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3000塊的工資,幹著3萬塊的活:我不是來給老闆打工的

​人為什麼要工作?

面對這個問題,可能十個人裡有九個人都會給出同樣的答案:為了賺錢。

每個人都有著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每個人也都根據自己的工作,獲得相應的報酬。

有的人對自己的薪水很滿意,但也有更多的人認為,自己的工資配不上自己的付出,工資的增長和能力不成正比。

其實,人的身價存在“價值迴歸”。就算你此時收入與付出不匹配,但長久來看,大概率會逐漸吻合。

很多人的實力沒問題,但太想將實力兌現成利益,用力過猛,過猶不及,反而在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身價拉垮了。

如果總是抱著“給多少錢幹多少事,絕對不能吃虧”的心態來工作,久而久之,只會讓自己配不上真正有含金量的工作。

所以,不妨先把利益後置,把做事前置,把事情做好後再去談錢。

拿著3000塊的工資,幹著3萬塊的活

朋友在創業公司做招聘工作,幾個月前招了一個新的技術經理。因為公司不大,只有20多個人,所以面試的時候,技術經理只提出了2萬塊的薪酬。

這樣的薪資水平,的確不高,朋友和人事部門商量,可以先讓他入職工作,之後再找機會把工資漲一漲。

誰知,技術經理入職後,和其他人聊天,無意中知道了自己的薪酬和其他經理之間差了將近1萬塊。

人比人氣死人,儘管工資是自己面試時提出的,可心裡還是充滿了怨氣。

本來盡職盡責做幾個月,再和老闆聊聊,加薪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可他卻用了一種極為不明智的特殊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既然給的錢少,那就少幹些活,把工作的質量降低一些。

工作總是卡著點交,有的時候還需要老闆催促。事情總是做到一半,後續工作留給別人完善。

磨洋工磨得久了,老闆察覺出了不對勁,便向他詢問原因,他才說出了自己理想的薪酬水平。

雖然他的能力不錯,履歷背景也很吸引人,可入職以來的工作表現,實在是配不上他提出的漲工資的需求。

我拿3000塊的工資,幹著3萬塊的活:我不是來給老闆打工的

哪個老闆會傻到,對這樣不負責任的人加薪呢?

沒想到,他把好好一副牌給打殘了。明明有不錯的能力,卻不肯表現出來。

在日常生活中,也總能聽到一些抱怨:“我拿著3000塊的工資,卻做著3萬塊的事”、“老闆總讓我一個人做兩個人的活”……

工資與工作量不匹配的情況,確實時有發生,可是,當你的工資明顯低於你的能力時,消極怠工永遠是最蠢的方式,沒有之一。

因為,這等於用實際行動自降身價。

把自己的後路斷了,又怎麼能有底氣向前進呢?

那事情做好後,再去談錢

人的能力,其實都是動態變化的,有人在原地打轉甚至後退,就有人可以通過磨礪,實現快速地成長。

碩士畢業才半年的丹丹,已經成為了所在部門的核心成員,作為運營主管,帶領著5個人的小團隊一起奮勇向前。

丹丹的成長雖不算驚人,但速度也快於平均水平了。

半年的時間,她已經完成了從學生到職場新人再到小團隊領導者的轉變。

能夠在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就快速前進的她,有什麼過人的天資嗎?

雖然執行力強、工作效率高,但這些並不是她脫穎而出的關鍵,畢竟人外有人,上千人的大集團裡,不乏天資聰穎的高人。

你會的東西越多,你的機會就越多。你做的事情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強。

丹丹畢業前,就在現有的公司實習,當時恰好遇上組織架構調整,抱著學習的心態初入職場的她,並沒有得到手把手被教授的機會,上級領導的職位仍然處於空缺狀態。

於是她便一個人頂起了活動運營的全部工作,一邊在工作中摸索學習,一邊在等待著未來領導的入職。

儘管只拿著每月不到2000塊的工資,她也沒有任何抱怨,還是一個人撐起了一個組。

這一干,就半年。已經實習了半年的她,順利畢業了,也成為了公司的一名正式員工,也是活動運營組唯一的員工。

我拿3000塊的工資,幹著3萬塊的活:我不是來給老闆打工的

同部門的其他組,都有3-4個成員。面對這鮮明的對比,她也沒有動搖自己努力工作的心。

雖然大事小事都要她親力親為,可事情做多了、做熟了,一個人也能夠完成不少工作。

她心裡想的,就是把工作做好,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是不是拿著一個人的工資,幹了好幾個人的工作。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人的能力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始終要把跨欄的高度設置在比現有能力高兩三成的高度。

她的努力和成長,也被領導們看在眼裡。於是在成為正式員工的半年時間後,她獲得了升職加薪的機會。上級領導的職位空缺,那就快速成長為能夠匹配這個職位的人。

如果你把及格線當做最高追求,那麼,及格線以外的廣闊世界就註定與你無緣。

只有把利益後置,把工作前置,才能為自己賺來更多的機會。

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最近一期的《奇葩說》,也在節目中進行了關於職場的辯論。

而當場辯論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薛教授的兩句話。

“每一個人,每一個時候,都是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不管公司能夠維持多久,陪著我們的這份簡歷會一直陪著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在工作,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是在給老闆打工。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是為了自己在工作。

為老闆打工,是一種典型的打工者思維,老闆給多少錢,就出多少力,從來不會多努力一分。

為自己打工,是一種成長型的思維,只要是自己分內的工作,就盡職盡責地做好,如果有餘力,還會有目標、有計劃地去完成更多的工作。

我拿3000塊的工資,幹著3萬塊的活:我不是來給老闆打工的

這樣,才不會陷入日復一日的死循環,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簡歷更具有含金量。

當你覺得自己拿著一個人的工資卻幹了兩個人的活,當你認為你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時,要麼選擇偷懶取巧,降低付出來匹配收入,要麼先把事情做好,再想辦法讓收入配上付出。

但只有選擇後者,才能找到一條不斷成長的發展道路。

那些能夠在完成自己工作職責的基礎上,還能自己想辦法去突破、再鑽研的人,從來都是帶著成長的思維在打工的。

而這些人,要麼升職加薪,要麼帶著光輝的履歷,去更好的公司單位。更優秀者,還能夠自己創業,獨擋一面。

為老闆打工,還是為簡歷打工,選擇全在於你自己。

點擊鏈接領取1288元紅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