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組織升級的底層邏輯:客戶第一


阿里巴巴組織升級的底層邏輯:客戶第一

12月,阿里巴巴在張勇“我們回家了”的感慨中香港敲鑼,近4萬億的市值超越騰訊登頂港股頭把交椅。12月19日,阿里巴巴進行了3年來第19次組織架構升級。​

阿里巴巴雙十一之後變陣、“陽光燦爛的時候修屋頂”已是慣例。今年底張勇主導進行了又一次組織升級,以對應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的三大戰略。張勇再次強調:“在實施戰略、兌現使命的過程中,業務戰略、文化戰略和組織戰略三位一體,缺一不可”。BAT縱橫中國互聯網20年,組織與業務結合的路子,近幾年來才成為共識。,百度提速到1年3次的架構調整,仍在摸索商業模式的自我革命;騰訊完成了20年來的第3次架構調整,形成了9大事業群的新體系。

這次調整的核心是技術、金融、業務三條管理線的平行交叉。

程立接任阿里集團的CTO,他的任務是阿里數字經濟體內各業務的全面技術打通,夯實阿里數字經濟體的技術基礎;少壯派蔣凡在淘寶天貓之外又掌管了阿里媽媽事業群,確保用戶產品和商業產品的協同創新,為其他場景輸送能量;戴珊的2B業務則要負責打通盒馬、村淘、智慧農業等業務,趙穎擔任螞蟻金服國際事業群總裁兼任飛豬總裁。

管理線的梳理與阿里對數字經濟體的未來觀察有關。

目前的形勢喜憂參半。

一方面,阿里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能超過美國,雖然美國的人均消費金額接近2萬美元,仍是中國的5倍,經濟學家普遍估計至遲到2021年,中國就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

另一方面,《2019中國電商年度發展報告》顯示網絡零售增長首次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特別是服務類電商增長緩慢,顯示中國企業和產業鏈已不再是單純的流量和營收飢渴,需要前端互聯網平臺的反向賦能,推動有質量的增長。

在今年初的杭州ONE商業大會上,阿里發佈了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涵蓋“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製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個最重要的商業要素。過去20年裡,阿里積累了購物、數字文化娛樂、本地生活服務等場景的數字化服務能力,用張勇的話說,這種能力是到了系統性服務全球零售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時候。

阿里提出的“新商業文明”也是倡導要從關注流量、交易量到關注客戶和消費者,歸根到底指向的還是一句話:“客戶第一”。

三大戰略中的全球化首先依賴體系化能力的支撐。

全球化的本質是買全球和賣全球,阿里有豐富的產品和運營經驗,也有跨境電商的積累,同時也要建立支付、物流等基礎能力,出遊也是一個能結合支付、購物的新場景。

張勇曾經強調阿里的戰略並非從中國賣向全世界,而是從世界賣向世界。阿里的全球佈局已逐漸展開,從早期的阿里巴巴國際站、1688跨境專供,但淘寶海外版、2010年4月上線的“速賣通”,海外的電商平臺Lazada、Daraz等,都在阿里平臺內扮演著不同角色。從去年到今年,海外業務佔據阿里集團營收的比例快速增長。隨著產品走向全球的是金融和技術等基礎設施。支付寶今年7月的數據是覆蓋國家和地區超過55個,處理貨幣交易27種,接入商戶近10萬家。

雲服務的全球化同樣迅速。據Gartner數據,2018年阿里雲在份額排名第一,份額是亞馬遜和微軟總和。中國電商從最初的跨境代購發展到幫助海內外商家拓展生意,滿足消費者的全面需求,正從人們印象中的交易平臺進化為數字經濟體。

內需主要反映了消費場景和消費模式的劇變。

有分析預計2021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將佔到總零售額的17.5%,線上和線下界限正變得模糊,大約73%的用戶青睞全渠道消費,這主要是需求決定的。

消費入口也變得多元。在海外,Instagram、Twitter、Pinterest、Facebook和YouTube等平臺都增加了“buy”按鈕,通過捕捉用戶行為信息促成針對性消費,這不僅是社交平臺也是很多有鮮明特色公司的營銷手段。

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內需想象力巨大,這不僅包含了人口規模的紅利,還有消費結構性升級的紅利。阿里巴巴可能比其他很多公司都更早意識到,發掘內需的潛力遠不止於一個“流量的生意”。在新消費時代,供給的改變價值更大。以前是商家認為市場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現在則是消費者需要什麼,商家按需提供什麼。

盒馬、村淘、智慧農業等業務打通,就是指向農產品、尤其是生鮮農產品的供給要做通做順。一方面是把農產品品質化、品牌化,豐富消費者的選擇,同時也能推動第一產業的數字化。

阿里也提前為下沉市場的爆發做好了準備。

2014年就關注農村市場的阿里之前就有一個“千縣萬村”計劃,今天的策略則是分三步走:在平臺層面,阿里重啟聚划算,成立大聚划算事業部,聚划算、淘搶購、天天特賣三大版塊在淘寶APP擁有一級入口。

在產品層面,阿里堅信下沉市場的用戶並不天生喜歡便宜劣質的產品,所以幫助企業孵化針對下沉市場的品牌,用優質產品服務市場。

在後端層面,阿里把技術能力向供應鏈傾斜,通過部署傳感器等方式推動企業強化柔性製造和智能生產,引導過剩產能的C2M改造。

阿里把大數據和雲計算提升到戰略層面反映了對產業鏈的獨特觀察。

首先,大數據向雲端遷移已成趨勢。

企業上雲已經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式,工信部出臺了《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上雲不僅提升業務敏捷性,也能夠控制成本。

其次,來自上游產業鏈的數據飛速增長,物聯傳感器深入原材料、生產、物流等終端環節是趨勢,阿里就通過聚划算在廣東、江浙一帶找到了試點企業。

同時,大數據與雲服務的結合可以在消費和應用端推動完全不同的體驗。

下沉流量時代,社交關係鏈、網紅主播帶貨、口碑安利等模式正在改變電商形態,但真正做出效率依賴技術手段的輔助。

雲計算是阿里助力實體經濟的另一個引擎。

前不久的阿里雲棲大會吸引了4萬人參加,張建鋒也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是新經濟要素,雲計算是基礎設施,二者不可或缺。

雲服務的盈利能力相當可觀,AWS貢獻了亞馬遜25%的利潤,支撐了萬億市值的一半,電商平臺滲透到本地生活、金融、物流、新零售等領域後,雲計算與大數據協同可以更好的支持to B生意。

AWS堅持公有云,阿里考慮到企業的實際需要,推出了混合雲,對外開放API,支持第三方集成,這解決了很多公司管理和運維的具體問題,今年阿里雲全球份額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增速處於絕對優勢,正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如果把阿里的三大戰略簡單概括,全球化和內需是給客戶尋找新市場增量,大數據和雲計算代表了用新技術提質增效。所以,阿里的組織,架構升級,體現的還是“客戶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