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電腦發展數十年中,臺式機一直是重中之重,而當年筆記本叫囂著遲早替代臺式機,可是現在不少人與其買筆記本更願意買新手機,後來叫囂著替代臺式機的是平板電腦,叫囂著乾脆把所有的傳統電腦都要取代了,可是現在平板市場自己已經不行了

潮水退去,臺式機還在那裡,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它性能足夠強,而且還相對便宜,性能的核心保證來自於臺式CPU的強大實力,而自由的搭配使得臺式CPU家族中時常有因為性價比較高而廣為流傳的CPU,這些U往往被吹捧,被髮燒友奉為“神U”

而當年的至強E3系列中的部分CPU,因為不僅僅是一個兩個個別型號的CPU,而是整個系列中連續數年湧現了不少高性價比的CPU,所以它們被集體奉為“E3神教”

而使用E3 CPU裝電腦的用戶,也被封為E3神教教徒

那麼今天我們要來講述的,就是E3神教興起到滅亡的故事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E3這個概念,在2011年以前,是不屬於CPU的,在以前E3這個詞,僅僅用來代表每年6月的美國E3遊戲展,全世界最大的遊戲展覽會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之所以E3這個詞彙會和CPU搭上關係,則是因為英特爾在2009年使用I3 I5 I7前綴來區分自家過於混亂的CPU產品線命名,在市場營銷方面取得極其巨大的成功,於是便將357命名大法也給安排到了面向服務器的至強CPU身上

一般來說,至強改不改名也不是什麼特別緊迫的事情,因為至強作為面向服務器的CPU系列,基本上和家用用戶無緣,而且一般都是批發給惠普、戴爾、聯想這樣的大戶,直接裝到它們的服務器裡面做成品去銷售,極少會有散片流傳到市面上直接銷售,所以至強改名的要求不會像民用市場那樣猛烈

但英特爾還是這樣做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至強的名字真的已經太亂了,比民用市場還要亂的多

當初民用市場上還只是E、T、Q、QX幾個前綴,而至強這邊也有分L、E、X、W

但是至強最大的問題在於其中有些CPU是支持多路的,也就是一個主板上裝不止一塊CPU,多路和單路的CPU混雜在一起,瞬間就把順序攪得一團亂麻

所以,英特爾為了止暴制亂,恢復和平,毅然出手,在2011年開始把服務器CPU也分了E3/E5/E7三個系列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其中E3還細分為E3 1100和1200兩個系列,四位數的第一位1代表這些CPU只能單路,就是一個主板只有一個CPU的那種

其中1100是嵌入式的BGA封裝CPU(焊死的),1200中的2代表LGA1156規格,後兩位則是數字越大越高級,而我們聽說最多的E3 1220和E3 1230就是E3 1200系列裡面最弱,但也最便宜的兩位

同理,E5也有單路和雙路,主要使用HEDT平臺的插槽(X58/X79/X99),但根據HEDT平臺架構落後民用主流平臺一代的規則,所以E5在架構上也是落後E3一代的,舉個例子,E3V2使用IVY架構的時候,E5才用上SNB-E架構,和隔壁的I7至尊版一個樣(至尊版其實就是降級或特挑高頻少核的E5)

E5的全新價格往往極貴,動輒上萬,所以一般用戶都是等國外的服務器到年限退役(一般兩三年)之後,奸商批量收購“洋垃圾”服務器,然後拆解CPU下來散片到國內批發,一般DIY玩家稱這種情況叫“大船靠岸”

像當初的E5 2670,就因為其8核十六線程,支持雙路,但是炒作之前僅僅330人民幣的超低價格,被搶購到最後漲價一倍,就是E5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但這樣的情況畢竟不多,所以E5一般沒有像E3那樣成堆封神的“神教”,而是被稱為“E5邪教”

