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吉祥的欒樹

夏末秋初,不經意間發現有一種樹的頂部會開出一枝枝一簇簇的金黃色小花;不久在這些黃花間又掛出紫紅色的小果,如燈籠般招人喜愛。這便是欒樹。

我對於欒樹有一個認識的過程。起初,在春天,在小區裡、街道路旁,我見一些樹早早地生出嫩芽,但不久在這些樹下出現溼溼的東西,腳走上面黏黏的,很是不爽;打那樹下走過,似有雨霧落在頭上身上。後來瞭解到,那是嫩葉上長出了蚜蟲,蚜蟲食了嫩葉後排洩出了蜜露。我對此種樹產生了厭惡感,不知為何要種植它們,它們有何優勢?

還好,此種樹滴蜜露的時間並不長,其樹葉很快就長大長滿,長成一把大傘,異常繁茂,為人們帶來陰涼。小區里老人搬了小凳坐在樹下乘涼聊天,一派和諧景象。其葉子有點像香椿樹的葉子,無異味也不難看。我也不屑它是什麼樹。

到了夏末秋初的時候,那樹居然悄悄地開出了小黃花來,在其樹冠處最為繁多,遠遠地望去宛如一層金黃的雲霞又似一叢叢黃色的火焰,煞是好看。我不由得認真起來,去查詢它的信息,原來它叫欒樹。其花確是金秋之色,堪與金稻、金桂等比豔。當微風吹過,或秋雨淋過,欒樹的黃花便落了一地;我彎腰細看,原來那花是細長的花瓣,比桂花大得多。桂花也是秋天盛開的,亦是金黃色且有異香,比欒樹名貴,因而人常說八月桂花香,而完全忽略了欒樹的芳容。這個秋天,江城武漢晴空無雲了好多天,因而出現旱象,小區裡的桂樹竟然一棵都未開花。而那些棵欒樹卻花開燦爛、金黃成一片。我明白,欒樹確是耐旱易長之樹。

沒多久,在欒樹的金黃色花處,隱隱出現紅色,起初是一小片,接著是一大片一大片,真像是欒樹頂上升起了一片片紫色雲霞。原來那是欒樹結出了紫紅色的果子,它們不是花,卻勝似花。走近些看,見那欒樹果實是一串一串的,跟紫紅的燈籠似的,十分引人的目光,甚至在欒樹成林處,那景象格外壯觀,奪人心魄。在樹頂能滿滿見日光的最為紫紅,靠邊部與下部少光的則發白發黃。猛一看,那一串串果實又似一串串古代的錢幣,因而有人將欒樹稱作發財樹。這個時候正是秋高氣爽,國慶來臨,一面面火紅鮮豔的國旗與一串串燈籠般紫色的欒樹果實相輝映,生出無限喜慶氣象,於是有人將欒樹稱作國慶樹,確實恰當。望著欒樹果實,我果真好像望見了天安門城樓上的大紅燈籠……。如此看來,欒樹不僅悅目,而且吉祥。

我走到欒樹下,撿起一隻果實,拿著手裡端詳,它是三稜形狀,頭部有開口,輕輕拉開,在每一側上有一粒小米大小的種子。這個果實還未成熟。我很驚訝,即使長成,這欒樹仔也一定不大,這般小的物種,居然能長成參天大樹,端的是世間的奇蹟、自然的造化。眼前的欒樹每一棵都是主杆挺拔較光潔,約三四米處開始分枝,從分枝處又生出嫩枝,其花其果便是從這些嫩枝上生出來的。有幾隻鳥在欒樹頂上鳴叫,我尋聲望去,只隱約見其影;鳥們一準是在樹上啄食欒樹果實裡的種子。樹下不遠處,有一小童在蹣跚學步,還有三五長者在享受綠蔭。這情景讓我怦然心動,人類的種子也在這和諧安寧的時代,幸福愉快地發芽成長成熟……。一個傍晚,我在漢江岸邊賞落日,竟意外發現離水不遠處長出好幾棵欒樹樹苗,好旺盛堅強的生命力,它們的母親一定就在附近。

在漢陽四新,我登上公司高樓之頂,憑欄東望,只見在國際博覽中心西側那一大片溼地森林處,金色燦燦,紫色豔豔,大有紫氣東來之浩蕩吉祥意境。我知道,那是高大欒樹之威力。

當我乘坐高鐵奔馳在京廣線上時,田野間出現一片片的欒樹,黃澄澄的花紫微微的果,成了黃與紫變幻的雲霧。這是秋天最靚的色彩,是綠水青山的重要成分。

與萬紫千紅的春季相比,秋季的花兒真的不豐富,而欒樹花的黃與果的紫是難得的亮色,其色彩能從夏末秋初越過中秋,甚至越過冬天到來年春天。我在南方北方都見過欒樹的身影,只是先前不識它。其實,在我們的四周有許許多多的事物值得認知體味。至於欒樹,我已達到熟知的地步,凡見此樹便可自豪地為人介紹了。我真的喜歡上欒樹了,它有好幾回出現於我的夢裡,那是頭頂美麗飾物的楚楚佳人。

認得了欒樹、養眼於其色彩並享受其綠蔭,真乃幸事也。但願處處見欒樹,欒樹之果生紫氣,紫氣微微從東來……

2019年10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