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穩中求進”總基調引領經濟長期向好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務必要把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到各個方面,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在新的一年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更為精彩的答卷。

困難挑戰面前,成績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背景下,我國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前三季度6.2%的增速領跑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物價、就業、國際收支,四項宏觀經濟核心指標均總體平穩。

“穩”和“進”是互為條件,相輔相成的。“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進”是動力和手段,只有進才能持久牢固的穩。從戰略上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因此,我們要堅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發展變化,增強必勝信心,善於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從戰術上看,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運用好逆週期調節工具,真正做到防患未然、未雨綢繆。正基於此,無論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還是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都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念好“穩”字經,按經濟規律辦事,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實現穩中求進,目的在“進”,這就需要我們圍繞“六穩”工作,讓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著眼長遠,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讓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面向全球,讓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奮力推動新一輪高水平開放。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於當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強憂患意識,積極主動作為,切實真抓實幹,把部署化為行動,就一定能把“任務書”變為“成績單”。(金羊網 文/安子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