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讓群眾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方便看病 我市開出綜合“大處方”

兒童血液病和兒童惡性腫瘤救治難、優質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等問題是醫療衛生領域的“老大難”,事關百姓的就醫獲得感。

面對這些“痛點”和“難點”,近年來,市衛健委、市醫保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出綜合“大處方”,讓百姓在家門口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方便看病。

打通就醫“最後一公里”,讓患者在家門口看得好病

株洲|让群众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方便看病 我市开出综合“大处方”

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這不僅造成了群眾“看病難”,也阻礙了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如何讓各個層次的醫療機構發揮作用,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的“剛需者”?

“這個政策好,在家門口也能有市裡的專家為我們看病,既省錢又方便。”11月30日,在攸縣第三人民醫院,得知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的專家來此坐診,65歲的張修中趕緊掛了號。

從5月1日開始,每週的星期天,市中心醫院青委會都會選派3到5名科室業務骨幹到該院坐診或進行業務指導。

這樣的“牽手”並不只出現在攸縣,也不僅限於這兩家醫院。例如,市三三一醫院與白關鎮中心衛生院組建醫療集團;省直中醫院與雲龍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醫聯體……

“我市各醫療機構形成了‘大聯小、公聯私、城聯鄉、專科互相聯’的局面,優質醫療資源實現了貫通流動。”市衛健委主任張純良介紹,如今,在炎陵縣和攸縣的不少鄉鎮,“週三趕集到集市,週六趕集到醫院”成為在百姓間流傳的一句話。

為了打通百姓就醫“最後一公里”,我市還努力推動“空白村”衛生室建設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數據顯示,今年,11個“空白村”村衛生室全面完成建設。

10種兒童疾病被納入醫保,讓患兒看得起病

血友病、噬血細胞綜合徵、淋巴瘤、腎母細胞瘤……這些是兒童常見的血液病及惡性腫瘤疾病。由於其治療難度大、治療週期長、醫療費用高等,過去,患兒一家常常面臨家底被掏空的局面。

如何讓患兒既看得起病,又少走彎路?

12月6日,在市中心醫院門診5樓,新建的兒童血液病和兒童惡性腫瘤救治病房正在進行最後的掃尾工作。預計本月底,它將投入使用。這意味著,這類患兒今後在家門口也能看病,不再需要第一時間向上級醫院轉診,可大大降低醫療費用負擔。

除了提升相關疾病的救治能力,我市醫保部門也在積極釋放政策紅利。“目前,我市已將10種兒童血液病和兒童惡性腫瘤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市醫保局局長陳志鴻介紹,在此基礎上,他們還會主動聯繫患病兒童家屬,為其及時辦理社會保障卡,實現跨省異地直接結算。此外,增加了異地就醫備案途徑,患兒家屬可通過株洲醫保微信公眾號、電話、傳真、QQ郵箱等方式進行備案。

數據顯示,9至11月,我市已有253人次血液病及惡性腫瘤疾病患兒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優化就醫流程,讓患者方便看病

“現在不用來回跑,在一個地方就能辦好,真是方便。”12月6日,在市中心醫院一站式服務中心,不到3分鐘,市民劉女士就成功幫母親預約了胃鏡檢查。

這是全市醫療衛生系統首個一站式服務中心。目前,進駐該中心的有門診部、醫務科、床位預約中心、醫德醫風辦等14個科室,能提供掛號指導、門診疾病證明、醫保結算等30多種服務。

“如此一來,能讓患者在就醫時實現‘一問服務、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彭懷德介紹,從9月份啟用至今,該中心已接待60萬人次。其中,辦理床位預約手續人均節省20至30分鐘,辦理胃腸鏡等檢查人均節省5至10分鐘。

這只是我市醫療機構優化就醫流程的一個縮影。

為了讓患者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市三三一醫院開通“診間支付”系統,患者掃碼繳費後便可直接去做檢查或取藥;攸縣人民醫院、攸縣中醫院等建立醫患微信交流群,全時段為患者提供在線答疑、就診預約等服務。

基層心聲

攸縣居民謝錫高:我是一名退休職工,今年10月,我在北京體檢時被查出肝臟長了個腫瘤。一開始,我想在北京的大醫院住院,可一床難求。在親友的推薦下,我回到市中心醫院治療。在這裡,掛號繳費、辦理住院等都很便捷。更重要的是,株洲的醫生水平也很高,手術做得很成功。看來,我們就醫不需要“捨近求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