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世嘉的迷你 MD 开卖也有一段时间了,海外著名评测机构,同时也是一群深度老宅的 Digital Foundry,也在评测后给出了正面评价。所以先说结论:素质过硬,可以入手。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抛开这些数据流,安利向的词藻。笔者认为,迷你 MD 之所以被广大用户所喜爱,主要突出了“有爱”两个字。迷你主机并不只是一个玩具,一个摆件。外观的做工精美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主机运行起来,重新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这才是最让老玩家感动的。

所以,迷你主机的软件才是其灵魂所在,而在这方面,无论是关注迷你 MD 消息的时候,还是在亲身玩到实机时,笔者都深深感受到了项目负责人与忠实的玩家一起为这台主机注入的深深的爱意。那么,具体是怎么个有爱法,咱们就在下面娓娓道来。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被时代所要求的16位机

说到历史上够格做成迷你型主机的游戏机,除了任天堂拥有广泛受众的每一代经典家用机之外,世嘉的 Mega Drive,MD 主机,自然也是当仁不让。累计总销量 3525 万台的 MD 主机,在世界范围,尤其在北美市场(美版名 SEGA Genesis),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期甚至能够与任天堂的 SFC 分庭抗礼,互不相让,也促成了游戏业的第一次“主机战争”。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笔者之前写过一篇《刺猬索尼克,与它开启的第一次主机战争》,便讲述了这段历史。总而言之,迷你 MD 拥有众多粉丝,是值得用心开发的产品。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在看到任天堂复刻经典主机尝到甜头后,世嘉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但严格来说,MD 其实已经有过不少迷你产品了。世嘉原本对 MD 的品牌管理就很宽松,授权过不少公司推出内置游戏或可插卡的第三方 MD 主机。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 Atgames(中文名爱胜)的一系列产品,这类主机往往不讲究做工,而是作为一种低价玩具放在超市里销售。

Atgames 乘着 MD 主机 30 周年的噱头,也推出了一款 MD Flashback 主机,仿制了初代 MD 的外型,内置了多款游戏,同时还能插卡玩。但这款产品做工粗糙,模拟度低下,游戏帧数经常在40左右,声音完全错误,被 Digital Foundry 作为反面教材狠狠地批判过一番。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所以,这次世嘉本社推出真正的迷你 MD 主机,对全世界众多粉丝来说,可以算是夙愿得偿,只是这一过程并不顺利。早在 2018 年的 SEGA Fes 活动上,世嘉总裁里见治纪就曾亲自端出迷你 MD 样机,并宣布会在 2018 年内发售。当时远远来看,样机还原度就不高,随后更确认此机是与 Atgames 合作开发的,让粉丝大为失望。

可见原本世嘉没有给予迷你 MD 项目以足够重视,但随着玩家们的呼声水涨船高,世嘉终于决定推翻重来。如今的迷你 MD 主机,无论从外观、性能或软件层面,均与2018年的这一版本有着天壤之别。这其中蕴含了世嘉元老奥城洋辅、怀旧专业户 M2 Games,以及谱曲大师古代祐三等多位明星的心血。

下一页:更多内容

1989到2019,跨越30年的幻之名作重生

说到迷你 MD 主机最大的卖点,莫过于两款全新移植的游戏——《太空战斗机》与《俄罗斯方块》。这两款游戏均是在初代 MD 主机上未能推出的作品,这次由 M2 操刀,根据 MD 主机原本的性能制作。古老的主机在令和年代,突然有了两款新作,想来老玩家们都会感慨万千,也让这台迷你主机有了独一无二的价值。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我们先来说说这款不寻常的《俄罗斯方块》。

为什么要特地移植这样一款游戏呢?其实,《俄罗斯方块》的街机版本早在 1988 年便由世嘉推出,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反响如此热烈,世嘉自然想要将游戏移植到当时刚刚推出的全新 16 位主机 MD 上面。1989 年,游戏的 MD 版本已经制作完毕,但却并没有发售,这并非商业因素,而是版权之争。

