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11月的最後一天,司法部終於公佈了法考主觀題成績。


小編很開心,看到微博、朋友圈漫山遍野的喜報,比如這樣的: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以及這樣的: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不過,考慮到“倖存者偏差”,許多在法考中折戟的同學可能默默地承受了痛苦,而沒有聲張。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對於法科生來說,過了法考值得恭喜,因為就業選擇面從此變得更寬。沒過法考則麻煩一些,而且根據教育部公佈的報考數據和近年來通過率的計算,沒過法考的會有超過50萬人。


沒過法考就一無是處了嗎?條條大路通羅馬結果我們居然隔著一片海?


所以小編本著治病救人的思想,給沒過的同學做了攻略,請大家一定看完再上天台好嗎?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方案一:考研、申請JD或者LLM


相信許多法學生,都是法考和考研一起準備的。法考與考研至少超過一半的知識點是一樣的,可以無縫銜接。


考研的好處不用多講,得到更高的學歷、爭取更多的時間,都可以讓你在畢業後就業有更好的歸宿。


俗話說否極泰來,在法考中失利的同學,也許考研會更好運。考研成功後,法考的遺憾也可以慢慢彌補。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國內戰場失利,還可以轉戰海外戰場。申請JD或者LLM是一個比較好的路子。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有同學問,法考都過不了還能申請JD或者LLM?實際上,申請JD和LLM只與在校成績和LSAT、託福等考試成績相關,法考過不過完全不影響。


在校成績很好,但是在法考時發揮不佳,也有這種情況。


拿赴美讀JD來說,許多同學畢業後可以直接就職於紐約、芝加哥、DC、波士頓和西海岸的頂級律所,拿到工作簽證的機會也不小。


讀JD或者LLM的同學如果決心在海外就業,沒有通過法考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讀完JD或者LLM,打算未來回國發展,海外求學經歷以及海外工作經驗也可以幫助你進入一個較好的平臺。除了進入外所工作,國內一些一流律所,比如海問、方達等,招募海外人才時主要注重綜合素質,對是否通過司法考試、有無中國律師資格會放寬要求。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小編就認識一位同學,讀法本時錯過了司考,後來選擇去美國讀LLM,2018年回國參加法考又沒過,但是憑著高學歷和豐富的律所實習經驗,最終拿到了一家一流內資所的offer。


方案二:考公務員或者法檢機關的聘用崗位


法學專業考公務員有天然的優勢,不管有沒有過法考。


以河北省為例,2019年省考近3000個崗位中,有1099個需求法學類人才,除去法檢等部分需要通過法考的崗位,還有大量崗位可供沒過法考的法學生選擇。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此外,公檢法機關還存在大量聘用制的工作人員,比如聘用制書記員、行政人員等,這些崗位一般也不需要通過法考(有的甚至連法學專業都不要求)。


法科生可以選擇這些崗位,先進入公檢法機關,熟悉司法工作,在司法實務的薰陶下,再徐圖進益。


實際上,公檢法的聘用人員通過司法考試已經不是新聞了。比如,2017年的國家司法考試中,濟南市檢察院計財處的一名年近40歲的司機通過了司法考試,他的法學專科和本科學歷也是在檢察院學習獲得的。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根據小編了解,公檢法機關作為國家法律機關,一般非常強調隊伍建設,鼓勵本單位人員參加司法考試,甚至可以申請專門的假期。


有這個想法的,建議挑選人才相對匱乏的基層公檢法機關任職,批下來的假期會相對長一些,最長可以到3個月。


要提醒的是,公檢法機關的聘用人員待遇相對較低。安徽省某地級市法院一名法官跟小編爆料,他們的聘用制書記員的工資為2000元左右,那啥,洗碗工都每月3000元……


如果你把聘用崗位作為一個跳板,最終的目的是做律師或者做公務員,必須說這個跳板有點簡陋……


方案三:公司法務、法律科技公司


公司法務有許多不同種類,最多的是製造業和快消企業。


法務的主要工作可以簡單理解為審合同,比如採購合同,或是解決勞動糾紛,處理勞動合同等,對於法考的要求不高。


還有一些銀行和金融企業,通過司考是加分項,沒有通過法考也不會是太大的障礙。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但是,從當前法律服務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趨勢來看,法務要做到主管、總監的位置,仍然需要通過法考。此外,一些大公司對學歷和工作經驗有較高要求。


至於法律科技公司,天同的無訟、金杜的理脈都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法律科技公司以發展技術為主,但也需要專業的法學人才。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此外,在法律科技公司工作,也可以使有志於進一步發展的同學瞭解法律圈最新的技術手段,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


方案四:gap一年,繼續奮鬥


對法考實在有執念的,也可以選擇gap一年。


但必須要考慮的是,gap一年的成本是相當大的,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小編不推薦。


首先,大部分機關和企業(比如國企、金融行業)的招錄都要求應屆畢業生,gap一年會失去一大部分可選的崗位。


其次,gap有風險。法考不像高考,復讀一年把成績拔一拔,擇木而棲見好就收。法考分數線就擺在那裡,管你聞雞起舞臥薪嚐膽,分數不夠就是不行。加上中國法治進程進入快車道,一年修四五個法家常便飯,gap意味著重修而不是補漏,風險就更大了。


比如下面這位,gap一年成績不升反降,找誰說理去?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最重要的,也是許多同學意識不到重要性的,是經濟成本。


gap一年是脫離高校的一年,吃喝拉撒都在家,既不創收,還因為要專注學習不能分擔家庭事務而增加家庭的負擔。有些父母不在身邊的或者經濟早已獨立的就更困難了。


小編認識一位參加工作三年後離職考研的朋友,不到一年時間,基本把三年積蓄全部花完,又不得不重新做起兼職,兼職又影響了複習,目前仍在惡性循環中。


方案五:改行!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以“飛雪連天射白鹿”流芳於世的金庸,同學們知道他是法學專業的嗎?


1948年,金庸在東吳法學院讀國際法,曾寫過一篇《日本賠償問題》的法學論文。後來香港迴歸時,金庸還擔任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事實證明,讀法學要改行寫文章真的是天賦異稟。詩人徐志摩、海子都是法學專業畢業,然後改行寫詩。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畢業於法律系,還曾在律所實習。


跨度再大一點也不是不可能。


央視名嘴撒貝寧是法學碩士,演講、辯論高手詹青雲、許吉如都是法學專業高材生,臺灣女明星張鈞甯也是法學碩士。說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家笛卡爾、發明“費馬大定理”的業餘數學家費馬也是法學出身。


值得一提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卡爾·馬克思本科也是學法的,連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學法律,最終連法學學位都沒拿到,遑論通過德國的法律國家考試了。


50萬法考落榜生,最後會去哪裡?


所以說,學不好法學考不過法考並不可恥,找到自己真正擅長的東西,發掘自己法學以外的潛力,沒準法考沒過會成為你登上人生巔峰的一個契機。


成功或者失敗,法考都只是一個起點,加油吧,同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