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我大意了,誤以為去福鼎市的所有動車,都停靠太姥山。D2302次動車只到福鼎,不停太姥山站。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下午三點半到福鼎站後,打車回頭去太姥山。二十分鐘後到遊客中心,已是四點,在冬季景區一般五點就關門了,空曠的售票大廳只有我和身影,一百元門票,景區車來回四十元,門票實在不便宜,但不出景區,這一百元可以在山裡多留幾天。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景區車內,我和司機在小雨盤旋中聊了二十分鐘,終點在小半山腰的起登處。已經暮色四合,雨卻越來越大,冬至前夕的下午五點,天色被霧雨籠罩,我視線一片模糊。按景區車司機推薦入住了新月賓館,賓館橫在車站與登山入口的梯級上,還算就腳。

來的路上,我詢出租車司機,遊客中心工作人員,景區車司機,賓館老闆,加上手上習慣的景區導覽圖,我大致“紙上談兵”地遊了一遍太姥山。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五點,晚餐我品嚐福鼎特色小吃“扁肉”、“魚片棵湯”,這些都列入“福建名小吃”。五點半後寥寥無幾的餐館都打烊了。晝短夜長,風雨橫斜,小餐館連我在內只有六位客人,這場面,這煙雨,這悽迷,這蕭條,我難以聯想她旺季時摩肩接踵的人流。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翌日八點,我踏入夫妻峰廣場,這是登山的起點,也是景區的出口。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太姥山由六組景區合成。六環相扣、山徑相接,洞穴相通。有景點主線,有綠林輔道,有貓腰山洞,有觀海棧道,有多條名副其實的一線天,也有蜿蜒平坦的棧道。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夫妻石立在廣場的左上方,抬頭可見,很容易被初來的遊客擦肩而過。這對天長地久、恩愛相處的“夫妻”始終低調地並列在群峰中,從不喧賓奪主。如果不是當地人稍稍指點,我會錯過千載浪漫的一幕:煙雨中深情偎依的“老夫老妻”。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繞過夫妻峰廣場,認識了這對相敬如賓億萬年的“夫妻”。雨霧伴我穿行“迎仙棧道”,撫摸“太姥之心”後踩踏“迎仙台”,踏上第一個景區----迎仙台。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也是擺檔的小販提醒:腳下就是“會仙台”,我誤以為是凡間的登山基石。會仙台通向果然名山的林蔭山徑,左右抬眼,豎滿了生動的“化石”。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仙杖峰。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金貓樸鼠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風動石、海獅望天、蹲猴觀海。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仙人鋸板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玉兔聽潮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到了此處其實只是太姥山的一小半,我已經領略到太姥勝景,果然名山,這裡過度到第二個景區----一片瓦.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雲標石,明末兵部尚書熊明遇寫下的雲標二字,點明這座石峰高聳入雲,在山林中為行單隻影的我指路。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扭頭抬看母子石,近在遲尺,像多了兩人陪伴,我們相互慰問。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金猴照鏡,我順道也照照自己的雨霧容顏。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三伏腰,是一處疊石洞,隨洞形深入,鑽洞時須一而再、再而三,連續三次伏腰而得名,古人稱為“接官亭”。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七星洞,一線天,一線天我見多了,在一線間還懸掛著七顆欲墜的圓石,成了七星洞,確實與眾不同。上述的一堆石不但形象,也十分神似,不用傍人多解釋,不用導遊多口水,太姥山奇石比黃山更多更神奇。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從仙橋棧道通向九鯉湖,進入第三景區----香山寺,這依山傍湖的景色是太姥山的招牌,旅行社和時間倉促的客人拍過這照片後,繞回一片瓦景區就打道回府下山了。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濃霧時隱時現,我看不清小橋和靠山,只有倒影朦朧。飄逸的霞霧,讓我無法選取拍攝的最佳角度。失落中繼續我邁向第四個景區----白雲摩宵,邁向太姥山的最高峰----覆鼎峰。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從九鯉湖斜上陀九嶺,攀抵白雲摩宵遊覽區時,晴天居然突破迷霧,飄過短暫的白雲藍天,讓霧氣稍稍收斂,讓我莫名興奮。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藉著些許興奮,我健步望仙橋,盼望仙人指路。五指可數的遊人,能在這天氣堅持上到頂峰,或許我也會成仙。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下午一點半,我終於抵步海拔917米的最高峰----覆鼎峰,眼前除了這個標誌牌,就是迷霧,眼睛跳不出三十米,興奮隨即被濃霧捲走了。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在直徑六米的鼎端停留了幾分鐘後,我就返回百米下的電視轉播臺招待所,準備一宿,碰碰運氣,等候明早的日出。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招待所是一個過時的名字,現稱為民宿,這裡長居著幾位二十四小時值班的同行。