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互聯網營銷下半場必修課:私域流量是什麼?生意人秒懂

“私域流量”是最近兩年非常熱門的一個詞,而企業對私域流量的重視,是媒體社交化和營銷數字化的產物。

此外,隨著互聯網公域流量紅利的消失,如今企業進行線上獲客的成本非常高,而新的流量又越來越少,所以企業開始意識到經營、維護老客戶的重要性。依賴互聯網營銷的企業,都開始做微信群,做企業IP,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簡單來說,公域流量就相當於線下實體商家的生客,而私域流量就相當於熟客。生意人都知道做熟不做生的道理,而私域流量運營,本質就是維護好老客戶。

獲取公域流量,就是要靠活動、靠口碑、靠廣告、靠傳播。

而有了公域流量,吸引了生客以後,就要儘可能多地將其轉化為熟客,即將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這樣才能建立起企業與老客戶之間的信任關係與穩定聯繫,並促進復購。這與線下實體店的運營模式其實是一致的。

企業互聯網營銷下半場必修課:私域流量是什麼?生意人秒懂

目前,幾乎所有知名的互聯網產品,都具備一定的社交功能,但並不是只要具備了社交關係的產品,都能夠作為企業進行私域流量運營的平臺。想進行有效的私域流量運營,需要滿足如下一些特徵:

1.由企業自己掌控:企業可自主運營。

2.可反覆零成本觸達用戶:要與用戶建立穩定的社交關係。

3.能進行裂變傳播:需要背靠“公域流量池”,便於將私域流量中的內容分享出去,實現裂變推廣,吸引公域流量。

下面這些互聯網產品,基本都滿足上面的特徵,但在進行私域流量運營時,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

第一:微博

有相當一部分大企業仍然在基於微博進行粉絲運營。不過,微博是一個非常依賴意見領袖進行流量分發的平臺,所以對於一些影響力不高的中小企業來說,在微博上進行私域流量運營的效果並不好。

第二:QQ群

QQ用戶目前的活躍度越來越低,且QQ主要的功能還是在於聊天而非進行分享傳播,不過QQ群也有自身的優點,一是文件管理和成員管理等群功能比較強大,二是群人數上限較高,所以基於QQ群進行私域流量運營的,大多是以和用戶進行交流討論或文件分享為主要需求的企業,如一些線上培訓機構,或者需要組織較大規模粉絲群的文化娛樂公司等。

服務號每月只能發四篇內容;而訂閱號會合併到“訂閱號消息”在二級頁面顯示,打開率較低。所以公眾號觸達用戶的效率並不高,且基於公眾號與用戶進行互動也不太方便。不過,公眾號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私域流量運營的基礎設施。企業在進行私域流量運營時,所發佈的圖文內容或H5營銷活動,都是可以由公眾號進行承載的。

微信群的互動效果很好,但其他功能較弱,如果沒有⼀個好的機制,沒有⼀個長期有效果的運營策略,則會很容易變成死群或廣告群。

第五:小程序

小程序雖然也能夠作為私域流量運營的平臺,但由於其功能非常豐富,且擴展性較強,所以通常是用來進行流量變現的,如提供電商服務,以實現企業產品營銷,而不是僅僅用來進行私域流量運營的。

有些企業會通過個人微信號添加潛在客戶為好友,並以個人微信號作為私域流量的運營主體。不可否認,一對一的溝通肯定體驗更好,但當客戶群體比較龐大時,溝通效率會很低。不過,只加好友不說話,通過發朋友圈實現私域流量運營,也是不少企業使用的方式。

第七:垂直社交平臺

如小紅書、鬥魚、快手等女性、遊戲、短視頻等社交平臺,也具備上述特徵,但由於其用戶群比較聚焦,所以適用的企業範圍相對有限,不過對於符合這些平臺調性的企業來說,進行私域流量運營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企業互聯網營銷下半場必修課:私域流量是什麼?生意人秒懂

除此以外,還有其它一些互聯網產品形態,因為在某方面存在短板,並不非常適於進行私域流量運營:

第一:企業網站

通常不具備社交關係,無法和用戶之間建立強連接,且作為獨立的網站,無法很方便地分享內容到其它有用戶流量的平臺上去,裂變傳播效果不好。

第二:APP

作為獨立的手機應用,無法很方便地分享內容到其它有用戶流量的平臺上去,裂變傳播效果不好。並且,APP中的用戶本身已經在深度消費企業服務了,而並不需要在APP上進行過多的用戶教育與營銷。

第三:H5

H5雖然裂變傳播效果較好,但大多是一次性用完即拋的,缺乏反覆觸達用戶的能力。

第四:基於興趣的內容應用

包括頭條、抖音等基於興趣的內容分發平臺,雖然也提供了粉絲關注這樣的功能,以幫助企業建立其與用戶之間的聯繫,但實際上,粉絲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並不緊密。所以,這樣的平臺,核心定位還是在於公域流量的獲取,這是其最大的價值,而非私域流量的運營。

至於如何運營私域流量,根據我們的經驗,需要針對企業自身的業務特點,如toC或toB,虛擬商品或實體商品、訂閱服務或一次性服務,產品價格高低,產品購買頻次高低,等等,制定不同的運營策略。總的來說,沒有一招通吃的辦法,通常都是組合拳,對外通過企業網站+SEO、H5活動、內容運營(圖文、短視頻、短內容、問答等)以及線下觸點等,來暴露私域流量入口,實現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轉化;對內利用公眾號、個人微信號及朋友圈、微信群,進行立體運營,層層遞進地攔住用戶、篩選⽤戶、留住⽤戶、促活用戶、轉化⽤戶;從而實現私域流量的精準引流與高效運營。

企業互聯網營銷下半場必修課:私域流量是什麼?生意人秒懂

上面提到的私域流量,主要是圍繞微信生態構建的私域流量。除此以外,創立和運營跨平臺的企業IP,也能夠實現私域流量的構建。

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品牌越來越需要人格化、情境化,需要用各種新鮮有趣的玩法,讓消費者充分參與和體驗。人們在做出購買決策時,不只是消費一件具有功能性的商品,而更看重這件商品背後所蘊含的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

但企業在進行社交媒體推廣時,能直接使用品牌麼?以品牌名義發佈的內容,即使乾貨滿滿,也會很容易被看作是廣告;而如果用戶和麥當勞或迪士尼進行回帖互動或微信聊天,感覺很難形成一種平等的交流。

所以企業IP的概念孕育而生。企業IP,可以理解為一種吸引人的標籤化符號,是企業在社交媒體中進行自主的品牌傳播時所使用的人格化載體,實現企業品牌價值的傳遞和變現。這個IP可以是代表企業的風雲人物,如“雷軍”、“羅永浩”,也可以是企業孵化出的擬人化形象,如“微軟小冰”。企業IP自帶性格、自帶流量、自帶價值擔當、具備跨平臺性、可在幾乎任何平臺上,快速形成有認可度的用戶聚集體,是可以實現裂變式傳播的超級符號。

企業IP 對於私域流量運營來說,不是⼀個必選項,但絕對是⼀個加分項。有了企業IP的私域流量運營,可以有更多的拓展空間。

第一:可以集中資源打造優質內容

第二:可以收斂用戶關注度並促進裂變

第三:可以強化用戶社群歸屬感

第四:可以實現私域流量的跨平臺追隨

相比基於微信生態構建私域流量池,基於企業IP構建的私域流量池,其受運營平臺的限制更小,企業對私域流量的掌控力更強,這應該可以看作是企業進行私域流量運營的高級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