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癌症患者的一切保養,始於保溫

其實癌症患者的一切保養,始於保溫

癌症患者體質大多偏寒,而“毒”和“堵”的形成,正是體內寒邪推波助瀾的結果。

所以,保溫,是一切保養的先決條件!

只要你看過中醫,一定知道十之八九的醫生會囑咐你“別受寒”“不要吃寒涼的食物”。

寒涼--這幾乎是中醫對待所有疾病的統一禁忌,包括治療一些熱病,即便使用了寒涼的藥物,都還要在藥方中加幾味溫性的佐藥,絕對沒有哪種疾病讓你可以放縱地喝冰水、吃冷飲,這為的是保護脾胃之氣,不折傷陽氣。

由此可以看出,中醫最重視的就是人體的陽氣了!這是生命和死亡的根本區別,也是一個人有沒有生機的關鍵。

其實癌症患者的一切保養,始於保溫

《黃帝內經》中說:“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把人體的陽氣比作自然界的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人的生命靠陽氣。

明代名醫張景嶽對此加了個更生動的註解:“生殺之道,陰陽而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也就是說,人體有病,就好比體內是一片陰冷潮溼的地方,只要太陽一出來,一切就好了。

所以,中醫治病也好,養生也罷,歸根結底就是在養陽氣,養這個人體裡的“太陽”。只不過是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養,如藥物、食療、運動,甚至作息時間的調整,但不管用什麼手段,都以達到保護陽氣為目的,所以,所有深諳中醫學精髓的醫生都會在治療過程中強調保溫,避免受寒。

其實癌症患者的一切保養,始於保溫

保溫,具體應該怎麼做?

保溫不復雜,主要抓住3個大方向即可:

1 防寒(從源頭隔斷)

其實癌症患者的一切保養,始於保溫

很簡單,就是做到“四不一多”——不“凍”人、不吃冷食、不吹冷氣、不熬夜、多鍛鍊。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防寒重在護住兩個部位——腹部和腳部。

腹部

其實癌症患者的一切保養,始於保溫

自古就有“男不露背,女不露腹”的古訓,腹部是六條陰經匯聚之處,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瘀滯的地方。

腹寒會導致月經不調、痛經、內分泌失調等症狀,任其發展就會衍生出各種婦科病,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等。

腳部

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它離心臟最遠,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血液循環緩慢,加上腳部脂肪層薄,因此腳是全身溫度最低的部位。陽氣不足、氣血虛弱的女人,普遍都有腳部冰涼的症狀。

腳部以腳踝最需防寒,腳踝是聯繫兩個心臟之間的重要樞紐,上面分佈著很多重要的穴位,別的不說,就拿大家最熟悉的三陰交穴和太溪穴舉例吧——

三陰交穴為“婦科第一要穴”,對於婦科疾病甚有療效;

太溪穴為調補腎氣的大穴,若和其他穴位配伍,能治療的疾病簡直多得數不過來。

2 祛寒(從內部祛除)

其實癌症患者的一切保養,始於保溫

如果已經被寒邪侵襲,就要趕緊將它驅逐出來。若寒氣停留在皮膚腠理,可以喝薑湯,趕緊發汗把它驅逐出來,以免它進入經絡、滯留臟腑、凝滯氣血。

此外,建議大家用艾葉煮水泡腳,加速血液循環,讓寒邪儘快從毛孔散發出來。

3 補陽(從根本改變)

其實癌症患者的一切保養,始於保溫

陽氣對人體的作用,首先表現在它的溫煦功能,給身體補足陽氣,人的“底火”就旺,就可以遏制寒邪。

由於寒邪無孔不入,所以平日裡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受寒,體內存在經年累月“儲蓄”下來的寒滯。像這種情況,不能下猛藥,只能以“文火燉肉”的方式進行,以純陽之氣慢慢溫煦全身,讓寒邪逐步排出。

說到純陽之氣,自然離不開純陽之物——艾草。它的常見使用方式包括藥用、食用、艾灸、泡腳等。

其實癌症也並不是很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幾十年都不是難事,康復樂園自98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腫瘤康復,更腫瘤康復資訊,請關注“康復樂園”公眾號平臺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