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管現在木工叫釘子木匠,看看釘子木匠都是用什麼連接櫃子的

說起這個問題說來可就話長了,太遠了我就不說了就從我學徒開始吧。

  • 還記得我剛開始學徒的時候,已經流行大芯板(俗稱細木工板)面上粘貼高分子裝飾板。

那個時候櫃體的鏈接是用氣釘槍直接釘上去的,我到這裡,好多朋友就該說了,又是個釘子木匠。OK我攤牌了。

有人管現在木工叫釘子木匠,看看釘子木匠都是用什麼連接櫃子的

沒有辦法,在那個時期入行,真的就是沒有了所謂的榫卯結構。這種固定方法,在當時是最流行的方法。

我們不用擔心用釘子釘完板,留下的釘眼,因為外面要粘高分子裝飾板,所以可以說,想怎麼釘就怎麼釘,反正外面還有一層裝飾面呢,後來由於雙面板(就是大家說的生態板)的興起,把傳統的高分子板給PK了。

有人管現在木工叫釘子木匠,看看釘子木匠都是用什麼連接櫃子的

為啥呢?大家都知道,粘高分子裝飾板需要大量的大力膠,大力膠是甲醛含量最高的沒有之一。

隨著這種裝修材料的沒落,進入了雙面板時代,此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在這個時代經歷了好幾種連接方式的興起與沒落。

  • 生態板剛開始興起的時候,隨之而來的配套連接件,就是現在也能看到的角碼,是一種白色烤漆的鐵角,大家都知道生態板自帶面,由於外面不再有裝飾面板,所以我們在釘釘子的時候,會留下一個釘眼,他不美觀呀。


有人管現在木工叫釘子木匠,看看釘子木匠都是用什麼連接櫃子的

ȥ

  • 所以角碼的出現彌補了外觀出現釘眼的缺陷,但是它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櫃體內部,出現這麼一個東西看起來也是很難受的,現在我們看起來,做的大衣櫃,不如整體的漂亮,這個角碼也是功不可沒呀!
  • 緊接著換代產品又出現了,就是斜孔器,利用在板上打斜孔的原理,讓自攻螺絲透過斜孔,擰到被固定的板上進行固定,雖然說表面上還是要扣兩個塑料蓋,但是也要比角碼美觀了一些,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新時代的木工可不這麼認為,在這之後大家研究出了大量的新方法。


有人管現在木工叫釘子木匠,看看釘子木匠都是用什麼連接櫃子的

2�\u0002

  • 比如開燕尾榫,這也算是一種對先祖技術的致敬吧!在有一個階段這種方式很火的,以至於視頻的好多平臺都在推崇這種“新方法”,為什麼把新方法打上雙引號? 可能有的朋友知道這種方法其實是老祖宗的方法,但是應用在現在的材料上,老祖宗也表示我可不背這個鍋!
有人管現在木工叫釘子木匠,看看釘子木匠都是用什麼連接櫃子的

  • 為什麼呢因為燕尾榫,大家都知道是實木傢俱中榫卯結構當中的一種,是古人藝術的結晶,那麼結合現在的材料,只能說是不倫不類,為啥這麼說呢,
  • 現在的生態板大家都知道,是兩層木皮中間夾上木方,他之所以板面很大,也可以很結實,就是因為兩面的皮,把碎木方緊緊地粘夾在一起,那麼我們在他的表面開槽,它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拉力,本身就不甚結實的木板,整體結構遭到破壞,結實程度可想而知。它不能火得長久也是註定的。
  • 那麼人們是不是就放棄了對新鮮連接方式的研究呢?完全沒有!後來人們又發明了隱形的連接方式,主板與被連接板都需要加工和下連接件,對工具有了新的要求,這種不太方便的方式,註定不會太受木工師傅的喜歡。所以儘管怎樣推廣,直接的受眾群體,並不能感覺到方便是他最大的阻礙。
  • 經過了這一系列的折騰,好多師傅也放棄了,索性採取了最原始的方法,看不到的地方我就釘釘子,偶爾有看得到的地方還是釘釘子,但是他要依賴一些現在的處理方法,每一種板材都有它特定的顏色,好多師傅就按板材的顏色去購買修補膏,實在難搞一點就找傢俱美容師來修復一下。
  • 目前來看“角碼”比較結實。
  • “斜孔釘”,略遜於角碼的解釋程度卻要美觀一些。
  • 燕尾榫,由於破壞板材結構的詬病,真正做到了費力且不討好。
  • 新型連接件,看起來是比較完美的,卻不能為木工師傅工作,提升效率。
  • 簡單的總結一下,這幾種連接方法,並存於現在的裝修界,根據師傅不同的手法,應用在各個裝修現場中,每個師傅都擅長自己的幾種連接方式,面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運用。
  • 組成了現代叮叮噹噹的裝修交響曲,話說前文:釘子木匠,也是應運市場而生,其實再好的傳統木匠手藝,面對現在的裝修市場不適合,也是沒用的。
  • 比如,老木工要給你做榫卯結構的傢俱,你得弄得到實木啊,你得付出時間呀,你得承受他不夠現代的風格呀!這是現在人需要接受的嗎?
  • 所以我們要向傳統致敬!也要為現在這個時代做出應有的貢獻,不能抱著過去一成不變,存在即是合理的,幹嘛要做一個老頑固呢?


有人管現在木工叫釘子木匠,看看釘子木匠都是用什麼連接櫃子的


  • 我是朱寶民,會不定期的發一些裝修方面的心得,希望感興趣的朋友多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