原来,世嘉当初购买版权找的是雅达利及其子公司天元,但雅达利购入的《俄罗斯方块》版权原本就存在猫腻,最后被代表任天堂的 BPS 从中截胡,直接与最上家苏联贸易协会(ELORG)签订了完整的合同。具体内容各位可以看“游戏史学家”制作的视频。总之,世嘉在游戏开发完成后,才知道家用版的《俄罗斯方块》没戏了。于是这部作品也成了当年 MD 上未能发售的“幻之名作”。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通常事情到这里可能就没有下文了。奇妙的是,许多年后,当年已经生产出来的几盘游戏样品似乎流向了二手市场,其ROM 也被 Dump 出来,甚至被盗版商制作成了盗版 MD 卡带大肆流通在市面上。这下 MD 版本的《俄罗斯方块》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人尽皆知的作品。甚至有人拿着号称当年 MD 版《俄罗斯方块》的母盘,去找《俄罗斯方块》的生父帕基特诺夫签名,最后以 100 万美元的天价挂到 eBay 上出售。虽然,并没有人能够证明这盘卡带的真实性就是了。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如此受人注目的作品,世嘉也并非第一次利用其话题性。早在 2006 年的 PS2 平台上, 世嘉就推出过一款《世嘉年代2500 系列——俄罗斯方块合集》,其中收录了新制作的俄罗斯方块游戏,以及过往世嘉推出的数款俄罗斯方块街机游戏。而这款合集,就隐藏了 MD 版的《俄罗斯方块》! 那么这款合集是由哪家开发的呢?同样也是这次负责迷你 MD 软件移植的 M2 工作室。所以这次的《俄罗斯方块》已经是他们的第二次移植了。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那么是不是说明,这次迷你 MD 的版本,就是当年 PS2 合集的版本呢?BUBU!错咯!其实,当年 PS2 合集所收录的版本,才是正宗的原始 MD 版,其操作使用的是 FC 的 BPS 版的“方向键控制方块转向,按键下落”的形式,方块的样式也与街机版有很大差别。

这次迷你 MD 版实际上是利用 MD 的机能重新移植的街机版的《俄罗斯方块》!无论是操作,画面效果,都更加舒适,更适合实际游玩。所以,严格来说此《俄罗斯方块》非彼幻之名作,而是专为迷你 MD 打造的作品。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两款幻之名作中的另外一款——《太空战斗机》。

《太空战斗机》原名 Darius,其中文名在国内一直没有定论,有叫海鲜战机的,有叫大流士的,《太空战斗机》也算是一个普遍的译名。香港万信曾经代理了国行 Gameboy 游戏机及其软件发行,当年的游戏阵容中就有《太空战斗机》的GB 版,当时的译名是《银鹰战机》,取自主角乘坐的战斗机的名字 Silver Hawk。个人觉得《银鹰战机》更加切题,比《太空战斗机》这个毫无辨识度的名字强上不少。但无奈这次迷你 MD 官方中文界面钦定了《太空战斗机》为正式译名,所以也只好用这个名字作罢。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太空战斗机》原作是由 Taito 在 1986 年推出一款射击游戏。街机版的《太空战斗机》使用了三块 4:3 屏幕拼接出的超宽屏,从而实现了非常广阔的可视空间以及超越时代的精细画面。游戏的 Boss 造型都是由海洋生物机械化(这也是海鲜战机外号的由来),魔性之余有着一种酷炫的魅力。笔者以前去东京时玩过几次街机版实机,为画面表现而折服之余,也对藏在座椅下方的低音系统印象深刻。当进入 Boss 战时,低音的强度会让整个座椅产生震动,让人只能流着泪叫一句,Taito,太棒了。

嗯,Taito 信者的安利就到这里。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那么这么棒的游戏,怎么在家里玩到呢?实际上当年《太空战斗机》初代的移植平台是 NEC 的推出的 PC-Engine,PCE 主机,游戏是以光盘为媒介,以《超级太空战斗机》这个名字发行的。相比街机原版,《超级太空战斗机》自然没法实现三屏,所以游戏以单块屏幕为标准进行了重新设计,但这个“超级”也不是白叫的,得益于 PCE 主机使用的 CD-ROM 的大容量,PCE 版基本还原了街机的音乐。

此外,受限于时间和成本,最早街机版全部 26 个关卡中的许多 Boss 是复用的,并没有完全实现原本的设计,而《超级太空战斗机》做全了 26 个 Boss,因此成为了是当年 PCE 的一款重磅大作。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现在就要说到这次的迷你 MD 版本了。不难发现,迷你 MD 版《太空战斗机》正是根据《超级太空战斗机》为模板进行移植的,而其最大的阻力在于 MD 的同屏发色数远不如当年的 PCE,只有 64 色。出人意料的是,MD 版移植的效果极其出色,几乎看不出相比 PCE 版的颜色劣化,甚至某种程度上更接近街机版。这背后是一位疯狂的《太空战斗机》爱好者的故事。

早在去年 6 月,许多日本媒体就报道了仅凭一人之力将《太空战斗机》移植到 MD 上的民间强者,他的名字是 HIDECADE。HIDECADE 在自己的博客上持续更新着移植进度和方案,直到做出可以运行的框体。

