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声:商州的面


田家声:商州的面


红竹竿,挑白旗,扑噜噜,进庙去”。这是商州民间一则形容吃面的谜语,谜面动静结合,既象形又贴切,令人称绝。

  商州的面品种繁多,有宽面、窄面、扯面、旗花面、粘面、油泼面、米儿面、糊汤面、麦仁面、杂面、薯面、蒸面、炒面、浆水面、臊子面、凉面、拌面……等等。商州风俗,凡家里添了贵客,或给儿女订婚(看家)、过事等,必吃长面条。尤其老年人过寿,长面条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盛餐,曰“长寿面”。当今城里人给长辈过寿,多在馆子吃饭,餐桌上除丰盛的菜肴之外,必上一碗长寿面和九个涂了红的寿桃,这已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商州人将正月初七日称“人日”,全家团聚吃面食,也称吃“长寿面”。

 

田家声:商州的面


 农村人结婚翌晨,娘家人“送汤”,男方待客吃的第一餐饭也是臊子汤长面条。新媳妇三日后入厨做饭,要切“三刀面”,以显示其做厨的手艺。此风俗由来已久,唐代诗人王建在《新嫁娘》一诗中曾写道:“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田家声:商州的面


  先前在农村,啥样的面都吃过,迁居城市数十年,清一色的白米细面吃得人腻烦,老想改改口味,吃碗家乡的米儿面、杂面、糊汤面或麦仁面。然而世道好了,杂面是再也吃不到了,麦仁面更是罕物。前不久,白发老母托人捎来一包麦仁,我立即让妻给我做了一餐久未吃到的麦仁面,然而缺少农村的正宗浆水调味,也没有农村铁锅疙瘩火的长时间煮熬,咋样也吃不出儿时家乡麦仁面的味道。糊汤面隔三差五还是吃的,但同样不如母亲做的地道,其中缘由我想除过变成城市人的我们压根不会做乡村的家常饭外,大概有一半思乡的情怀使然。

田家声:商州的面

作者简介:田家声,男,省作协会员,已退休。擅散文创作,弄文30余载,在全国70多家报刋杂志发表文章近千篇,计1OO多万字,已出版散文集4册。获各类文学奖励20余次。虽垂垂老矣,仍在笔耕不辍,不为别的,只为充实生活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