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王景武:實體經濟的發展為什麼需要保險資管產品?

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召開“保險資管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與新規下的發展路徑,機構合作模式探究”專題研討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王景武圍繞《保險資管產品管理暫行辦法》發表觀點,並對資管新規框架下,保險資管產品的發展路徑提出相關建議。以下為發言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王景武:大家好!下面我就《暫行辦法》的制定和落實談幾點認識:

第一,《暫行辦法》是資管新規的一個重要配套制度。

2018年4月,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資管新規,隨後發佈了新規補充通知。其後,在資管新規框架下,理財新規、證券期貨私募新規等配套制度陸續發佈。對商業銀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資管業務進行了規制,統一的監管標準逐步形成,新的監管體系逐步完善。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按照新規和配套制度的要求,積極探索業務轉型升級,進入正本清源、防控風險、轉型發展的新階段。

資管新規明確適用於保險資管機構的資管業務,《暫行辦法》的制定是落實資管新規的重要舉措,補齊了新規在保險資管領域的制度短板,進一步完善了新規的配套制度體系。《暫行辦法》作為規範保險資管業務的具體政策,一方面,有利於統一保險資管產品的監管規則,在對前期分散的監管規定進行梳理歸納的基礎上,形成總體性的規範,提高政策的規範性和權威性。另一方面,有利於彌補監管空白,強化業務監管,明確保險資管產品在註冊登記、投資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監管標準,促進保險資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

第二,保險資管產品是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保險資管機構穩步有序開展保險資管產品業務,在滿足投資者資產配置需求的同時,也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在資金來源方面,保險資管產品的投資者,以保險機構為主,資金性質多為保險資金,具有資金規模大、久期長、來源穩定的特點,可以為實體經濟提供跨週期、有韌性的資金支持。

二是在資金運用方面,保險資管產品側重中長期投資,以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的形式,投向實體項目。以組合類產品的形式投向資本市場,不僅能夠滿足國家大型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對長期資金的需求,也能夠滿足實體經濟在資本市場的資金需求,多種形式支持實體經濟融資。

三是在風險管控方面,保險資管產品的發展較為審慎穩健,監管部門實行嚴格的能力監管和牌照化管理,產品發行運作較為規範,較少出現多層嵌套、期限錯配、資金池等業務亂象,增強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性和規範性。實踐證明,保險資管產品,通過將長期資金與重大項目精準對接,在服務國家核心戰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在資管新規框架下,探索保險資管產品的發展路徑,進一步提高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

資管新規實施後,資管行業正在經歷必要的結構調整和行業重塑。行業競爭格局和盈利模式也將發生深刻變化。在此背景下,保險資管機構要充分認識、發掘和利用自身的資源稟賦,發揮優勢,與其他機構有效合作,實現協同發展。

一是依託資金來源優勢,著力發掘長期資金,為業務發展引入源頭活水。在統一競爭的市場格局中,資金來源是保險資管產品不可多得的優勢之一。保險資管機構一方面要堅持服務保險主業的原則,繼續做好保險公司的資金管理,乘保險業發展的東風,把保險資金鞏固好、管理好,實現與保險公司的互利共贏。另一方面,要開拓新的資金來源,進一步引進養老保險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市場上其他的長期穩健資金,做大業外資金管理的“蛋糕”,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二是發揮投資風格的優勢,把握投資機會,履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資管新規實施後,保險資管產品與其他類別的資管產品相比,憑藉穩健的投資風格,受到的衝擊較小,整改壓力也較小,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優勢和發展機遇。保險資管機構要在資管新規和《暫行辦法》的規範下,充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以及金融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政策導向,根據各類保險資管產品的特點,加大對資產配置機會的把握。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直接對接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通過組合類產品,引導更多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為實體企業補充長期真實的資本,優化社會融資結構。

三是提高主動管理能力,強化投研能力建設,增強核心競爭力。近期,經濟金融領域的內外部不確定性增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都會對保險資管的投資環境產生影響。保險資管機構要繼續深耕投研能力建設,培養投研隊伍投資能力,藉助自身在投研、風控渠道上的優勢,挖掘市場投資機會,尋找優質投資標的,提高資產配置能力、信用評估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增強資管市場投資能力。

四是與其他機構有效合作,探索有益合作模式,實現互利共贏。資管新規實施後,金融機構利用牌照優勢,開展通道業務、進行監管套利的模式難以繼續,而轉為充分利用各自稟賦開展合作,保險資管機構應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專長,與其他機構豐富合作手段,深化協同發展。在存量資產處置方面,銀行理財等資管產品的存量非標資產,可為保險資管產品提供長期資產投資標的。業務轉型升級方面,保險資管機構股權投資能力、資本市場的投資經驗,也可為銀行理財等資管資金開展權益投資提供助力。此外,我國加快構建養老體系第三支柱,保險資管機構長期穩健的投資特點,與養老產品的投資需求較為匹配。在保險、銀行等機構佈局養老產業的進程中,保險資管機構可以發揮專長,探索合作路徑,謀求更為廣闊的協同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