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海綿城市建設設計單位可“自評”,作假者將不能再在漢接項目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5日訊(記者王亞欣 見習記者胡維佳)

日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武漢市對建設工程項目海綿城市部分將正式採取“自評式”快速審查模式,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武漢海綿城市建設設計單位可“自評”,作假者將不能再在漢接項目

(圖為海綿城市典型做法——生態旱溪 劉昌攝)

武漢市於2015年獲得國家海綿城市試點資格,並於2016年6月出臺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相關文件,先於國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之前提出建立“自評+抽查”的快速審查模式,經前期試行,目前將在全市海綿城市新建項目中實施。

“採用‘自評式’審查不會放鬆標準,而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規劃部門將為該類項目上兩道保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解釋,兩道保險分別是設計方案批後抽查和工程項目建後核實的保障措施,以此確保工程質量無虞。

更為嚴厲的措施是,若存在設計單位自評作假,該項目涉及的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將同時被納入全市建設工程海綿城市部分規劃管控誠信體系,多次失信將直接被納入黑名單,失去在漢承接項目的資格。同時,項目建成後,市局有關部門還將對項目建設情況進行“規劃體檢”,若建設單位未按批後方案建設將無法通過核實。

據瞭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對武漢市50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進行了抽查,並對其中5個不達標項目進行了通報,責令其全面整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