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五星級觀鳥聖地”將再次引萬鏡聚焦

雲南保山:“五星級觀鳥聖地”將再次引萬鏡聚焦

  本報訊 12月5日上午,以“探秘高黎貢·邂逅明星鳥”為主題的2019年中國·保山第四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新聞發佈會在雲南保山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中國·保山第四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將於12月18日開幕,為期五天。

  據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廷金介紹,本屆觀鳥節主會場設於保山市永昌會堂,分會場設於百花嶺村。活動將以“探秘高黎貢·邂逅明星鳥”為主題,通過舉行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講扶貧故事”發佈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公約、“美麗高黎貢山”徵文比賽、“高黎貢山鳥類與我的生活”繪畫比賽、國際生態旅遊學術論壇、高黎貢山航拍大賽等,充分展現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展現保山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營造人類與鳥類和諧相處的氛圍,推動“世界高黎貢山·世界自然遺產”保山旅遊品牌走出去。

雲南保山:“五星級觀鳥聖地”將再次引萬鏡聚焦

  高黎貢山是中國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鳥類種類多,分佈集中,已知分佈有鳥類19目58科525 種,佔雲南鳥類總數958種的54.8%,中國鳥類總數1400種的37.5%。其中,有白尾梢虹雉、金雕、黑兀鷲、黑頸長尾雉、血雉、紅胸角雉等40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鳥類,分佈有白尾梢虹雉、紅胸角雉、灰腹角雉、紅喉山鷓鴣、山皇鳩、綠喉蜂虎、血雀等野外罕見的鳥類。

  1995年,中國第一個農民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高黎貢山農民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在百花嶺村誕生,通過發動群眾參與保護,增強了村民生態環境意識,生態環境逐步變好,漸漸地村民們從“獵鳥人”變成了“護鳥人”,護鳥帶來了觀鳥產業,“觀鳥經濟”助力群眾脫貧致富。

雲南保山:“五星級觀鳥聖地”將再次引萬鏡聚焦

  據介紹,百花嶺觀鳥發展至今已有30年曆史,最初由本地鳥導帶著拍鳥愛好者、鳥類專家、生態保護者等漫山遍野扛著機器跑,觀鳥產業處於傳統的“野拍”模式。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改進,傳統的“野拍”模式逐漸步入體系化、規範化軌道。隨著外來拍鳥的人數增多,鳥塘規模不斷擴大,觀鳥模式不斷成熟,百花嶺陸續形成了“揹包、鳥導、餐飲、銷售、民宿、物流”等一系列的旅遊服務,逐漸形成了觀鳥產業體系。百花嶺現有鳥塘23個,鳥導64名,農家客棧21戶,可同時接納遊客700多人,2018年吸引觀鳥旅遊者超過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超過3500萬元。

雲南保山:“五星級觀鳥聖地”將再次引萬鏡聚焦

  如今,百花嶺已形成集攝影、觀鳥、觀蟲、科考、徒步、露營、採摘體驗、美食體驗、自然教育、康養休閒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當地群眾經濟收入大幅度提高,逐步實現脫貧致富,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為提升觀鳥這張名片,從2016年至今,已連續舉辦3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期間還舉辦了國際微距昆蟲攝影大賽,百花嶺觀鳥名片已享譽國內走向世界。 (雲南經濟日報 張楊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