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扳指的前身为韘(shè

),主要的作用是射箭时套在右手拇指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射程,同时保护手指不被弓弦勒伤,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最早的韘出现在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玉韘

韘在不断发展中,逐渐从实用器型物转为装饰型器物,西汉时期开始用纹饰装饰韘,宋人对韘已变形成韘式佩,被看作古玉器,称蟠螭佩。明代,由于韘形佩造型优美,仿造者很多。此时仿造者多在出廓的云螭造型上做很多变动或增加装饰,使之看起来更加繁缛多样。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乾隆射箭图屏

清朝,满族旗人马上得到天下,为了保留马背民族优良的传统,成为一种技艺的象征,形态由扁平变为筒形,成为豪官显贵手上的一种装饰品。最初多用骨或象牙制作,清代原料多样,玉、翡翠或金银为贵重材料作品,有的还饰有纹饰或镌刻诗句。

曾经在拍卖市场上,一套乾隆御用的扳指,一共七枚,拍卖了4736万港元,创造了扳指的拍卖纪录。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乾隆御用扳指

故宫珍藏10件扳指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白玉扳指

高2.1厘米,直径2.6厘米。只有美玉才能制作这种光素无纹的玉器,洁白莹润的和田玉,结合珍珠玛瑙装饰的扳指盒,彰显皇家大气。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翠扳指

径3.2厘米,高2.5厘米。

翠玉质地,形制为两端平齐、外周平滑的圆筒,通体光素。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玉皮扳指

直径3.10厘米,高2.80厘米。

青白玉质地,保留了玉石的皮子,以作装饰。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玉扳指一组

高2.2厘米,外径2.9厘米。

由一个白玉扳指与2个碧玉扳指组成,扳指外壁雕刻纹饰。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錾刻囍字扳指

高2.2 厘米,径3厘米。

扳指里外层皆纯金质,中间夹以木质内胆。外层环绕金圈镂雕5个双喜字,均匀排列,上下边沿各饰一周回纹;内层金圈刻有“义和”、“足金”两戳记。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翠镶金里扳指

径3.2厘米,高2.5厘米。

扳指圆筒形,套有金里。上端口沿磨平,下端口沿直平,通体光素。

此物是清宫造办处制造,为皇帝所专用。其翠色纯净,光泽温婉,为翡翠之上品。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琥珀扳指

高2.5厘米,口径3.2厘米。

扳指圆柱形,通体光素无纹饰,深桔黄色,全透明,内含多道冰裂纹。

金珀与琥珀、蜜蜡都是指松树的脂液被埋藏于地下多年后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固体。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直径2.90厘米,高2.20厘米。

碧玉质,外部雕填金地萱花一枝,花枝旁有山石。另一侧有填金乾隆《御题萱花诗》一首:“叶绿与花黄,无情自在芳。持将赠屈子,定是不能忘。”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犀角嵌金银丝扳指

高2.3厘米,口径3.1-2.8厘米,厚0.5-0.2厘米。

扳指犀角制,呈圆柱形。作品采用镶嵌技法,扳指外壁用金银丝上下各嵌双线和山字纹为边饰,双线内嵌变形夔龙纹,夔纹间又以金银丝嵌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识。

乾隆御用扳指价值4736万港元,故宫还有10件类似扳指

金錾扳指

径2.8 厘米,最宽2.5厘米。

扳指纯金质,外层金圈錾刻锦地“同心欢乐万年戒酒”8个字,上下边饰为回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