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有個清代考院,經百年風雨依然保存完好,再現科舉考試原貌


在今天,考試是我們改變人生命運的手段之一,就算不參加高考,在其他地方也許依然可以出人頭地實現夢想。而在古代,科舉考試是選拔官員的一種唯一制度,也是古代貧窮人家入仕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就在陝西蒲城,有個清代考院博物館,在這裡,百年前的建築依然保存完好,這裡也再現了科舉考試的原貌,向我們揭開了清代考試的“神秘”面紗。

清代考院博物館位於陝西渭南蒲城縣城關鎮東槐院巷裡。這個地方對很多陝西人來說可能都不知道,我也是在下高速看指示牌時才知道這個地方的。抱著好奇心跟著導航來到了這裡,門口由於下雨積了一灘很大的水,考院的清式建築也於兩邊正在拆遷的現代工地有些違和。

蒲城考院博物館是陝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光緒十七年,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博物館也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童生考試場所。門口擺放著很多拴馬石,不知道是以前保存下來的還是後來新建的。


考院收取門票20元,不貴。和門口破敗積水的小巷相比,進了考院彷彿進了鄰家庭院一般,非常古樸,因為景點比較小眾,幾乎沒有遊客,雨後的青石板路上又安靜又幹淨。整個考院座北朝南,典型的對稱式建築,結構非常嚴謹,佈局也很合理。

在剛進考院的第一個門上有一塊匾額,上書“天開文運”,意思是上天給予了讀書人升官的機會。歷經百年風雨的蒲城考院依然保存完好,建築功能很完善,包括門廳、考舍、官廳等70餘間房子,整體建築古樸高雅。考院的前身是個民居,是由當時蒲城知縣張榮升自己掏錢買下住宅以後修建成考場的,以解決當年同州府考生每次考試時都要搭建棚子的不便。在平時不考試的時候,這裡也是上級巡撫視察蒲城時休息的地方。

在整個考院最前面是這裡最重要的建築,由24間考舍組成的文考區,不過這裡已經變成了科舉考試的博物館,館內收藏和展覽著當時各種和考試有關的文物和文獻資料。


在100多年前,全國各地的童生都來到這裡尋求夢想,他們或步行、或坐轎子、或騎馬,帶著一點乾糧和幾本書籍來到這裡考試,以求改變自己的人生。博物館裡的文獻資料非常多,如果你喜歡讀歷史的話在這裡能仔細看一兩個小時,最有意思的是,這裡還有古代考生如何作弊的展覽,有興趣的話可以來看看。

穿過“文考區”的一道圓形拱門,就來到了倫秀堂,也就是考院的“武考區”,這裡是古代武生進行軍事理論考試的地方。清朝都是遊牧出身,本身是靠武力征服的明朝,所以清朝尚武,武舉考試也是清代考試的重要環節,當時民間幾乎家家都在習武,以求考試有個好成績。

繼續穿過武考區,在整個博物館的最北邊是這裡的第四個院落-官廳,東西由10間房構成,環境非常優美,這裡是當時的監考官下塌休息的之地。從這裡再向北可以出博物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出去以後再進來就要買票了。


在公元605年,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創造了科舉制度。雖然科舉考試的弊大於利,但是一千多年來,科舉考試為國家選拔了大量的人才,使很多貧窮的讀書人獲得了進入社會上層的機會,也獲得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保存完好的考院承載了我國千年考試的歷史縮影,鴉片戰爭爆發後,洋槍大炮打敗了武舉考試的舞刀弄槍,隨著清朝封建社會的沒落,科舉考試在光緒三十二年被徹底廢除。慶幸的是,這座考院沒有退出歷史舞臺,也沒有被拆掉,依然完好的保存至今,向我們靜靜的訴說著那段科舉考試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