然而民间移植的版本一般不会在官方商品中被直接采用,所以当 2019 年官方首度公开迷你 MD 的游戏阵容时,看到 MD 版《太空战斗机》赫然在列,许多人立刻联想到了去年的这个民间版本。不过,笔者当时下意识认为这件事只是巧合,而且当时官方说法也称本作是由 M2 进行移植的。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直到迷你 MD 正式发售,日媒 4Gamer 对这款迷你 MD《太空战斗机》进行了深入采访,真相才露出水面。

原来,民间高手 HIDECADE 的确参与了迷你 MD 版《太空战斗机》的移植,他的真名叫做小西秀树,是一位经营着个人诊所的医生,移植游戏纯凭自己的兴趣。但正因为他杰出的成果,让 M2 看到了移植的可行性。

为了给迷你 MD 增加一款能够与任天堂迷你 SFC 名作《星际火狐2》相抗衡的作品,工作室便联系 Taito,决定以小西的同人版本为基础进行修正优化,将《太空战斗机》正式搬上迷你 MD。期间小西秀树一直与 M2、世嘉和 Taito 的开发者沟通,几方共同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这款精彩绝伦的作品。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迷你 MD 版《太空战斗机》的移植度极高,游戏使用了相当于 32 MB 的大容量 ROM,将 PCE 版的 26 个 Boss 尽数收录其中。声音方面虽然比不上 CD-ROM 音源,但音乐的还原度也到了几近乱真的程度,只有音效退居次席,显得有点含糊不清,但想到这竟然是一款 MD 游戏,依然让人十分感动。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下一页:更多内容

以末期名作为重心,非同一般的游戏阵容

虽然迷你 MD 是面向全世界销售的主机,但可以看出世嘉这次还是有些“偏心”的。日版主机从一开始就是世嘉的首要目标,甚至在去年最早的计划里只有日版主机,而这次也只有日版主机有专门的发布活动,由世嘉的负责人宫崎浩幸和奥城洋辅两位 MD 专家,一款一款分批公布游戏阵容。由此可见,迷你 MD 的游戏阵容是受到最大限度重视的,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其实,几乎在每一代的家用游戏机上,从索尼 PS2 开始直到任天堂 Switch,玩家们几乎都能找到世嘉推出过的各种 MD 游戏合集。按理说这次的迷你 MD 复刻沿用这些合集的游戏阵容也未尝不可。不过,这些合集虽然游戏数量够多,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系列作往往被打包收录,比如《刺猬索尼克》系列收录了123SK,有时甚至包括那个雷作《索尼克3D》。这导致每次 MD 游戏合集的列表都是雷同的,让人看了想吐。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这次日版迷你 MD 推出,世嘉首先定下一个规矩,每个系列只收录一款作品,以确保整个游戏阵容丰富多彩,类型多样,最大限度体现出 MD 的魅力。本次收录游戏中不仅包括了以往缺席合集的两款科乐美名作——《恶魔城 血族》(日版名吸血鬼杀手)《魂斗罗:铁血兵团》,就连笔者曾经认为绝对没戏的《幽游白书:魔强统一战》也搞定了版权问题。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可能有些玩家已经看出来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作品都是日版 MD 生命周期末期推出的,在日本都谈不上有多知名,但也正是由于诞生于主机末期,游戏的制作水准有了相当显著的提升。虽然彼时 MD 已经在日本很少进行宣传,许多作品默默无闻,但品质却都十分出众。不难看出世嘉这次不仅要打造一个玩家们耳熟能详的 MD 游戏列表,更承载着向大众重新推荐当年被埋没的名作的重任。而在这些作品中,笔者特别要向各位推荐几款。

《联合前线》——世嘉、1994、战棋(仅日版迷你 MD 收录)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这款游戏乍一看很像科幻版的大战略,现代兵器加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很容易让人望而生畏。但实际上游戏系统十分简化,没有收入,没有生产,每一关都是固定的单位作战,还有不少有性格、有背景的角色登场。丰富的故事性加上画师未弥纯的帅气角色,从军宅气的大战略变成了日系硬派 SF 风格,玩起来格外有种爽快感。与其说本作是一款严肃的战略游戏,不如说更接近于 SRPG。

也正因如此,游戏整体节奏比一般的 SRPG 显得更加拖沓,敌方 AI 也有很多问题。但不错的战斗演出,动感十足的音乐,大手监修的剧本,都让游戏充满魅力,可以作为此类游戏的入门作品轻松游玩。