最後是E7,它的平臺基本上和普通電腦玩家無緣,插槽太專業就不說了,E7就連繫統都是面向的服務器版WINDOWS,普通的家用WIN即使艱難裝上去都是個殘廢,基本不具備可用價值,所以即使大船靠岸了,不不不,即使快遞車都開到你家門口了,E7在玩家們心中也大多是個傳說

E7支持雙路,四路,八路,沒有隻支持單路的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介紹完了E3/5/7,接下來正兒八經的講講E3的發展之路

那麼眾所周知,二代酷睿SNB開始,英特爾內置了核顯,而至強CPU作為面向服務器的產品,有沒有核顯無所謂,於是E3家族部分型號是屏蔽了核顯的(E3 1245等型號有核顯)

那麼根據百度的時間軸查詢,我們所能瞭解到的第一篇比較有影響力的關於E3 1200系列的評測就是CHH的nApoleon做的E3-1230評測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在這篇評測裡面,E3 1230已經非常明確的被拿出來和當時民用主流平臺的旗艦I7 2600做同級對比,而且裡面著重提到了三個點:

1、 和I7一樣是四核八線程,性能沒有太大落後

2、 可以在普通家用主板上正常識別

3、 沒有核顯(屏蔽了),有效降低了功耗,甚至工作電壓都比I7低(也包括至強本身體質就好)

前兩個點比較正常,這也算是E3高性價比的共識,第三點就來的有點意思了,在當初核顯推出之初,罵聲是遠遠多於支持的,大概就是什麼:

都到I7了,還有誰XX用核顯,不都用獨顯,要你這玩意有屁用?

E3沒有核顯,這才像話嘛,高端CPU本來就應該這麼造

這是當初的主流輿論,而現在提到核顯說的話,基本上是:雖然垃圾,但是起碼可以亮機不是?省得你還得找個亮機卡頂包,再說了又不是人人都是臭打遊戲的

而事實也無情了證明了臭打遊戲的只是少數,市場調研證明超過60%的用戶都在用英特爾核顯

除了上面的評測和評論,其實E3 1230有一個額外的賣點給他們漏過了,E3擁有20條PCIE通道,而I7少了4條只有16條,不過一般臭打遊戲的就是一個顯卡16條吃完收工,那年頭也沒有走PCIE x4的NVME固態,沒多少人在乎那多出來的幾條

但是這個時候E3還只是嶄露頭角,根本算不上名震天下,原因很簡單,沒貨……

至強上市本來就遲,SNB是11年第一季度上市的,至強要晚一個季度,再加上至強是不從正常渠道銷售的,所以等到消費者三三兩兩的拿到E3 1200系列CPU的時候,2011年的暑假(7、8月)都快結束了

然後我們再用百度的時間軸搜索一搜,全網第一次出現“E3神教”這個字眼,是2012年5月29號,PCEVA論壇一個瘋狂吹捧E3性能強大的帖子,內容說是E3開個渲染軟件比I7快了一倍不止,E3秒天秒地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然後這個貼子被人噴了十幾頁,其中有一條回覆就是“E3神教教徒又來了。。。。。。”

這說明這個時候的E3神教還是帶有貶義的,部分DIY玩家已經意識到了E3 1230的性價比,但是當時的玩家思路還沒有轉變過來,還拘束在I7肯定最厲害的思維定式裡面,而那些熱衷探索的狂熱發燒友們呢,則是在研究什麼幾年前的771、775至強,771硬改775,AMD開核之類的

說白了,大家自從二代酷睿鎖定超頻,只允許帶K處理器超頻之後,都顯得有些垂頭喪氣,感覺從此就是DIY的末日

英特爾那麼精明的公司,怎麼可能允許一款嶄新的CPU,光天化日之下就給你撿漏?I5買到接近I7的性能?想太多

在三代酷睿IVY以前,刀法好的說法輪不到英偉達,英特爾的刀法才叫好

可以說,直到E3 1230V2出來之前,E3 1230初代僅僅是在DIY的小圈子裡面內部流傳的一個寶貝,眾人把它傳來傳去,互相指指點點,但是外邊的普通玩家對這個玩意熱情有限

