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這幾天,一場民俗文化盛宴在煙臺龍口市上演,當地文化館活動中心舉辦了第二屆非遺展,很多名聲在外膠東傳統技藝,在現場一展身手,令觀眾大呼過癮,下面這組圖片就帶大家去感受一下。圖片的拍攝者為“老薑”。

民以食為天,首先我們還是從吃的看起。在展會上,有很多美食,一些是膠東多數地方都有的,比如面魚和花餑餑,一些是老黃縣的特色,比如黃縣肉盒和大槐樹下包子。

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花餑餑在膠東主要用於一些禮儀性場合,如蓋房上樑、小孩兒滿月、老人過壽、新婚嫁娶等等。黃縣的膠東花餑餑習俗具有明顯的黃縣地域特色,如結婚時用的花餑餑會多為“龍鳳呈祥”、“百年好合”、“連年有餘”;老人過壽用的花餑餑多為“九桃一手”“八仙拜壽”;小孩兒過百歲則多用“長歲”、“小老虎”;黃縣新媳婦“三月三送小燕兒”則會用花餑餑小燕兒、石榴、西瓜、等寓意新人“幸福美滿“、”“榴開百子”、“多子多孫”。2017年膠東黃縣花餑餑被確定為龍口市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花餑餑主要用於禮儀,而面魚主要就是用來吃了,膠東大多數縣市都吃麵魚(東部如文、榮等地較為少見),黃縣面魚的特點是不僅好吃,而且好看。

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高手做的面魚,形狀規則,顏色金亮,用來饋贈親友,也不掉面子。

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這就是活動現場做的面魚。

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黃縣肉盒製作技藝始於明代,迄今已有四、五百多年的歷史。現主要集中在諸由觀鎮徐格莊村及黃縣中心地區。肉盒在過去屬於一種很有檔次的食品,家境殷實的人家,在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日慶典等重要儀式過程中,會製作肉盒子招待賓朋。2010年黃縣肉盒製作技藝被確定為煙臺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膠東地區有不少明代移民相傳是從大槐樹下遷來,這也影響到了當地的飲食文化當中,黃縣的大槐樹下包子,也是代表之一。

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當了,除了膠東傳統美食之外,展會現場還要不少民間手藝,比如說剪紙,專業術語稱之為黃縣“窗染花”,最早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迄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

面魚、花餑餑還有黃縣肉盒,感受龍口非遺展上的膠東民俗

此外,黃縣的雕刻技藝,在膠東民間也很出名。這也體現在當地的傳統民居上,無論是大富之家的丁氏故居,還鄉下的普通村落,都能見到做工精細的老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