《雪人兄弟》——Toaplan、1993、平台动作(日版、亚版收录)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雪人兄弟》是一款在日本非常不出名,但对国内经常光顾街机厅的老一代玩家来说绝对不会陌生的作品。两名玩家可以分别操作两位雪人尼克与汤姆,向敌人投出雪球封住其行动,再做成大雪球将其踢出去,在关卡中滚动,消灭沿路的敌人。这是一款兼具动作性和战术性,融合了益智与解谜技巧的游戏,还能双打,是笔者心中被选中的游戏里最具点睛的一笔。

《雪人兄弟》的关卡设置在一个固定的场景里,有点类似于初代《泡泡龙》,尼克与汤姆用雪球扫到敌人,还会掉下升级道具,可以加强雪球距离和威力。打通一定数量关卡后还有 Boss 战,是很适合与朋友一起静下心来游玩的良作。

《益智&动作 肥瘦大盗》——世嘉、1994、派对游戏(日版、亚版收录)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想要发挥 MD 四人分插的功能?除了《幽游白书:魔强统一战》,这款《肥瘦大盗》也值得向来家里开趴的朋友推荐的力作。这款游戏收录了许多短时间竞赛的小游戏,有掐秒表,连打气球,抓住忍者、算正方体等等,玩法从锻炼手速,动态视力,观察力到几何想象等不一而足,不到一分钟就能换一种玩法。热闹又不腻。

就算是一个人玩也不会无聊,游戏准备了难度阶梯,有点像日后玩《瓦里奥制造》那种快节奏的小游戏一样,要一币通关也很有挑战。

最后的迷你MD检定,到底适合谁来购入?

迷你 MD 究竟玩起来如何?如果要笔者打个分的话,日版迷你 MD 可以到达 8.5 分的水准。原因主要就在于上文所说的游戏阵容,DF 评测时也曾将游戏的选择作为主要的加分点。其次,主机本身外型还原度很高,包装盒也贴近当时的原版主机包装,拿来对比相当精致。

至于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成本缘故,游戏的模拟度虽然不错,音乐也处理得很好,但依然存在一些输入延迟的问题。不过就笔者亲身体验下来,与好友玩了几局《雪人兄弟》和《怒之铁拳2》之后,并未感觉特别严重,操作还是很流畅的。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日版与亚版的迷你 MD 都采用了六键手柄,这款手柄本身手感扎实。但是,按键手感与真正的 MD 主机的六键手柄还是有差异的。迷你 MD 的手柄按键更加柔软,尤其方向键键程更短,给人一种更加舒服的感觉,玩格斗,玩动作游戏都没问题。但无论是操作菜单,还是玩《联合前线》这样的战棋游戏,有时会出现由于方向过于灵敏导致移动两格的情况。不过综合来看,手柄依然是加分项。

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16 位机——迷你 MD 全解析

最后,迷你MD适合哪些人?除了狂热的世嘉粉丝之外,我想下列人群仅供参考:

1、不了解那个时代,或这款主机的人

迷你 MD 对你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体验。精美的模型包装到位,42 款游戏数量够多,有大众的,有小众的,有早期的,有末期的。有脍炙人口的,也有传说中的幻之名作。一台小小的机器,就能让你领略这台黑色主机不羁的个性。

2、想收藏那个游戏……但是价格……

世嘉初代 MD 的中古游戏,在日本突出一个“贵”字。因为无论是主机和软件,当年在日本都属于小众,总共 400 万不到的硬件普及率,流向中古市场的卡带数量自然也比较稀少。有些作品当年在 MD 玩家当中都不算出名,日后口碑却起来了,中古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比如这次收录的日版《漫画地带》,在日本的中古价格已经飙到十几万日元,《武者雅士达》中古也破了5万日元大关,要收藏这些 MD 名作负担不小。而迷你 MD 收录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高价作品,无论是为了玩还是作为收藏名作的手段,都是不错的选择。

3、小时候玩过的那款游戏……

MD 虽然在日本说不上流行,但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到后期的国内,也算是比较火爆的游戏机,这也导致许多国人喜爱的游戏在日本都属于小众,所以很难被复刻,也不容易补票。这次迷你 MD 就不一样了,不仅有《魔强统一战》这个当年国内最火的 MD 游戏,《恐龙兄弟2》这种到了互联网时代依然有玩家津津乐道的作品也收录了。MD 版《梦幻模拟战2》,这个不用多说,也收录了。《战斗传说》、《联合前线》等作品,对国内 MD 玩家来说其实都不算陌生,且都是过去的 MD 游戏合集未曾收录过的,这次买台迷你 MD,也算是给自己的童年一个交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