簡陋乾淨的招待所,濃霧中四周漆黑,可不用拉窗簾,在這嫻雅的環境中,招待所永不過時。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晚餐是招待所自養的走地雞,約略貴些,味道卻讓我追回孩童時的自然生態,如果再去,我毫不猶豫再吃這山地雞。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凌晨三點的寒風偷偷拍醒我,抬眼窗外,朗月星空,雲海山巒,好一幅月半雲山繁星圖,是我無數旅途罕見的好景象。我斷定晨早可看到日出,不枉我堅持在霧雨登山,堅持在山頂飽受寒風、障目濃霧、疇昔之夜的期盼。為了不錯過日出朝陽,我乾脆夜讀靜待晨曦。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未到六點就迫不及待地奔向覆鼎峰的一號觀日臺。眼前重霧盡散,露出開闊的前景。這一刻讓我小小陶醉了,忘記了手機的延時拍攝,忘記了拍攝日出的光圈、快門、色溫、感光度的最佳組合。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待我醉醒後,太陽已經攀上雲海,露出她矜持了兩天的燦爛。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二十分鐘太陽就爬上一個雲階,我還傻傻地等待她的二度露面。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看看雲層、看看風力、看看時間,我只好迴轉宿舍吃早餐。九點信步到了第五個景區----烏龍崗。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走到“山海大觀”觀景臺拍攝,早上打掃山路的大叔告知:應先到龍珠崗。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我順從二號觀日臺穿出龍珠洞、摸摸龍珠石、坐坐仙人椅,在懸崖盡頭試釣“金錢釣葫蘆”,再折回烏龍崗。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回步三號觀日臺,往右看是“九鯉朝天”,這些“鯉魚”如飢似渴、望天打卦,我何嘗不是望天開眼呢?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此際的雲霧山中,如夢如幻的仙境,比日出更粘我腿腳,不想動了。。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心醉神馳,人不想動,風仍在動。跳上風動石,我試加點力,但絲毫不動,我上當了。一切天造地設,哪怕是毫髮之差,非人力所為。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從左側的風動石,走到海上仙都觀景臺,眼前又風起雲湧,視線受阻。“偉人會晤”、“龜蛇相會”滑稽地聚在右方。再轉左穿過“仙人洞”登上“樂章臺”,在“阿凡提求愛石”停留下,定定神,這裡確是山盟海誓的好註腳。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在天生橋稍作熱身後,艱難地側身涉入空中一線天。沒有多餘脂肪的我也要修腰而過,這一線天不負虛名。窄、長、陡、險,喘了幾口氣我才擦出了一線天,步下第六個景區----國興寺。我在麟儀亭喘息、擦汗、充電。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左前行是龍潭湖,為了節省體力,我直奔路過國興寺,十二點前回賓館沖洗、午餐、小休、補充體力。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下午三點再度進入迎仙台景區,沒有看清楚洞口的溫馨提示就鑽進了葫蘆島。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原來葫蘆洞兩頭的洞口都提示了,怪自己大意,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是我絕版的鑽洞秀。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一千五百米長的葫蘆島,連連彎腰,雙手變成柺杖,手機當作手電,鑽了一個多小時才走出別有洞天,沒有任何景色,只作避雨。四點半在霧雨中、灰暗中返回住地。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趁天還亮,去探探頗有氣勢的太姥娘娘塑像。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第三天上午八點灑著小雨,賓館老闆善意提醒我:不要再進山了,好好休息,休閒地等下山坐十二點半的動車迴歸吧。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但我不罷休,堅持三度進山,從觀海棧道繞去一片瓦景區。走上棧道,雨停了,晴天下,不遠的大海,彎曲的海岸清晰地呈現,一下子驅散了兩天的霧氣,抒發了兩天的悶氣。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金龜爬壁,還有一個更為神奇的傳說:太姥娘娘在農曆七月初七從這裡羽化昇天,因此又叫太姥昇天石,石下金龜奮力爬行,龜爪痕跡清晰可見。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觀海棧道繞著迎仙台的外圍,過了四號觀日臺,從三竹園穿過白馬洞,前方傳來陣陣的平和的佛音,一片瓦寺不遠了。巨石作片瓦,洞室作寶殿,我略略瞭解這禪寺的來歷,是明代鄉賢戴一俊辭官歸隱所闢,後側還有太姥娘娘的舍利塔。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一片瓦寺左邊是通天洞的入口,右邊是天柱峰,有了昨天爬葫蘆洞的餘悸,我利落地選擇踏上天柱峰,尋找戴一俊題刻的“天柱”二字。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在太姥山上住了三晚,足足兩天半的遊覽,幾乎遍足每個景點、每個角落。陽光、晴天、雨天、雲霧、雲海為我逐一呈現。



陰雨、雲霧、日出的太姥山

第四天中午十一點,我離開太姥山時回眸一瞥,旋即湧出幾句:日出雲海奇石多,矮洞側身腰常駝,棧道觀海舒胸氣,碧湖養寺星布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