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五年的時間在歷史長河中只是驚鴻一瞥,

但在一座城市的發展史上卻寫下非同尋常、濃墨重彩的一頁 。

“希望江蘇的同志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光榮使命,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提出殷切希望。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山水城林的南京。南京日報記者 董家訓 攝


南京作為省會城市,肩負著踐行使命擔當走在前列的重任。

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五年來,南京砥礪前行,一以貫之。

這是貫徹新理念的五年

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南京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對標對錶,創新實幹,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落地生根,把總書記親手擘畫的“強富美高”藍圖變為南京大地上的生動實踐。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這是煥發新動能的五年

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創新名城建設加快推進,科創優勢充分彰顯,人才要素不斷匯聚,有力推動著產業上水平、城市增活力,全市GDP增速連續10個季度保持在8%以上,穩居全省和東部地區GDP超萬億元城市之首。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河西金融城。南京日報記者 馮芃 攝

這是展現新氣象的五年

拉開江南江北全域發展框架,加快推進江北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河西新城、紫東地區等功能板塊建設,融入長三角、輻射都市圈、對接“一帶一路”…… 南京更大力度實施綜合改革,更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城市綜合實力和首位度顯著提升。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南京日報記者 姚強 馮芃 攝


時間印證成就,時間銘記初心。奮進新時代,勇向潮頭立,南京書寫著“強富美高”的時代答卷。


1、謀篇佈局,推動總書記諄諄囑託在南京落地


鏡頭拉回到5年前。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殷切囑託,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推動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五個方面邁上新臺階。

總書記的諄諄囑託,為南京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南京城。南京日報記者 董家訓 攝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南京和全國一樣,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2014年,全市經濟總量接近9000億元。站上新的起點上,南京也面臨著一系列“現實之問”: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如何在區域發展競相趕超的壓力下,加快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如何發揮科教大市資源優勢,搶佔創新發展先機?如何破解體制機制深層次瓶頸,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突出問題,釋放高質量發展更強動能?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擔負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光榮使命,南京必須拿出責無旁貸的歷史擔當,展現創新實幹的嶄新作為。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國家級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資料圖片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將總書記囑託作為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政治任務,作為引領新時代新發展、激勵新擔當新作為的行動指南。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指出,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必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把總書記重要指示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總綱領總方略;必須以更強的對標意識,率先檢視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情況;必須以更實的擔當作為,持續推動總書記諄諄囑託在南京落地落實、取得更大成效。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中國(南京)軟件谷。南京日報記者 姚強 馮芃 攝

以總書記諄諄囑託為遵循,一項項謀長遠的重大決策先後制定出臺、一個個打基礎的重大部署陸續推動實施,“強富美高”的目標細化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在南京大地上逐項落實 :

經濟強

緊抓發展第一要務,以創新為動力,以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構建“4+4+1”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百姓富

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和良好環境,大力推動城鄉居民更高水平就業,人民群眾生活更富裕“口袋”更厚實,普遍享受到標準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南部新城醫療中心。南京日報記者 姚強 徐琦 攝

環境美

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彰顯城市特色、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路徑,作為惠民生、促和諧的重要載體,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綠色發展水平逐年提高。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濱江風光帶綠道。市園林局供圖

文明程度高

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實施公共文明引導工程,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天下文樞牌坊。秦淮區委宣傳部供圖

2、找準關鍵,統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藍圖繪就,重在落實。五年來,南京踐行總書記囑託,緊盯關鍵領域,找準關鍵抓手,出臺關鍵舉措,朝著“強富美高”目標奮力前行。


——找準關鍵抓落實,謀定而後動,下好“先手棋”

“五年、十年、二十年後,南京拿什麼參與國內外競爭?”2018年1月3日,南京開了個一竿子插到底的“創新名城建設大會”。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提出的這一問題引人深思。

南京科教資源豐富,蘊藏著創新發展巨大能量,答案,就在創新兩個字中。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兩落地、一融合”高校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推進“兩落地一融合”工程,2018年和2019年,市委“一號文件”連續兩年都聚焦“創新名城建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鼓勵扶持創新舉措。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良好創新生態吸引著高端創新要素向南京集聚。今年9月,劍橋大學首次在英國境外設立合作研究機構,也是迄今劍橋大學在中國唯一冠名的科技創新中心落戶南京。劍橋大學校長斯蒂芬·託普說,“非常深刻地感受到南京市委市政府在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醫療健康產業方面的決心,選擇和南京攜手共建,期待能帶來偉大成果。”

