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如果把看國產男頻劇比作挑男友的話,《慶餘年》

會是我最喜歡的那款。


它灑脫有趣,不拘一格,有時候甚至不太正經。


但是談及嚴肅命題時,卻迸發出強烈而堅定的自我意識。


它比全程端莊玩深沉的權謀男頻更易進入;


比逆天改命喊口號的熱血男頻更接地氣;


也比插科打諢騷操作的沙雕男頻更加言之有物。


無疑,直到《慶餘年》的出現,今年的國產劇才算迎來了一部男性喜歡、女性也上頭的真·爆款。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網文改編、穿越重生、男頻爽劇。


說實話,《慶餘年》的“出身”並不比其他國產古裝劇高貴。


至於原著作者貓膩的江湖地位,出品方新麗傳媒在國劇屆的口碑,知名美術陳同勳擔任造型指導,抑或是陳道明、吳剛這等老戲骨的加持......


似乎都難以構成一部爆款劇的充分必要條件。


因為一旦編劇不行,以上都會成為浮雲。


最初《慶餘年》從於正手裡逃過一劫,確定由王倦來改編的時候,觀眾的心才算徹底放回了肚子裡。


王倦是誰?國劇迷們不會陌生。


早年與於榮光合作無間,打造了諸如《木府風雲》、《舞樂傳奇》等多部收視口碑雙贏的佳作。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這兩年,少有能看的男頻網劇《天坑鷹獵》、《大宋少年志》也都出自他手。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他的劇,普遍呈現出主角豐滿

配角出彩節奏流暢臺詞鮮活的特點。


《慶餘年》裡,我們也能看到這種鮮明的王倦特色。


如果換一個編劇的話,也許《慶餘年》會成為又一個正襟危坐的架空歷史正劇也未可知。


不過還好,還好。


《慶餘年》呈現為現在這種風格,給國產古裝劇做了一個良性示範:


別端著,起來嗨!


01.

爽劇節奏


主人公範閒(張若昀 飾)的設定,是絕對的爽劇男主標配。


因為穿越,出生就有現代人的記憶、成年人的智商。


因為會投胎,生來就有慶國最有權勢的三個男人當他“爸爸”將他疼愛:


親爹慶帝、養父司南伯範建、“教父”鑑察院院長陳萍萍。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誰不想被這三個男人同時寵愛


加上從小被兩大高手五竹和費介魔鬼訓練,加了一身buff。


又因為人格魅力,京都第一才女範若若是他的忠實迷妹,第一眼愛上的“雞腿姑娘”也愛他,後續劇情亦不乏各種女性知己。


從個人能力、身世背景到情感軼事,範閒不啻為所有男性的終極幻想。


但《慶餘年》的“爽”,並不在於主角光環。


反而是它作為爽劇的自我修養,挽救本劇淪為大男主“傑克蘇”的可能。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其爽,一在於有趣


數十年前囤積的網文IP裡,穿越是最為流行的情節設定。


當穿越劇氾濫到一定程度,近年來改編這些IP時,穿越部分通常都被閹割處理。


但《慶餘年》保留了穿越設定,而且在這個上面大做文章。


整個故事,都建立在“現代思維與古代世界的碰撞”這一戲劇衝突之上。


這種古今碰撞,除了為本劇製造趣味笑點外,還觸碰了本劇最為核心的價值表達。


後者暫先不表,我們先來說說趣味性。


現代思維在劇中的第一次出場,是費介帶幼年範閒去荒郊野嶺挖墳剖屍。


兩人針對細菌和手術手套一頓“雞同鴨講”,現代醫學常識向古代樸素經驗投來嫌棄一瞥。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類似笑料還有很多——


內庫(褲)、老宮(公)的諧音梗,帶著一股王建國的直男趣味;


背紅樓、鬥唐詩,則讓人代入“考試看過答案”並對其他考生進行智商碾壓的快感;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圖源網絡


“劇情狗血”、“智商盆地”等現代詞,肥皂、白砂糖等現代玩意兒都在與華麗深沉的古代世界產生間離效果;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最為諷刺的地方還在於,當範閒跟自己的僕人談起人人平等時,他們臉上那副見鬼了的表情。


但這些並不足以建構完全的喜劇效果。


單純的梗和笑料只是“有趣”的原材料,更為重要的是烹製方式。



這裡也就涉及到《慶餘年》作為爽劇的第二層:



