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穿“綠鞋”上市 有投資者開盤就跑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梅丹

“開盤我就賣了。”今天上午,郵儲銀行(證券簡稱“郵儲銀行”,證券代碼“601658”)在A股上市。新股上市高開後,一位投資人火速以5.61元和5.58元的成交價分別賣出了2000股和1000股。“開盤就跑”成為了近期銀行打新者的習慣動作。

鑑於近期幾隻銀行股破發頻頻,不少投資者都等著看郵儲銀行上演“好戲”。但是,就今天上午郵儲銀行的表現來看,“好戲”並未上場。郵儲銀行發行價為5.5元/股,開盤價為5.6元,上午最低價為5.53元,最高價為5.65元。

郵儲銀行今天上午的股價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穩。這與郵儲銀行採取的一系列護航措施脫不開關係。

邮储银行穿“绿鞋”上市 有投资者开盘就跑

最大亮點:引入“綠鞋”機制

與其他銀行IPO相比,郵儲銀行新股上市最大的亮點在於啟動了“綠鞋”機制。何為“綠鞋”機制?這意味著在郵儲銀行新股上市後30天的後市穩定期內,如果股價因市場波動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承銷商將從市場上買入股票,穩定二級市場。這一機讓郵儲銀行套上了一層短期內遠離破發的保護罩。

事實上,郵儲銀行並不是第一家“穿著綠鞋”IPO的銀行。早在2006年工行上市、2010年農行上市和光大銀行上市期間,均啟動了“綠鞋”機制,且在這期間,三家銀行的股價表現良好,平均股價漲幅超過了10%。

有了這三家銀行的先例,郵儲銀行在“綠鞋”機制的行駛期內,股價或也可期。

“郵儲綠鞋機制最高有43億資金,相對於167億的流通盤,確實有一定支撐力度。另一方面綠鞋的存在,對市場的信心也是一種提振,人們能感到一隻無形的手在發行價以下託底。”喜詩投資工作室創始人章聖冶表示,“綠鞋機制只是在破發情況下的一種價格保護,能貢獻一些買入資金,但在今天高開的情況下,綠鞋就按兵不動了。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建議不要過度關注綠鞋,還是應以基本面出發進行分析。”

四大行三桶油加持 大股東擇機增持

郵儲銀行在公告新股上市的同時,也宣佈大股東25億元增持計劃。

公告顯示,控股股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計劃自 2019年12月10日起十二個月內擇機增持本行股份,增持金額不少於25億元,本次增持未設置價格區間,郵政集團將根據本行股票價格波動情況,逐步實施增持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郵儲銀行控股股東擬增持金額不少於 25 億元,規模之大為近年來A股市場少見。

同時,郵儲銀行的投資者陣容也堪稱豪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國有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等“三桶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及山東、北京、湖南等各省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計劃均參與了本次郵儲銀行A股IPO。另外,多家保險系旗下資管公司、證券公司、地方國有投資平臺等也紛紛現身。

郵儲銀行後市:觀點不一

郵儲銀行在今年可謂是“喜事連連”,今年年初,銀保監會將郵儲銀行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與工農中建交同列,頂著“第六大國有行”的稱號,郵儲銀行在今年年末又登上了A股市場。

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郵儲銀行淨利潤543.44億元,同比增長16.33%,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每股淨資產達5.71元,較上年末進一步提升0.45元。與此同時,郵儲銀行持續保持優異的資產質量,截至2019年9月末,不良貸款率為0.83%,不到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撥備覆蓋率達391.10%,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

有分析人士從郵儲銀行的零售屬性,將其類比招行銀行和平安銀行,認為招行銀行和平安銀行的PB(平均市淨率)分別為1.60倍和1.16倍,郵儲銀行本次發行PB對應今年6月30日每股淨資產僅為1倍,以此類比,郵儲銀行估值和股價表現有望進一步提升。但章聖冶認為,郵儲銀行雖然在資產端較為傾向零售,這是一個亮點,但是低利率的房貸佔比較高,信用卡業務不完備,使得郵儲銀行在同業競爭中缺乏明顯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