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支行行長的自白:為何高淨值人群看不到“假理財”的風險?

一位支行行長的自白:為何高淨值人群看不到“假理財”的風險?


十多年的支行行長工作經歷,讓趙晨(化名)或多或少“接觸”到個別支行理財團隊向高淨值客戶銷售飛單或私下轉讓理財產品的操作內幕。這類違規操作之所以生生不息,除了不菲的利益誘惑驅使個別銀行人士“鋌而走險”、飛單產品精心包裝“以假亂真”外,部分投資者的僥倖心理作祟,同樣有著推波助瀾的惡性循環。


“有時我挺擔憂,支行不少高淨值客戶不看理財產品具體條款也不核查產品真實性,僅僅憑著理財經理一番說辭,衝著高收益、產品稀缺性、保本,尊享等概念就投資數百萬元,這或許是飛單銷售擁有生存土壤的最大根源之一。”他直言。


“飛單”銷售的“土壤”


趙晨坦言,其實,私下轉讓理財產品的行為一直存在,最初個別支行理財經理私下轉讓理財產品,主因是個別客戶由於頭寸緊張需要融資,理財經理幫他私下轉讓理財產品份額“救急”。


他透露,自己也曾接觸過一些“飛單”,“其實,飛單的佣金提成還是相當豐厚的。”他直言,有企業願意給予4%-5%的銷售佣金提成,外加約10%超額投資利潤分成。


不過,他稱自己沒有接受這些“飛來橫財”。


“一方面對企業經營狀況不夠了解,擔心飛單兌付違約問題,另一方面自己感覺這類灰色操作一旦被查實,等於斷送了自己職業前景。”趙晨稱。


多家銀行支行行長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絕大多數支行行長不敢輕易“觸碰”這類業務,目前個別支行即便存在飛單銷售行為,很大程度也是無奈之舉。


具體而言,前些年部分支行行長參與企業委託貸款,收取不菲的撮合交易佣金。但由於過去兩年經濟增速放緩,

不少借款企業由於經營狀況惡化遲遲未能償還貸款,於是他們便許以更高利益誘惑,要求支行高層協助發行飛單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先償還委託貸款,等他們經營狀況好轉後,再償還相應飛單產品本息。


“據說參與這類飛單銷售的支行管理層能提取1%-2%產品設計費,還有約3%-4%的產品銷售提成。”多位支行行長透露。為了瞞天過海,這些支行管理層會對飛單產品做精心包裝。


在收益方面,這類飛單也會編造不少故事“凸顯”保本與高收益;在銷售技巧而言,他們會向高淨值客戶強調只有少數人才有資格購買,滿足部分高淨值客戶的心理優越感


如何讓“飛單”原形畢露


在趙晨看來,

儘管這類飛單產品做了大量精心包裝,但有些操作流程存在“明顯硬傷”。


比如在飛單銷售環節,投資者資金基本不會劃入銀行指定的理財專用賬戶,而是直接流向企業或個人賬戶。若投資者對此有所警覺,很容易發現產品“破綻”;


其次,正規銀行理財產品合同都會蓋“公章”,而不是以銀行支行儲蓄業務章等進行替代,其實這裡存在明顯破綻,既然投資者購買的是理財產品,為何要蓋儲蓄業務章?


此外,按照相關規定,銀行發售普通個人客戶理財產品時,需公佈所售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登記系統”的登記編碼,客戶可依據該編碼在“中國理財網(www.china-wealth.cn)”一查詢,飛單產品便“原形畢露”。


為了遏制飛單銷售行為,趙晨除了在每週舉行例會上強調其危害性外,他要求每份理財產品合同的簽訂,必須在銀行網點“雙錄”(錄音錄像)情況下完成。


在他看來,雙錄措施除了能規範產品銷售過程的某些誤導行為,某種程度也能對飛單銷售形成一定威懾力。


但他很快發現,此舉未必能達到預期,個別理財經理依然會尋找沒有雙錄設備的辦公場所向客戶介紹理財產品,理由是這些客戶不願“露臉”


而且,也有一些高淨值客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反映,其實雙錄的防範效果並非那麼有效,一般等飛單事件暴露,會經歷一段時間,往往過了銀行雙錄的保存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