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区白马村出土南宋卷草纹银经瓶

岳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很多人为岳飞报不平,其中一人叫张孝祥。因为直言而受到秦桧陷害。张孝祥是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1971年在南京浦口区白马村发现张孝祥儿子张同之与妻子之墓。出土这件卷草纹银经瓶。

张同之固然没有父亲张孝祥名气大。官居淮西提举兼转运判官、江南西路转运判官等职。生前与诗人陆游多有交往,陆游曾作《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长诗,道出他们之间的友谊。野夫是张同之的字,墓穴出土时发现刻有野夫二字的印章。

南京浦口区白马村出土南宋卷草纹银经瓶

实物

卷草纹银经瓶,口径4.2厘米,底径5.5厘米,通高21.5厘米。盖圆形,平顶,呈喇叭状。瓶盘口,短颈,丰肩,深腹,胫收敛,圈足。盖顶刻卷草纹,盖身压印卷草纹并錾以珍珠地纹。盘口外刻一圈云雷纹,肩部錾刻卷草纹和弦纹,瓶身压印卷草纹,錾以珍珠地纹。

卷草纹,是我们直到今天都很常见到的瓷器纹样,欧洲许多品牌的日用瓷都十分喜好绘制这类纹样。 卷草纹的式样并不拘泥于一种,随着工匠的心意千变万化。 但若简单归结起来,就是以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卉为原型设计的,用波浪形排列的一种二方连续的带状图案。

南京浦口区白马村出土南宋卷草纹银经瓶

参照物

汉代图案中已有卷草纹。南北朝时,卷草纹大量用于碑刻边饰。此时的卷草纹多取忍冬。与佛教传入有关,含有灵魂不死、轮回永生的寓意。唐朝时,卷草纹有了变化,多取牡丹枝叶,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又称唐草纹。宋朝卷草纹由唐代的自由装饰形态,走向了写实化的发展方向。 宋代卷草纹的层次丰富清晰,线条纤细精致,更加自然生动。元朝讲究对称,明朝除了忍冬纹,牡丹纹,多以荷花为主。

南京浦口区白马村出土南宋卷草纹银经瓶

参照物

日本人最喜欢唐牡丹卷草纹,称之为唐草。

经瓶即是梅瓶,宋称之经瓶,明以后称之为梅瓶。装酒的器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