I5加個固態不好嗎?咱們臭打遊戲的I5不就夠了嗎?E3說是接近I7,它又不是真的I7,就是個“中庸之選”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最後也是E3 1230不火,所以商家沒有大量進貨,出貨少那價格就下不來,所以2011年11月左右,E3 1230還要1500塊錢左右,底下沒有超線程的四核E3 1220也要1320塊錢,性價比算不上突出

……

2012年3月左右,IVY架構的E3 1230V2上市了,頻率方面對比初代上漲0.1Ghz,依舊屏蔽核顯,乍看之下平平無奇,但是得益於IVY架構,PCIE升級到了3.0,20條PCIE通道,而且功耗也降了,從80W變成了69W,內存也支持到了DDR3 1600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次中國的DIY奸商們似乎商量好了似的,意識到了E3 1230V2的賣點,大批量的直接訂貨,然後開始在各個平臺放通稿,大肆宣傳E3 1230V2是一款I5價格打I7的“越級神U”

E3 1230V2就這麼樸實無華的火了,不宣傳就不火,小宣傳小火,大宣傳大火,雖然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這年頭還得找個伯樂給你打聚光燈,當然,也因為奸商們吃準了市場大量進貨,要不然宣傳完就白做雷鋒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E3 1230初代也跟著關注度起來了,順帶著E3 1200系列的其他兄弟們也坐到了聚光燈前,接受廣大玩家的檢閱

推動E3神教崛起的最後一個原因,那就是價格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根據網上找到的截圖來看,E3 1230V2的批發價在2011年4月中旬已經壓到了1300以內,這個價格正好穩壓1000左右出頭的I5一頭,又正好對2000左右徘徊的I7形成了足夠的性價比,最後的結果是夾在中間的I5 2500K/3570K遭到了正面衝擊

雖然你是能超頻的I5,可是你超冒煙了也難摸I7的屁股不是?

最後的一系列推動結果就是E3一下子成了2012必買CPU,反正今年年底就是“世界末日”了,咱們雖然買不起上西藏做方舟的船票,起碼也得配一臺可以看高清2012的臺式機吧?

瞧一瞧看一看咯,今年最熱門的CPU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咯!

I5價格I7性能咯,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咯!英特爾都給你們虧哭咯,賣完這批英特爾就倒閉清算咯,男女老少都愛用咯!

什麼?你不買E3?現在人人都在用,你跟我說你不用,你還是個人嗎?

什麼?你不是人?那我恭喜你啦,那你更應該來一塊E3啊,你要這麼想,啊,現在這麼多人都在用E3,我也用E3,那是不是我原來不像人,現在就活得像個人樣?

我跟你說E3這種東西了不得,這種東西是可以逆天改命的,你用了E3,你掛了以後到閻王面前都可以說,啊我可是不得了的,我用過E3你知道嗎?2012年最流行的CPU,是個人都在用,然後我也用,那你說我是不是很有人情味,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那閻王你是不是應該判我投胎做人?用過E3都不能做人那你可是嚴重瀆職,所以閻王你為了年終獎著想也應該讓我做人

所以說老兄,不管你是不是人,沒有買E3你真不算真正的活過,我就建議你,現在下單,不要猶豫,買一塊E3,到了貨,裝了機,找個高樓往下跳,湯一喝,胎一投,轉世做人笑呵呵,豈不美哉?

