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清代乾隆洋彩瓷器

顾名思义,从“洋彩”的“洋”字上,便知其与西洋有关。清代曾为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

“彩瓷之冠”洋彩瓷,千年陶瓷史的巅峰绝艺!清代曾为雍正、 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洋彩瓷因其原料珍贵、工艺繁杂、精美绝伦而被称作“彩瓷之冠”,与“彩瓷皇后”珐琅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乃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是乾隆至爱,藏之于乾清宫,供皇帝闲暇赏玩,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作为中国古陶瓷顶峰时期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蕴涵着皇家的艺术性情,显示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彩瓷之冠”是对 洋彩 瓷器的一种形象称呼。身份地位尊崇的洋彩瓷器受宠于 宫廷,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为皇家所独享,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洋彩瓷器创烧于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盛年,然最终失传于宫廷封建社会。

品鉴-清代乾隆洋彩瓷器

  • 清乾隆-锦地洋彩缠枝莲纹象耳壁瓶

乾隆皇帝酷爱以壁瓶陈设内廷,养心殿三希堂东板墙上即挂有壁瓶十四件,他还将轿瓶挂饰于御輦之中,供途中插花欣赏。此品撇口,束头,瓶身为天圆地方葫芦形壁瓶,两侧堆塑双象耳,寓意太平有象、福禄双全的吉祥之意。口、底及象耳施金彩,唇下、颈部及足端分别描绘如意云头、回纹及龟背锦纹,颈腹主体则以矾红凤尾纹为地,其上以洋彩绘缠枝西番莲纹,纹饰明显受到西洋洛可可式装饰风格的影响,布局紧凑饱满,彩料靓丽耀眼,绘制笔法细腻精致,气息雍容华贵。兼具两者之臻,成为珍器。相较于欧洲巴洛克艺术及建筑之壮丽沉稳,洛可可艺术予人轻巧曼妙之感。康雍两朝宫廷审美庄严肃穆,此西洋风格则为之注入一股清心活泼气息。此种装饰采用乾隆朝独创的“锦上添花”技法,锦上添花之艺,中外皆有,仍以分层划花之法,强调饰地之间的对比,在中国始建于宋代,尤以耀州及磁州窑为名。有清一朝,用诸瓷器之上,则乃于已施釉烧成之白瓷之上,先罩彩,在剔去饰纹部分之彩料,露出白瓷,以续加彩色。此技差不多同时出现于紫禁城造办处珐琅作及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工匠则力求精巧,轧道多较细腻,虽为辅饰,却不受此之限。乾隆一朝,洋彩瓷器,多缀以锥剔卷叶凤尾纹,连绵细致,如锦织花绣,瑰丽堂皇,乃乾隆时期最繁缛华丽的瓷器种类之一。

品鉴-清代乾隆洋彩瓷器

  • 清道光-黄地洋彩花卉纹盘

此盘弧腹,敞口,圈足。造型端正,胎质洁白细腻,碗内罩白釉,外壁以明黄釉为地,敷粉彩绘百合、蝴蝶兰、荷花等六朵盛开的鲜花,配以茂密的绿叶和各色小花,底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种黄地洋彩花卉纹器始烧于乾隆二年,在清宫内务府造辫处档案中被称为洋彩黄地洋花,是粉彩瓷的代表性作品之。其富有写生风格的描绘手法,在芸芸格式化了的宫廷花卉纹样中,显得格外特殊,这是因为工匠们吸收了西洋美术观念,采用半写实的手法,创造出这种带有巴洛克风味的花形与花叶,与传统的样式截然不同,缠蔓流畅的枝叶使用了阴影法晕染出阴阳向背的感觉,富有立体感;六朵硕大盛开的花头顾盼生姿,摇曳动人,敷色丰富讲究色彩的过渡十分平滑细腻,在明艳的黄釉地上,更加映衬得花容叶姿,繁缛茂密,艳而不俗,把粉彩粉嫩鲜亮的特点完全体现出来,充分呈现出富丽堂皇的宫廷艺衠风貌。这种黄地粉彩洋花器物由乾隆至道光均有烧制,皆明媚艳丽,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国内外各大公私收藏均有记录,是著名的粉彩佳作。

品鉴-清代乾隆洋彩瓷器

  • 清乾隆-珊瑚红地洋彩花卉纹笔筒

筒圆形,直筒腹,口底尺寸相若。胎体坚致细密,体量颇重,造型端庄典雅,利落简洁,制器考究,修胎规整。釉质光润,醇厚莹泽。乾隆御窑粉彩器可视为皇帝本人艺术品位的反映,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一改雍正时期灵秀典雅的风格,而倾向追求制作工艺精细,纹饰华丽繁缛。

品鉴-清代乾隆洋彩瓷器

拍品内壁和底皆施松石绿釉,匀净厚润。筒外壁珊瑚红釉色泽鲜艳夺目,以各色洋彩料于矾红地之上绘制折枝洋花,花蕊密布其间,花瓣层叠绽放,枝干辗转婀娜,色泽明暗转换自然,笔触点染细腻。纹饰布局疏朗有致,舒展优美,层次分明,密而不乱;绘制精湛,细腻生勤,鲜活灵动,颇富工笔意态,釉彩浓淡相宜,配色和谐,气度不凡。于红彩色地之上绘画粉彩、珐琅彩、五彩或洋彩的瓷器在清宫中属为名贵的品种。「洋彩」应指其来源可至西洋绘画,运用西方绘画中的明暗法,以亮点并调合白彩绘花瓣、叶片之亮处。洋彩能烧出如此明暗效果也使整体纹饰更加立体逼真,而折枝洋花纹之构图亦属西式风格。

品鉴-清代乾隆洋彩瓷器

此外,亮黄彩地极为珍罕,较常见于清宫传教士创之北京画珐琅器。刘良佑曾指出:黄彩乃清代金属胎画珐琅器之首要用色,这类洋彩器之烧造,需同时具备高强造瓷技衡,及精准控制,因此烧成数目极少,充分展现出大清朝康乾盛世的辉煌。整个器物纹饰绘制细腻,立体感强,虽未落款,但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应为乾隆一朝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