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縣這座山因“山方頂圓,其形如印”得名,杜甫都為它留下詩篇

清朝時期三臺縣城的方位佈局是非常有講究的,《四川通志》有這樣的記載:"山號三臺,鄉列名宿,文峰峙左,印臺居前,龍頂、牛頭蜿蜒西北,涪江、郪水縈繞於東南。"這裡的印臺就是指印臺山,即人們熟悉的印盒山。印盒山海拔453米,是三臺縣城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因"山方頂圓,其形如印"而得名,與梓州渡隔江相望。《四川通志》又載:"印臺山,在州南二里,山方而頂圓,其形如印,逆水而上,倒映於涪、凱二江之間。旁立三小峰,山半有慈雲洞,洞有鑑泉。"山頂建有一個信號發射塔,塔周圍荊棘叢生,透過樹葉和草叢眺望,凱江在山腳晝夜不停的奔流,古城在時光裡延續……

三臺縣這座山因“山方頂圓,其形如印”得名,杜甫都為它留下詩篇

讓印盒山名留史冊,除了因為它是三臺縣城的天然屏障外,還因山上的兜率寺(又名長壽寺)而聲名遠揚。兜率寺,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其建築風格獨具特色,主體建築為兜率閣,位居寺前,"下瞰郡城,拱揖如畫",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元素。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耐人尋味的墨香。杜甫流寓三臺期間,曾多次上兜率寺,留下千古詩篇:"兜率知名寺,真如會法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庾信哀雖久,何顒好不忘。白牛車遠近,且欲上慈航。"他在《望兜率寺》詩中描繪道:"樹密當山徑,江深隔寺門。霏霏雲氣重,閃閃浪光翻。不復知天大,空餘見佛尊。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唐代王勃作有《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據王勃記載,寺內建有浮屠一所。浮屠高列砌架,回浮輊軒。土兼五色,金逾百鍊。龍蟠萬拱,鶴翥千楣。足見此塔何等氣勢、精美絕倫!今寺遺址旁有唐貞元十五年摩岩石刻嚴倚《石室記》碑,字跡難以辨認,被列為了縣文保單位,此洞是否就是《四川通志》裡面記載的慈雲洞,不得而知。寺後巖間多唐宋人題刻,可惜字體漫滅。宋文同詩讚美道:"簿領迷人喜暫閒,聊尋古寺陟幽巒。柏藏一徑中間窄,雲斂千峰四面寬。遠目已將飛鳥過,寸心更乞老僧安。若為借得禪房宿,臥看龍燈一點殘。"

三臺縣這座山因“山方頂圓,其形如印”得名,杜甫都為它留下詩篇

關於兜率寺有歷代遺墨描述:其林泉糾合之勢,山川表裡之制。抽紫巖而四絕,疊丹峰而萬變。連溪拒壑,控引太虛;蒸雲駕雨,盪洩元氣。涪江千仞,波潮將旭日爭光,都城百雉。甍棟與晴霞共色……相傳唐人劉蛻撰有《文冡銘》,刻石兜率寺內。

三臺縣這座山因“山方頂圓,其形如印”得名,杜甫都為它留下詩篇

寺因山而名,山以寺為幽。兜率寺,在千餘年時光的沖刷下,灰飛煙滅,人們只能通過詩詞來遐想它綺麗風光和宏大氣勢。在兜率寺遺址處建有一個寺廟,略顯破舊。順著曲折的山路攀登,在一處開闊地,新建有由10餘根柱子支撐高約20米的方形亭子,尚未命名,不知能否與王勃筆下的兜率閣媲美?

三臺縣這座山因“山方頂圓,其形如印”得名,杜甫都為它留下詩篇

審核:梁 勝

歡迎關注三臺縣委黨史研究室(三臺縣地方誌辦公室)官方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