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力”交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幸福答卷

以“三力”交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幸福答卷

特約評論員/王冰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政策給力、改革發力、發展有力,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續改善人民生活,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民生答卷。

政策給力,讓保障民生的底線越兜越牢。利民之事,絲髮必興。一年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兜牢民生底線。就業潛力持續釋放,前10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城鄉居民稅收負擔下降,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實際增長6.1%,增速再次跑贏GDP;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預計到今年底,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將實現摘帽……“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一項項民生新政加快落地,讓保障民生的底線越兜越牢,使廣大民眾真切感受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地生根,為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發力,讓改善民生的底氣越充越足。民生連民心,民心聚民力。一年來,民生改革紮實推進,改革的力度之強、措施之實前所未有,啃下了不少“硬骨頭”。瞄準“難點”,破解辦證難、辦事難,加快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全國網上可辦的省級政務服務事項不低於90%,讓百姓少跑腿、不鬧心;打通“堵點”,調低社保繳費基數,降低參保門檻,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對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讓民生保障更優質;消除“痛點”,緩解看病難、看病貴,醫藥改革持續釋放紅利,醫保卡智能化,掛號、預約更便宜,70個新增藥品經過談判進入醫保目錄,價格平均降幅達60.7%……當前,我國民生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唯有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快解決人民群眾面臨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打贏一個又一個“民生攻堅戰”,讓改善民生的底氣越充越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更加磅礴的力量。

發展有力,讓幸福民生的底色越擦越亮。民生冷暖,常掛心頭。一年來,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堅持以發展促民生改善,使一張張民生清單如期兌現,一個個美好願望化為現實。優化雙創“生態圈”,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前10個月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97萬戶,更多創業者的夢想落地開花;打造消費“升級版”,前10個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4778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網購呈持續井噴態勢,全國網上零售額82307億元,同比增長16.4%;釋放出行“新潛力”,今年年底我國高鐵將超過3.5萬公里,全年國內旅遊人數預計將突破60億人次……沒有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就難以實現。隨著我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各項經濟指標持續攀升,更需要注重民生為本、提升發展溫度,讓幸福民生的底色越擦越亮,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回應人民的心願期盼,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再加力度,如此才能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步步變為現實。(王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