濃厚的雙創氛圍激發著企業人才創造財富的熱情,南京市獨角獸、瞪羚企業俱樂部召集人,五星控股董事長汪建國說,“南京創業創新的氛圍很濃,政府搭建了優質的服務平臺,給敢於創業願意創新的人提供了良好機遇。”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去年4月,我市舉行創未來•江河匯聚•南京市獨角獸、瞪羚企業發佈會。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以創新創業為帶動,南京打開了推動產業升級、加快富民增收、激發市場活力的“總開關”,為經濟發展集聚更強的創新動能。


——系統思維抓落實,統籌推進、步步為營

12月6日,2019南京地標產業推介會在北京舉行。總投資超千億元的39個重點招商項目同時簽約。比項目簽約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招商突破年”的壓軸活動,標誌著南京全年招商突破目標的全面完成。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12月6日,南京地標產業(北京)推介會舉行。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經濟要發展,項目是支撐,招商是關鍵”,按照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南京市委市政府將今年專門確定為“招商突破年”,明確全年簽約項目投資總額要達到9200億元,實際利用內資要達到1500億元,合同利用外資120億美元以上,實際使用外資要達到40億美元。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全市投資促進工作暨招商突破年推進會。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在項目用腳投票的今天,招商早已不是比優惠、拼政策。近年來,南京重視為產業發展度身打造“適宜氣候”:梳理自身產業優勢,出臺“4+4+1”主導產業體系發展規劃,制定打造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五個地標產業一系列行動計劃。產業鏈條的不斷完善,產業高峰的加速崛起,特別是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形成了重大項目無法拒絕的吸引力。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南京生物醫藥谷。通訊員 吳燕 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韓立明專題調研營商環境建設時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要以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進一步推進公正監管、進一步做到簡政便民、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投資興業信心、進一步完善制度法規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敢於觸及矛盾、揭短亮醜,更大力度改進政務服務、更高標準改善用戶體驗,確保各項政策舉措更務實、更精準、更有效,讓優良營商環境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出臺優化營商環境100條、啟動實施政務服務“寧滿意”工程,全面推廣“不見面審批”、預審代辦制等舉措,打造全國最優營商環境示範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正是環環相扣、系統推進的政策設計、改革舉措為項目簽約落地、發展提速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以點帶面抓落實,全力以赴增創優勢、補齊短板

六合、高淳位於南京南北兩端,曾是南京版圖中經濟發展薄弱的短板。貫徹協調發展理念,在市域大棋局上謀篇佈局因勢落子,今年,市委市政府專門制定支持六合高淳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明確將南北兩端高質量發展作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所在、作為南京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傳導區域和戰略支點,通過南北兩端跨越,提升高水平小康“成色”;通過南北兩極塑造,推動城市首位度提升。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開重點支持六合高淳加快高質量發展動員部署會。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重點工作重點抓,南京全力以赴,從兩減六治三提升、水環境整治提升、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到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城市國際化,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狠抓工作落實的鮮明導向,堅持重點工作重點抓、系統工程系統幹、創新文章創新做,建立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先後成立八個推進辦,對全市八方面重點工作進行專班推進,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推動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3、聚力攻堅,啃下改革發展一批“硬骨頭”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魅力濱江。浦口區供圖

要發展就有難題,要改革就有險阻,面對風險挑戰,南京保持定力,戮力攻堅,敢打攻堅戰,啃下“硬骨頭”。

保護生態環境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的重中之重,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南京全力以赴。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新濟洲全景。通訊員 單維亮 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為守護一江碧水,南京全面落實“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要求,出臺實施濱江生態環境保護要點和南京長江岸線保護辦法,開展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等專項行動,積極創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今年,南京浦口十里造船帶打響江岸保衛戰,整治拆除沿岸37家船企,長江北岸浦口段岸線重新披上“綠裝”。

