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早上,良叔站在書房窗前,天空略有陰霾,紅荔路依舊車來車往。

衝了一杯美式,敲下這行文字,開始這次最輕鬆的寫作。


文字有一種功能,能穿越時空。

當你看到這段文字時,也許在自家床頭,也許在應酬的飯局上,也許在加班回來的地鐵裡......


然而,無論你在哪裡,當你看到良叔的這段文字時,我們又一次相聚了。


最後一篇小隨,我想以漫談的形式開展。

聊東聊西,聊到哪裡是哪裡。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關於小隨



有一位作家朋友問我,寫小隨有沒有後悔?


只有同行才會問這個問題。

因為只有他們,才能體會這種不間斷輸出,意味著什麼。


我嘴硬,說,當然不後悔。

今天說句實話,我經常有後悔的時候。

甚至說,360天都想放棄。


當我寫到第5天時,就發現這個挑戰無比艱難。

因為我不僅僅是要輸出,還想有價值的輸出。


所以,即使千字的小隨,我也會想兩個問題:

對讀者有沒有價值?

我之前有沒有寫過?


這兩個問題,彙集成每天醒來的終極拷問:

今天寫什麼?

是的,“今天寫什麼”這個問題,我問了自己365遍。


有時真不知道寫什麼了,只能邊想,邊看書,一上午就過去了。

那種抓狂,你很難想象。


所以,路遠沒輕重,無論再小的一件事,你幹上一年,就足以懷疑人生。


小隨只帶給了我後悔嗎?

當然不是。

準確地講,我經常遊走在後悔和欣慰之間。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矛盾。

但是我們只有在矛盾中,才能體會什麼叫做自由意志。


我當然可以在第5天,隨便找個藉口,放棄小隨。

但那是對慵懶和畏難的妥協,那是對人性本能的縱容。


“後悔”的是一個我,“堅持”的是另一個我,我希望後者戰勝前者。

今天我終於可以略有自豪地說,看,“我”的確戰勝了“我”。


一路上,我當然不會忘記陪伴我的讀者。

是你們的留言和點贊,支撐了我到現在,避免無人喝彩的窘境。


由衷地向你們說一聲:

謝謝你們,良叔感謝你們一路的支持。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關於未來


我知道,你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小隨還寫不寫?

很抱歉,良叔不會再每天寫了。


雖然,我可以應付式的完成,甚至可以找槍手,但是這對不住大家,也終究會被察覺。


從更長遠的規則來講,我需要把專注力,聚焦在公眾號的頭條長文。

更優質的長文,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也能更快地擴散個人品牌。


而我熱愛寫作,也比較擅長。

以前僅僅玩票,而現在,我希望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我已經在逐步退出培訓和諮詢業務,也是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寫作上。

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多發人深省,有影響力的文章。


而對於我自己,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業上,則是莫大的幸福。


從目前的情況看,“良大師”這個公眾號,在“職場管理”領域,大概能排在前70。


要知道,這已經擊敗了70萬個公眾號,成為前0.01%。

然而,我卻不願止步於此。


就像《盜夢空間》中的那句經典臺詞:

既然要做夢,就做個大點的夢。



我的目標是:在3年內,進入公眾號百強。

這也秉承我一貫的風格,既然做了,就把它做好。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一個好消息是,某知名媒體風投機構,已經與我多次聯繫。

若不出意外,應該會達成合作。


當他們找到我時,我很驚訝,便問投資人,我這麼小的號,你們怎麼會看上?


對方說,他們老闆半年前看到我的小隨,於是告訴投資經理,如果我真堅持了365天,就找我談。


他說,一個號主如果有這麼大的定力,那麼投資他,應該也錯不到哪裡去。


你看,人生處處有驚喜。

有時就在漆黑前進路上的拐角處。


將來,我會形成一個“媒體矩陣”,孵化一些IP。

這樣就可以發揮我的兩個優勢:寫作管理


而整體運作,我會參考波士頓和麥肯錫,這些頂級諮詢公司的方法。

以合夥人的形式,打通利益共享模式,讓優秀的作者,享受公司成長的紅利。


內容創作方面,也會執行項目經理制,劃分領域,匹配資源,打造競爭壁壘......


