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常態?

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常態?
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常態?

現在社會,物質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多姿多彩。

夜晚,燈紅酒綠,男男女女k歌熱舞,渾身上下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散發著滿滿的激情。

可是,浮華背後,卻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焦慮。

焦慮像看不見的毒藥,不會立刻毒發身亡,卻會在不知不覺間,讓你的心情彷彿被灌了鉛,難以發自內心擁有真正的輕鬆快樂,感受到的只有無盡的沉重和恐懼。

例如,作為父母,焦慮自己的子女,不能名列前茅,害怕他的成績落在其他孩子後面,如果沒有好分數,就意味著以後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畢業以後就不能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賺大錢,沒有了錢,以後的生活又該怎麼過呢?

而作為單身狗,焦慮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命中註定的人,成就自己的婚姻大事,可是話說回來,縱然遇到合適的人,沒有車子房子,誰願意委身於你呢?

總之,紅塵男女,各有各的焦慮,壓力越大,我們對事物的期待和目的性也就越強,可是一旦期望落空,面對的就是可怕的失望。

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常態?
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常態?

讀書焦慮

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讀書多的人才能把生活給過好。”

為了不被社會淘汰,我們跟風買書,強迫自己閱讀一本書,渴望在書中汲取知識的養分,解開生活中複雜的困惑。

然而,一本書讀完以後,卻沒有獲得切實感悟,我們就會開始焦慮,覺得讀這本書真是既浪費時間精力又浪費金錢。

快節奏的社會,現代年輕人對於閱讀,功利性和目的性也越來越強。

減肥焦慮

減肥,是現在年輕人亙古不變的話題。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胖就是罪惡,所以現在年輕人拼了命也要瘦下去。

節食,健身,哪種方式能瘦下來就用哪種方式。

但是,對於缺乏耐心的他們來說,短期之內如果體重秤上面的數字不掉,內心就會開始焦慮,懷疑自己的減肥方式不對,沒有耐心再堅持下去。

朋友圈焦慮

朋友圈是現代人瞭解彼此的窗口,有很多人通過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也通過朋友圈瞭解別人的生活。

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精緻完美的一面,展示給別人,所以就有那句“拍照一分鐘,P圖兩小時”。

可是如果自己精心拍的照片和寫的朋友圈文案,得不到別人的點贊和評論,內心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始焦慮,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展示的生活不夠精彩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常態?
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常態?

焦慮,不知從何時起,已經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主旋律,在焦慮的支配下,現代人活得越來越累,越來越沒有自我。

那麼,話說回來,為什麼會焦慮呢?

說穿了還是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以後,產生的精神壓力,害怕被淘汰,害怕低人一等,時時刻刻將自己置身於攀比的漩渦中,逐漸迷失了自己,喪失了簡單的快樂。

所以,減少焦慮,應該從降低自我要求和自我期待開始。

你不必時時刻刻都非得追尋做一件事的意義,就像看書,不一定非得逼自己從中學習到什麼,簡簡單單看個書,陶冶一下情操,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反倒可能悟出更多的道理呢!

另外,不要總是跟別人比較,給自己添堵,你只需要跟自己比較就夠了,哪怕今天的你,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點,不也是值得開心的一件事嗎?

敞開心扉,跳出固有思維,才能不被焦慮左右,錯失了生活中純粹的美!

話題討論:你經常會因為什麼焦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