針對城市河道水環境汙染,南京實施鐵腕治理,制定了市主要領導聯繫掛鉤推進國考省考河道斷面治理機制,定期督辦會辦。去年初,金川河寶塔橋斷面的氨氮濃度還高達12.3毫克/升。經過持續深入治理,水汙染濃度從兩位數不斷腰斬,直到完成原來看似難以完成的任務,金川河治理交出了一份階段性成績單。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金川河打造的“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生態示範段河道亮相。南京日報記者 崔曉 攝

今年1—9月,全市22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優於Ⅲ類水比例由去年同期的81.8%提高到100%,位列全省第一,7條省控入江支流水質全部達標。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秦淮區悅華洪武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銀髮午餐點。南京日報記者 馮芃 攝

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市民百姓是受益者也是評判者。民生問題面廣量大,針對老百姓身邊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南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積極回應群眾所需、所想、所盼,每年重點抓一批覆蓋面廣、帶動群體多、群眾獲得感強的民生實事。僅今年,南京就確定了新建成幼兒園30所、新增學位1萬個,推進解決老小區停車難,實現主城區養老助餐點社區全覆蓋等十大類28件民生實事,在解難題、辦實事中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新建成的江北新區鼓樓幼兒園江北分園。南京日報記者 徐琦 攝

解決一批難事,打造一批率先,近年來,南京民生保障工作率先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實現養老、醫療保險制度的全覆蓋,率先實現被徵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率先建立社會保障標準聯動調整機制,率先構建投資項目就業評估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率先對優質的社會辦醫機構給予專項獎勵,率先實施老年人免費照護“喘息”服務等。社會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制約全市民生工作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切實破解。


4、扛起使命,“強富美高”新南京展現現實模樣

季節流轉,日升月落,時間以它獨特的筆觸,記載著城市走過的不凡歷程。

從2014年經濟總量不到9000億元,到2016年首次超萬億元,再到去年達1.28萬億元,南京城市綜合實力不斷躍升,去年位居副省級城市第6位、全國第11位。今年以來增速繼續穩居全省和東部地區GDP超萬億元城市第一。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最新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南京經濟競爭力在全球1006個城市中排名第42位、在291箇中國城市中列第7位,排名持續提升。南京的核心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中國東部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特大城市和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的中心城市。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揚子江新金融示範區項目。南京日報記者 馮芃 攝

城市經濟不斷髮展帶來的是百姓生活“水漲船高”,今年前三季度,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95元,增長9%。12月2日,江蘇省統計局發佈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是南京,達106100元,這也是南京平均工資首次突破10萬元。

“創新名城”不斷迸發新的活力,“美麗古都”也彰顯著獨特的魅力。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千載秦淮,文脈悠長,一幅《南都繁會圖》畫不盡金陵繁盛。今天的南京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倍加珍視歷史文化保護,採取有形、無形的方式,推動文脈傳承。山水城林掩映中,明城牆、秦淮河、夫子廟、中山陵形成一系列相互聯繫流動的旅遊線,體現古都風貌的整體效應和歷史氛圍。老東門、頤和路等歷史風貌區盡顯城市獨特風情,成為市民遊客“網紅打卡地”。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遊人在夫子廟觀賞秦淮夜景。南京日報記者 董家訓 攝

美麗古都體現在歷史人文的底蘊中,體現在藍天碧水的生態中,體現在“南北田園”的鄉村中,也體現在獨具特色的文化中。

雨花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最集中的殉難地。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期間指出,在雨花臺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們的事蹟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要用好用活這些豐富的黨史資源,使之成為激勵人民不斷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升級後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南京日報記者 董家訓 攝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推動出臺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專項規劃,組建雨花臺幹部學院、雨花臺紅色文化研究院,深入挖掘提煉雨花英烈精神的時代內涵,把豐富的黨史資源作為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用好用活,使雨花英烈精神成為新時代教育幹部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南京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大力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幸福感、獲得感。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博物館(紀念館)101家、影院112家、農家書屋441家,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2934平方米。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江蘇大劇院。南京日報記者 丁劼 攝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爭做標杆,在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率先探索,在落實“強富美高”要求中走在前列——牢記總書記囑託,南京將繼續扛起“三大使命”,樹立強烈的答卷意識、對標意識、爭先意識,以“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更加豐碩的成果,充分展現“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的現實模樣。

(紫金山觀察:南京日報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時政公號)


總書記的囑託,南京落實得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