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好吃但不會種?掌握幾個種植技巧,洋蔥長得又大又圓

洋蔥,常被人叫作圓蔥、蔥頭、球蔥、玉蔥等,屬於百合科蔥屬中以肉質鱗片和鱗芽構成鱗莖的草本植物,以肥大的肉質鱗莖為主要食用部位,原產於中亞和地中海,傳入我國有近百年曆史。

洋蔥在我國南北地區均可以栽培,具有適應性強、栽培簡單、耐貯運、供應期長的特點,可以調節蔬菜市場需求,解決淡季市場供應問題。洋蔥可以作為蔬菜炒食、湯食,有獨特的辛香風味,營養價值極高,並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微量礦物元素。

洋蔥好吃但不會種?掌握幾個種植技巧,洋蔥長得又大又圓

1、選地整地

洋蔥植株的根系,主要由弦狀不定根構成的鬚根系,故根系不發達。植株根群主要集中於土壤20釐米以內的深度,吸肥吸水的能力弱,對土壤條件要求較高。因此,我們最好選擇近兩年內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疏鬆、肥沃、保水力強的中性沙壤土,深耕要在20釐米以上。在整地之前,每一畝大田撒施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3000公斤。並配合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0公斤。在正式定植前,需要作畦,畦寬為1.2-1.5米。具體根據地膜寬度而定。

2、育苗

洋蔥一般採用育苗移栽的種植方式。播種期要求十分嚴格,如果播種過早,洋蔥幼苗粗大,就易發生未熟抽薹現象;但如果播種過晚,幼苗細小,不利於越冬,產量也會很低。洋蔥的育苗土配製一般使用3年內未種過蔥蒜類作物的園土與優質腐熟有機肥混合,有機肥佔比不低於20%。另外,每畝育苗土利用90%敵百蟲0.1-0.15公斤與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0.4公斤,加少量的水,並拌細土15-20公斤,在土地畦面撒施。一般每畝苗床需要種子3-4公斤,可以供給8-10畝左右的大田用苗。一般採用溼播法,先用清水浸泡5分鐘,再放入50度熱水中浸泡30分鐘。浸泡期間要不停攪拌,然後撈出置於30度水中浸泡3-5個小時進行催芽。在幼苗出土前,我們應該保持土壤溼潤,在苗齊後,每隔7-10天澆一次水。在幼苗長到高5-8釐米時,就要及時進行間苗、除草,保持株距在3-5釐米。

洋蔥好吃但不會種?掌握幾個種植技巧,洋蔥長得又大又圓

3、大田管理

(1)適時澆水

洋蔥定植後的15-20天為洋蔥的緩苗期,水分管理原則是澆水次數要多、澆水數量要少,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宜。在洋蔥進入莖葉生長期的時候,既要促進生長健壯,又要避免植株徒長,一般每週澆1次水,使土壤乾乾溼溼,以達到促進生長、控制徒長的目的。轉年進入2月份,洋蔥的鱗莖開始膨大,必須隨時灌水,以保持土壤鬆軟溼潤,在最終收穫前的一週停止灌水。

(2)合理追肥

洋蔥生物量巨大,生長期需肥量大。當植株小鱗莖長到3釐米大小時,每一畝土地順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或者優質腐熟的有機肥1500公斤,並結合施肥灌1次清水。在蔥頭達到4-5釐米大小時,每畝洋蔥田順水衝施腐熟的餅肥50公斤,或三元複合肥15-20公斤,兩次施肥間隔要在15天以上。

洋蔥好吃但不會種?掌握幾個種植技巧,洋蔥長得又大又圓

(3)中耕除草

一般苗期薅除3-4次,並需要結合澆水進行。在洋蔥的莖葉生長期,應該及時中耕除草2-3次,洋蔥封行時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5釐米為宜。

(4)病蟲防治

在洋蔥種植過程中,主要發生的病害有霜黴病、紫斑病及鏽病。針對霜黴病、紫斑病,我們可以在返青後用75%百菌清500倍液、64%殺毒礬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每隔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對於洋蔥的鏽病,我們可以用15%粉鏽寧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一週噴藥1次,連續用藥2-3次即可。以上農藥的最後一次噴施時間應該在收穫前10天以上進行。

洋蔥上經常發生的蟲害有地蛆和蔥薊馬。地蛆可以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灌根防治;蔥薊馬可以用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需要注意的是,90%晶體敵百蟲在洋蔥整個生長期內只准施用一次,並且要在收穫前25天以上進行。

洋蔥好吃但不會種?掌握幾個種植技巧,洋蔥長得又大又圓

4、採收

在採收前7-10周,及時控制澆水,葉片尚未枯黃時,用青鮮素噴灑洋蔥的葉面,每畝噴120公斤左右,可有效防止貯藏期間發芽。在地上部管狀葉自然倒伏後的一週即可進行採收。採收一般要選擇在晴天進行。採收時,將蔥球拔起,擺放於畦面晾曬1-2天,使假莖變軟,假莖留2-3釐米。在洋蔥採收後,必須經過晾曬,應該採用掛貯等方法進行晾曬。

洋蔥好吃但不會種?掌握幾個種植技巧,洋蔥長得又大又圓

結語:洋蔥具有很強的耐貯藏性,在過去是北方地區主要的越冬蔬菜。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大家對洋蔥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無公害洋蔥的需求,因此,種植無公害洋蔥成為洋蔥種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名農學專業博士,點擊右上角可以關注我!每天更新農業種植知識,推廣作物高產技術,歡迎大家評批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