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之下中國經濟充滿定力與潛力

本報記者 張曉迪 北京報道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全球經濟遭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衝擊。多邊貿易體制,多邊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也由於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衝擊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全球經濟,特別是全球貿易的增長面臨著不斷下行的壓力。

2020年即將到來,新的一年世界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如何?國務院參事、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認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增長高於世界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充滿定力和潛力,未來一年,中國一定要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緊緊抓住創新驅動,提高中國經濟的全要素勞動生產率。

世界經濟遭受衝擊

201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四次下調全球經濟的增長,從年初預計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3.9%,下調到10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舉行之時預測的3%。3%全球的經濟增長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的全球經濟增長速度,而世界貿易組織對2019年度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測只有1.2%。

朱光耀認為:“這一全球貿易很低的增長速度是極為反常的,因為過去多年來,全球貿易的增長速度是慢於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全球貿易是全球經濟發展重要的推動力,但就是在2019年度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對全球的貿易形成了重大的衝擊,特別是作為全球貿易的根本指導原則,自由貿易遭到了嚴重的衝擊。”

12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最關鍵機制——爭端上訴機制,由於美國的阻撓,被迫停擺。在朱光耀看來,世貿組織三大功能——組織貿易談判,進行貿易政策的協商、磋商,對貿易爭端案件的仲裁,其中對貿易案件的仲裁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皇冠。

世界貿易組織的機制安排,是由7名法官組成,每個案件的審查至少要有3名法官組成,但是到了2019年12月10日,世貿組織上訴機制只有1名法官在任。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定,每名上訴法官任期四年,可以連任一屆,也就是最多八年。而在原任的仲裁法官任期紛紛屆滿之時,美國連續阻礙新的法官的任命,最終到了12月10日,只有1名法官。對此,朱光耀認為,世貿組織的仲裁法庭事實上停擺,使得世貿組織的整體功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在他看來,這種情況還會繼續延續一段時間。

世界各國怎樣在2019年底,在全球貿易體系方面遇到的這種空前的挑戰中走出來?朱光耀認為,WTO的164個成員,還要靠協商一致,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特別是應對美國的影響。朱光耀稱,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也作為WTO成立的主要推動國,在阻礙新的法官任命,美國當然有其理由,在一些案件的仲裁,特別是對一些國有企業的補貼方面,美國認為不能反映其政策訴求,但美國的做法是霸權主義的,只提出不滿,只阻礙行動,而沒有踐行自己的方案。

全球的利益之下,WTO怎麼樣辦,是不是還能繼續向前發展?朱光耀稱,164個成員要共同提出政策建議,而且要進行平等的政策磋商,“這樣才能找到一條出路”。

在2019年這種全球經濟,特別是貿易不斷下行的壓力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份預測,中國經濟2019年度增長6.1%。而據國家統計局11月份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2019年前三季度實際增長6.2%。朱光耀稱:“這表明中國經濟在企穩向好,即使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1%的增長預期來看,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析,中國經濟6.1%的經濟增長仍然在2019年度保持了對全球新增經濟增長3%的貢獻在28%以上。也就是說,中國2019年度新增的經濟增長對全球新增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這是第十四個年頭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

朱光耀稱,中國6.1%的經濟增長率,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所以,在整體分析、研判即將過去的2019年全球經濟、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經濟同全球經濟的關係方面,要看到中國取得的成績,要明確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看到中國需要注重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

“緊緊抓住創新驅動”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對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進行了全面的部署,根據會議,“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對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提出了政策要求,即“要善於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部深化經濟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強大動力,要集中精力全力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在朱光耀看來,“中央的要求非常重要,非常及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2019年度經濟增長為6.1%,那麼2020年度國家貨幣基金組織怎麼預測全球經濟的增長和世界經濟的增長?就2020年度全球經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預測是3.4%,而其中美國和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走勢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這也是全球最為關注的。

朱光耀預測,美國2019年度經濟總體規模會達到20.5萬億美元左右,中國能達到17萬億美元。不過這要等到2020年1月21日達沃斯全球經濟論壇開幕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和對過去一年全球經濟各個經濟體經濟規模總的分析。

而2019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增長3.4%,美國經濟增長2.1%,中國經濟增長5.8%。

12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發表了一個引起全球高度關注的談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鑑於中美貿易爭端有所緩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6%。

在此背景之下,朱光耀表示,中國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集中全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方針,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在新的一年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下,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全面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還要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堅持深化經濟改革,擴大對外開放,要靠創新和開放雙輪驅動,把中國經濟平穩、持續向好發展的趨勢保持下去。

朱光耀指出,提高中國經濟的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極為重要。他分析,全要素勞動生產率用通俗的語言來講,就是超出要素投入所帶來的增長部分,這是指創新,通過創新運用帶來規模效益,促進發展。

朱光耀進一步分析,目前中國確實具備了在轉換髮展動能過程中,通過創新,提高潛在勞動生產的能力,而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是既充滿嚴峻挑戰也充滿機遇的,因此未來一年中國一定要緊緊抓住創新驅動。

這是記者在《新京報》舉辦的“看2020財經峰會”上獲得的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