什麼?你想裝AMD啊?這孩子年紀輕輕怎麼就殘廢了,還是重度腦殘,真應該買塊E3投胎一下,不過你要堅持我也不勸你,老夫我掐指一算,建議你5年之後再來裝機(2017年RYZEN發佈),你先回家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就這樣,E3 1230V2被海量懂的,不懂的,不懂裝懂的,懂裝不懂的裝機用戶們瘋狂搶購,商家順勢操作,一口氣漲了幾百塊上去,直到把E3炒到和I7差不多價格了,已經隱隱變成智商稅了

用戶們又一鬨而散了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商家們見到此情此景,雖然已經數錢數到手截肢,但還是頗為不滿,這不就是漲到I7價格嗎?有什麼不能買的?人家過去天主教徒願意花全部身家買贖罪券,你現在200塊錢就可以買個做人的機會

要是當年劉德華知道有E3,他肯定20000都買,這樣的話他在天台上他就有的選,可以做好人

不過人紅是非多,U也一樣,E3賣的多了,就有不少臭打遊戲的又開始圍繞著E3這超線程技術做文章了,本來超線程技術就是E3性價比最突出的地方,結果大家七嘴八舌又開始討論起來了:這超線程究竟影不影響遊戲?於是又是一番眾說紛紜,最後的結果是不少用戶為了那麼一點點的提升把超線程給關了,自我閹割使用,令人哭笑不得

2013年,E3 1230V3如期而至,結果大家對V2捧得有多高,V3摔得就有多慘,V2才69W功耗,到了V3反而恢復了初代的80W,鬧復辟,HOTWELL之名坐實了(四代酷睿功耗溫度都高)

第二是PCIE通道居然給砍了,只剩16條了

最後一點就是四代酷睿延續了英特爾兩代換一次主板的傳統,又要換主板了

不用多說,這自然就是英特爾的手筆,E3這款面向服務器的CPU居然在用戶手裡發光發熱,嚴重影響I5/I7的業績,於是暗中砍了一刀

於是E3 1230V3成為了玩家口中的“真臭”CPU,但是架不住一些不懂的小白照著買新不買舊已經E3大法好,他就是要買E3,於是兩相權衡之下,E3 1230V3的銷量也算中規中矩,V3煥發生機主要是後面四代酷睿的主板量太大,導致B85的二手主板價格長期壓到了不到200塊錢,不少用戶看著誘惑,就上了車整了E3 1230V3,那也是後面的事了

到了五代酷睿,因為這一代英特爾只拿了幾個筆記本的CPU改良成臺式機CPU在賣,所以至強作為體質最好的臺式CPU,自然也帶上了核顯,而且五代酷睿臺式CPU的最大賣點就是全都上了最高級的核顯,家用是PRO6200,E3是P6300,其實大同小異

1230家族因為都是不帶核顯的型號,所以1230沒有V4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到了skylake時代,英特爾看到E3 1230V3被砍也沒有壓制用戶的購買激情,終於動了真格,把E3和E5特別關照了一下,讓他們不能在普通的H、B、Z系主板上運行,從現在起必須在C212和C232芯片組上才能識別E3/E5的CPU

而且E3 1230V5的性能經過用戶們的實測,並沒有相對於E3 1230V2表現出特別大的提升,於是它就被冷落了

主板商見到E3不好使了,急了,往前幾年還指望著E3神教給主板帶來不少銷量呢,現在不買了那怎麼行,於是幾個廠商偷偷推出了X150系列主板,號稱能夠兼容E3V5,實際上就是C212芯片的主板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E3神教至此陷入停滯,E3 V6也沒有改變這個狀態

2017年,RYZEN發佈,將高性能8核以一個用戶之前難以想象的低價普及了開來,RYZEN的出現直接宣告了過去所有老平臺的死亡,包括X99的大船黨更是遭受了RYZEN的滅頂之災,性能遠不及X99的E3更是在那一刻被剝奪了神位,墮入了平凡

2017年,英特爾宣佈至強系列改名,從此之後不再以E3/5/7劃分,而是用銅、銀、金、鉑金劃分,E3系列的故事到此結束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如果喜歡求支持求鼓勵求關注,如果不喜歡歡迎私信我提意見

科技雜談的有趣之處在於,你們猜不到我下一期要講什麼

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科技雜談」E3神教,興起到衰落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