細節不能詳盡,總之,就是以頂級諮詢公司的模式,來打造新媒體。


這也是投資人覺得最大的一個亮點。

因為目前還沒哪個媒體是這種模式。


我常年和諮詢公司混在一起,發現他們和媒體其實蠻像的,都沒有實業,都是以人為本,都是靠優秀人才的支撐。


只不過他們主要針對B端,而媒體主要針對C端。本質卻沒有什麼不同,既然如此,為何不能移植呢?

無論怎樣,這都是一次利大於弊的嘗試。


如果按照這種模式發展,我需要一些優秀的寫作者。

所以,如果您認識這樣的人,還請推薦給良叔。


只不過,良叔要求很高很高,我會優中選優,進行非常殘酷的篩選。


但是,一旦留下來,就會享受優厚的待遇,並設置層層晉升機制,直到成為“董事合夥人”。

(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合夥人制)



如果你熱愛寫作,有網感,並有成功的作品,大可來嘗試一下。


記得良叔的那句話嗎?

“管他孃的,試一下又不會死......”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讓我們回到小隨這件事上,雖然我不會每天寫,但有可能一時興起,隔三差五地寫那麼一篇。

所以,留點懸念給大家吧。


而且,如果有時間,我真的非常願意回答大家的問題。

如果合適,也會寫一篇小文給大家。


大家可以加我的私人微信號,還有300個名額。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一個是用於家人和朋友的,一共才1000多人,這個微信不公開,我還是比較在乎私域空間的;


另兩個微信,主要是生意合作伙伴、原同事,以及讀者們,一個已經加滿,以上是另一個。


所以,請大家相信,這個微信號就在我本人手中,不是助理或者其他人把持。


因為太忙,有時回覆很慢,或者顧不上回復。

但是,我已經盡最大能力,來為大家解答了。

尤其是那些對良叔一直支持的讀者,我絕對會有求必應。


公號後臺,可以看到讀者和我互動的歷史數據,我都讓助理給我做了統計。


經常在文章下面留言、點讚的老朋友,我必特別關照。你只需要做兩件事:

一是略有耐心;

二是要用同樣的名字,這樣我才知道是你。


我相信一句話:

真誠是通往真誠的橋樑。

我也想拿自己的真誠,換來各位的真誠。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關於道理


小隨講過很多道理,其實你有心總結一下,可能就那麼幾條。


所以,你需要記住良叔一句話:

知識很多,道理很少


知識,各行各業,數不勝數。

你在哪個行業,就力爭把ta精通。

這個屬於“法”的層面,沒什麼好講,只有磨練。


而道理,屬於“道”的層面,是通用的,是底層的東西。

然而,有用的道理真的很少。


李誕28歲時,看了很多書,經歷了很多事。

他突然意識到,人生的道理,就幾條,覺得很沒勁,於是變成了如今的樣子。


他悟性很高,良叔在35歲時,才發覺人類的智識真的很有限。

能貫穿人生始終的道理,也就那麼幾條。


這著實讓人很沮喪。

然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似乎也清爽很多。

較少的道理,也意味著你不需要接受太過複雜的理論,也能過得不錯。


如果讓我在這些僅有的道理中,再簡化一下,那麼我覺得兩個詞也足能概括:

理性和精進。


理性,是對抗人類本能的唯一武器。

而你想有點成就,就是要反本能。

所以這個武器怎麼可以丟?


作為一個理性的人,你要時刻保持自己的獨立意識。

這樣就不會受到群體的裹挾,也不會受到一些概念的侵擾。


這個世界很扯淡的一點是,會有各種聲音讓你放棄理性。

不知不覺中,你的思想已經成為別人的跑馬場。


關於這點,會涉及哲學,良叔不想講的複雜。

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

你是一個個體,就要以個體的角度思考,以最本源的姿勢與這個世界對接。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說白點,我認為一個個體,首先就要追求個體的幸福,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然後以漣漪的方式向外擴散,家人、朋友、組織、社會......


