離畢業還早,田春雨心裡卻已經有了計劃,畢業以後,繼續留在武漢這座經濟、人口已經與新一線的地位相稱的城市,準備在這裡展開自己新的生活。


(請將手機旋轉90°觀看)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武漢,面積628平方公里、超過1000萬人居住,是華中江漢交匯處重要的交通樞紐,是84所高校雲集的人才溫床,是充滿魅力的現代都會,也是適宜年輕人追尋夢想的希望之地。

深沉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教育資源、強大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得天獨厚的交通地位,都註定了這座城市的未來,不僅廣闊,還充滿無限的可塑性。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在這裡,生活從不單一,南來北往的人穿梭在街巷裡,無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在這座依靠碼頭而興盛的大城裡尋到安身之處。


白日裡喧囂熱鬧川流不息的光谷、江漢路、西北湖,夜間燈火不斷的吉慶街、大成路、萬松園,從精緻奢華的高級法餐,再到每個清晨鍋氣慢起的過早小攤,這正是武漢令人沉迷的地方——複雜得渾然一體。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他們拿相機當筆,寄給武漢一組城市寫真當作新年賀信

這樣一座偉大的城市,當得起新一線,更不會止於新一線

而生活在其中的我們,能親身參與進武漢的前進之中,在最近的距離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和它相聯繫於一處,一天天往更好的明天走去,何其幸運。


text | 小週週
photo | 溫偉棟、趙凱文、吳克峰、肖森煒、田春雨


互動話題

# 你給城市的新年賀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