將有趣建立在高效的敘事節奏和有效的內容信息量上。


許多古裝大戲都有個通病,前兩集節奏緩慢難以進入。


因為要介紹人物出場,鋪陳基本設定,加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範兒起得太正。


劇情沒有實質進展前,就已經消磨了觀眾大半耐心。


《慶餘年》很聰明,劇情安排

分主次懂輕重


上來廢話不多說,穿越設定,幾句旁白就給交代了。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接下來,便快速而集中地針對幼年範閒,進行了主角的

人物塑造


怎麼塑造?不靠一大堆有的沒的旁觀視角渲染,而靠妙趣橫生的對手戲。


首先是對陣澹州的範府管家。


管家一出場,便是打罵範閒手下的僕人,絲毫不把這位少爺放在眼裡。


範閒的私生子身份帶來的歧視,由此可見一斑。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範閒也不是吃素的,用他那套“管教下人”的說辭進行反擊。


用不凡內功,好好管教管教了這位下人。


這一幕,不僅有主角反擊的“爽”,還有他身上與年齡不符的“奇”。


更有他保護弱小的“義”。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乃至事後面對管家的挑釁恐嚇,範閒氣定神閒、拐著彎地罵他說話像放P。


主角的人小鬼大不一般,便已經溢於言表。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再來是對陣師父費介。


一個大人,半夜帶小孩兒去墳地撬棺材。


面對這種常人眼中的非正常操作,範閒也不問為什麼。


本以為範閒會害怕的費介忍不住反問,“你怎麼不問我為什麼呀?”


小孩兒一句“挺正常的呀”,把費介噎得乾笑一聲。


這種狡黠與早熟,將他的個性和非凡處再次凸顯出來。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得虧“鼕鼕”的出色演技,才撐得起至關重要的開場戲


在設計精巧、姿態輕鬆的一場場對手戲裡,笑聲得到了釋放,情節得到了推動,最重要的,人物得到了塑造。


而且,不僅是主角的人物肖像逐漸立體化,諸如管家、費介等大小配角也得以鮮活起來。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這對老少的對手戲,可以看一百集


包括後續出場的範思轍、滕子京、王啟年,莫不個個血肉豐滿、惹人喜愛。


人物立起來了,戲才會好看。


這時,穿插在裡面的梗與笑料,才會和人物發生化學反應。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反差萌的戲精一家


《慶餘年》的喜劇風格,消解了古裝大戲的嚴肅性。


從臺詞到人物表演,完全不按套路走。


無論嬌弱多病的大小姐,滿腹詩書的京城才女,腹黑有城府的皇子......


沒有一個人物是按照以往影視劇中對應的臉譜形象,端著演的。


也正因此,《慶餘年》裡的人物沒有被戲服框限住,而具備真實感和生命力。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二皇子的傲嬌表情也是絕了


這種對古裝大戲刻板印象的自覺叛逃,讓人耳目一新。


而這種新意,是現在的國產古裝戲應該學習的舉重若輕的態度。


不要被作者對古代生活的虛假或不嚴謹想象框住手腳,把時間浪費到所謂的再現繁文縟節、歷史細節上。(歷史正劇除外)


先專注故事和人物,古代世界的塑造大可以不拘一格、恣意跳脫一點。


02.

嚴肅內核


《慶餘年》搞笑,但它不是沙雕劇。


究其區別,在於它懂得在該嚴肅的地方嚴肅。


首先,它的情感戲是真摯動人的。


愛情戲裡,範閒與雞腿姑娘的初遇,有著怦然心動的純情: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沒有古裝戲裡男女主角一貫的矜持內斂、欲說還休,範閒以他現代人的直白,給這段一見鍾情以熱情果敢的確信。


而為了不讓女主林婉兒被範閒的光芒給壓制住,王倦給病弱的女主賦予了一顆倔強自主的內心。


兩人不屑財權,只想要與喜歡的人共度餘生的心情,放到現實背景也仍具感染力。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兄弟情中,滕梓荊的離去,是激發範閒從獨善其身到對抗變革的轉折點: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原本的範閒,只是一個珍惜重生機會、決定為自己好好活一回的偏安之人。



如何讓範閒走上對抗整個古代世界制度的道路?