這就是我對理性人的定義。


你需要拋棄那些大而虛的東西,拋棄那些意識形態的爭端,拋棄無用的情緒......

只聚焦在能不能讓自己過好這件事上,那麼你的人生也會清爽很多。

當然,理性的人也會懂得什麼東西才是可靠的,那就是持續的精進。


這世界上一定有運氣這回事兒,不然你沒法解釋為什麼有人比馬雲口才好,比馬雲有魄力,比馬雲更勤奮,卻沒有孵化出阿里巴巴。


但是,請你相信,這個人一定不比一般人差。


宿命、運氣,絕對是人成就的第一作用力。

如果你出身在李嘉誠家,你不想優秀都不行。


因為整個環境,都在裹挾著你必須往前走。

所以,大富大貴是要靠命的,你我都很難成為那前10%的人。


但是,你反過來想,我們多數人也沒出生在窮困潦倒、上不起學的家庭中。

是的,命運沒把你丟到最後那10%的人中。


其實,你我都是80%的芸芸眾生。

你我也都拿不了滿分,但我們可以把80分當成滿分,這樣也能成為前20%的人。


最不濟爭取拿70分呢?

最怕你放棄了這種權利,甘願只拿20分,30分。


我們總說階層固化,可是很多人是先固化了自己。


你要說這個社會一點機會沒有,我不信。

至少你可以比你的同事做的出色一些,比你的同行做的出色一點,比昨天的你,做的出色一點......


這一點點出色的累計,足以讓你戰勝大多數人。


因為多數人都不擅於這種持續穩定的精進。

他們更擅長感慨命運的不公,他們更喜歡得過且過的安逸。


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交換的。

對於一個出身平平的人,唯有持續精進,用勤奮去兌換那些“幸運者”的起點。


作為烏龜,我們跑不過兔子。

但是我們可以跑過其他烏龜,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做的。


搞不好,你這勁頭,感動了幸運女神,把你變成忍者神龜,你不就徹底逆襲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關於人生


今天是小隨的最後一天,這365天似乎也是一段生命的濃縮。

因此必然面臨“成住壞空”。

就算再寫1000天,也難逃這種宿命。


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相聚只是一種偶然,離席才是一種常態。


良叔4歲時,掉進了一個糞池中,差點死掉,被路人救起。

兩隻眼睛被沼氣所傷,失明瞭。


我母親瘋狂地用各種眼藥水將我醫好,這是一個奇蹟。所以,我這條命和這雙眼睛都是撿回來的。


每每想到這些,再不能釋懷的事,也能風輕雲淡。


從概率的角度,你來到這世上,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比中六合彩的概率,還要低23.34億倍。


似乎每個人的命,都是白白撿回來的。

而且,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走向一個終點。

既然如此,這段路程就是我們唯一擁有的東西。


你可以哭著走完,也可以笑著走完,反正最後誰也逃不掉這個自然法則。


所以,別再為那點雞毛小事耿耿於懷,灑脫一點,大膽一點,激情一點,反正你我都是過客。


我們都坐在一個永不回頭的列車上,別因為終點的暗淡,而錯過一路的風景。


我們既要對生活的平淡飽含熱情,還要對生命的無常保持淡然。

這是用意志對抗虛無的唯一辦法。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我爺爺86歲時,他92歲高齡的姐姐來看他。

這位我應該叫做姑奶的人,身穿一身學生裝。

她已身患絕症,這次要去美國女兒家,從香港走,順便看望深圳的爺爺。


離別時,爺爺把她送到電梯口,突然忍不住哭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我才反應過來。

因為姑奶這一走,就是兩人的訣別。


爺爺哭的很傷心,姑奶本已進了電梯,又退了出來,拍著爺爺的肩,像撫摸一個孩子。


她面帶微笑,緩緩地說道:

“好了,好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我永遠記得那個場景,記得姑奶那份淡然的表情。

今天,我想把這份淡然也帶給大家。


感謝小隨讓我們相聚,即使分別,我們也不說遺憾。

畢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END-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深圳的夜景,送給各位,晚安。 ——攝於2019年12月5日


本文作者:良叔,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擴展鏈接,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