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老人姓孫、72歲妻子姓王,他倆養大的4個娃卻姓郭,咋回事


小編和表妹在鄉下采風的時候,看見遠處有位老人冒著寒風,不知道在鼓搗些什麼。

原來大爺在埋蘿蔔和大白菜,大爺耳朵不好使,我們大聲問了好幾遍,大爺也聽不清。大爺答非所問,我們沒辦法只得作罷。

聽到我們在外面大聲地說話,院子裡面傳來一個老大娘的聲音:進來說吧,他聽不見。我們跟著大爺走進院子,看到了一位面目慈祥的大娘。她熱情的把我們讓到屋子裡。

大娘告訴我們,自己的老伴叫孫志道,今年82歲,自己叫王素芳,今年72歲了,看到我倆對他們的年齡有詫異。王大娘說,他倆不是原配,自己以前的丈夫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因公去世了,過去的丈夫姓郭,是公社的電工,一次上電杆給公社架線時,電杆倒了,自己的丈夫身受重傷送到醫院沒有搶救過來。給自己留下四個未成年的孩子,那個時候大兒子剛剛11歲,最小的姑娘才三歲。

當時老孫在公社的企業幹活,他是當年從山東逃荒來垣曲的。快四十歲了還一個人生活,前夫去世一年多後就有人撮合他倆,我也覺得老孫為人實在,就怕人家嫌我孩子多,負擔重,可沒想到老孫沒有意見,就這樣我倆組建了這個半路家庭,一晃40多年過去了,老孫任勞任怨幫我養大了四個孩子,現在我的孫孫都有兒子了。老孫也從當年的壯勞力成了80多歲的老頭子了。幾十年了,老孫從沒有強迫孩子們改姓,四個孩子一直姓著生父的姓。


王大娘說家裡沒啥好吃的,你們稍等會,廚房還有孫孫們來時候買的芝麻糖。我去給你們取,說著王大娘就去帶買你的廚房拿來了幾個芝麻糖。

王大娘把芝麻糖塞到表妹的手中,嘴裡還一個勁的說,這些就是你們年輕人吃的,趕緊吃上一根。表妹推辭不過,只好接過王大娘手中的芝麻糖。

小編問,孫大爺在企業辦幹,應該有退休工資吧?王大娘嘆了口氣:在公社企業幹了20多年,到商品經濟社會,公社企業沒有活就解散了。前些年這些人去找政府落實政策,其他幾個企業都解決了。可他們這個企業的領導和會計都去世了。找不到他們當年工作的依據,只好作罷。小編又問,孩子們和他爸爸親嗎?王大娘說咋能不親?供他們上學、給他們蓋房子娶媳婦。哪一件事不是他爸爸做的,孩子們也知道感恩,每次回來都給他買他喜歡吃的食品。


王大娘是個閒不住的老人,她看看外面風停了,就趕緊拿著笤帚出來掃院子。嘴裡還唸叨:風一刮,滿院子都是樹葉,一天掃好幾次都不管用。孫大爺也拄著柺杖出來看著老伴掃院子,小狗狗也懂事的臥在地上,看著王大娘,小編覺得這一幕十分溫馨,趕緊拍了下來。

我們問大娘為啥不和孩子們住一起?大娘說,這個老院子自己住了幾十年了,住出感情了不想離開。自己四個孩子結婚的時候,都給他們在下面村裡蓋了新房,自己的大兒子是村上的電工、二兒子在農技站工作、老三搞大棚、最小的姑娘在縣城保險公公司,每家的日子過的都挺好。孩子們每個月都給自己200生活費,加上我老兩口的養老金,每月都有一千多塊錢,根本花不完。兒孫們隔三差五來看我們,都帶著各種好吃的,我們的日子過得很知足。

看看天色已晚,我們起身告辭,兩位老人一定要把我們送出門外,我們一再勸說天冷趕緊回去,可老人很執著,說你們是客人,咱農村哪有讓部分客人自己走不送送的道理?我們只好順從了二位老人。


二老一直把我們送出大門,還揮手和我們道別,說有時間再來坐坐,家裡兒女們帶來的好吃的,昨天孫孫和重孫孫來,自己都分給他們了,也沒讓你們吃上啥。等下次來,好吃的一定給你們留著。聽到老人這樣的話,小編有點感慨:我們不過是偶爾路過的陌生人,初次見面,老人就這樣熱情相約,此情此景讓人感動,各位朋友,你們大家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