滕梓荊為自己悲壯犧牲,便是一個觸發點。


一開始是出於道義的復仇,當街處決程巨樹,一命抵一命。


後來,這個事件便上升為範閒對這個漠視生命、正義缺席的世界的深惡痛絕。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從滕梓荊之死開始,《慶餘年》的野心初露端倪。


情感驅動下,理想主義的內核開始顯現。


範閒終於明白,當年母親是在為什麼而奮鬥。


“我希望慶國之法,為生民而立,不因高貴容忍,不因貧窮剝奪,無不白之冤,無強加之罪,遵法如仗劍,破魍魎迷崇,不求神明;


我希望慶國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禮義,守仁心,不以錢財論成敗,不因權勢而屈從,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難時堅心志,無人處常自省;


我希望這世間再無壓迫束縛,凡生於世,都能有活著的權利,有自由的權利,亦有幸福的權利,願終有一日,人人生來平等,再無貴賤之分,守護生命,追求光明,此為我心所願,雖萬千曲折,不畏前行。”——葉輕眉碑文所刻內容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子繼母業後,我們將會看到,這是一個現代青年改造世界的故事。


這也決定了,《慶餘年》的內核是反權謀的。


範閒的終極任務不是爭奪權力,而是反權力,反對皇權制度下的一切不平等。


如王倦所說:


如果不是這個主題的話,範閒的成長之路基本上沒有任何困難險阻,這個點會成為最後壓制住他的困難。


就算有人給他開再多的金手指,再多人幫助他,關於思想上的內容,他必須自己面對


思想上的孤獨,是真正的孤獨。


而理想主義者試圖改造世界的孤勇,國產劇裡,已經好久不見有人探討過了。


這是《慶餘年》值得珍視的地方。


從某種程度上看,《慶餘年》更像是一出披著古裝外衣的現代戲劇。


因為它全程都在借用古裝的殼,進行當下的表達


當範閒鼓勵看護自己一輩子的五竹叔“為自己而活”;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要求父親範建向弟弟範思轍道歉;


當街臭罵官家子弟以名氣論文學作品的價值;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以及王啟年談到慶國版的民族主義情緒;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真是敢說


智障兒大寶談論死亡時滿滿的善意與柔情;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乃至宰相林若甫喪子之痛背後,國家大勢對個體的犧牲;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愛情自由、家庭教育、個體價值、社會平等......


這些或與當下的社會現象,形成強烈關照。


或是在借人物之口,對某些進步性的現代價值觀念進行鼓勵和重申。


也許《慶餘年》在思想深度上仍有所限制,某些臺詞在彼時情境下略顯突兀。


但是有價值觀、有表達、有態度的作品,在我看來就是有靈魂的作品。


而非空洞的仿古美學。


《十三邀》中,許知遠問人類學家項飆:“你認為理想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子?”


他答,一定要立足於“現在”的角度去做學問,解決當下的困惑、大眾的困惑。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而我認為,不管是人類學,還是文藝創作;不管是知識分子,還是普通創作者。


都該有這種立足當下、反思現實的創作自覺。



劇集之外,《慶餘年》卻被視頻網站的“超前點播規則”推上了風口浪尖。


每週只更三天吊足胃口後,再推出“50塊”額外多看6集的vvip,無異於將正常的會員權益變得名存實亡。


這種利用觀眾對《慶餘年》的喜愛的變相引導消費,一時間激起眾怒:


騰訊、愛奇藝的“吃相太難看”!


甚至不少觀眾放言:網盤見。


輿論發酵下,騰訊愛奇藝在今天修改了“超前點播規則”:


騰訊視頻會員可提前看6集權益不變,但可享額外3元每集的超前點播權。


愛奇藝同樣修改了超前點播規則,VIP可在提前觀看6集的基礎上,以每集3元的價格再多看6集。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但評論中不乏有人看破其中的“明降暗升”——


“可是50塊是每次都能多看6集,可以持續到大結局。3塊點播變成每次更新都得花18塊買6集啊!”


視頻網站吃相難看的背後,也有著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


愛優騰三大視頻網站仍面臨著鉅額虧損。


一方面,視頻網站認為與國外同行相比定價過低,想漲會員費;


另一方面,觀眾認為國內視頻網站的內容並不足以與國外流媒體巨頭相媲美。


「慶餘年」不止爽,還有靈魂


《慶餘年》的“超前點播”事件,背後站著視頻網站盈利模式的深層困境。


同時也折射出來國產影視的一大痛點:


無法穩定而持久地產出讓觀眾願意自掏腰包的好內容,於是逮到一個爆款便瘋狂收割。


風格輕鬆、製作嚴謹的《慶餘年》,在創作方向上開了個好頭。


接下來,它的季播形式能否像英美劇那樣擁有穩定持久的輸出 ,也是一個令人期待的探索嘗試。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