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好吃不好種?掌握幾個關鍵技巧,一棵能結好多果

西葫蘆作為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尤其是鈣含量極高。另外,西葫蘆富含水分,可以潤澤肌膚,具有調節人體代謝、減肥、抗癌防癌的功效,市場需求量巨大。

西葫蘆是新興的保健蔬菜,起源於印度,在我國南、北方地區均可以種植,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主要以露地栽培為主。相比於設施栽培,露天栽培為了提高西葫蘆產量與品質,我們應該根據西葫蘆的特徵特性,合理運用各種栽培技術。

西葫蘆好吃不好種?掌握幾個關鍵技巧,一棵能結好多果

1、品種選擇

在種植西葫蘆時,我們應該選擇矮生、短蔓、直立性強的高產品種,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品種有碧玉西葫蘆、曼谷綠、邯農二號等。

2、適期播種

露天栽培西葫蘆,主要以秋茬種植為主,一般是在7月的中下旬播種為宜。如果播種過早,正逢雨季,陰雨連綿,綿疫病發生嚴重,輕則減產重則絕產;但如果播種太晚,生長髮育時間短,產量上不去,也會影響最終的經濟效益。

西葫蘆好吃不好種?掌握幾個關鍵技巧,一棵能結好多果

3、播種方法

秋季露天種植西葫蘆,一般採取大小行起壟進行種植。大行寬度為1米,小行寬度為60釐米,最佳株距為35-40釐米。在土壤墒情合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開穴澆水點播,每穴點種1-2粒催過芽的種子,點播之後,我們應該及時覆土,防止種子乾旱而死。

4、播後管理

(1)查苗補苗

播種後5天左右,種子就開始出苗,在幼苗出土後,我們應該及時查苗補苗,以保證出苗全、出苗齊。另外,在這個時期,我們需要蚜蟲對西葫蘆幼苗的危害,一般可以用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溶液進行防治。

(2)中耕除草

在西葫蘆的生長前期,由於溫度高、溼度大,我們應該注意加強中耕除草,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可有效避免病蟲害發生。特別是在雨後中耕更要及時,以免發生草荒。

西葫蘆好吃不好種?掌握幾個關鍵技巧,一棵能結好多果

5、大田管理

(1)水分管理

對西葫蘆進行灌溉管理時,我們應該遵循“澆瓜不澆花”的原則,最關鍵是要保證大田生長期內的土壤足夠溼潤。在西葫蘆播種之後,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土壤溼潤;在全部出苗之後,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澆水,以防止土壤過於乾旱導致幼苗生長緩慢、殘弱。

一般在植株開花前,只要土壤不過於乾旱就不需要再澆水,避免因水分過足而造成植株徒長,以避免出現“化瓜”的現象;在第一雌花開花後,我們應該及時澆水追肥,一畝地施用10-15公斤複合肥,以促進植株生長和瓜果膨大,一般每隔一週澆一次水,以保證植株的健康生長。

(2)肥料管理

由於西葫蘆的生長量巨大,對於肥料需求也很多,為了保證高產量,我們應該及時追肥。一般在第1個根瓜坐住的時候,結合澆水一畝地追施三元複合肥20公斤。西葫蘆的結果盛期是需肥量最大的時期,我們最好結合澆水,一畝地施用人糞尿500公斤,並配合施用複合肥10公斤,一般是澆一次水追一次肥嗎,連續追肥2-3次即可。

(3)人工授粉

正常種植條件下,西葫蘆的自然授粉率特別低,導致坐果少。因此,我們在種植西葫蘆時,需要進行人工授粉操作,以彌補自然傳粉的不足。人工授粉一般在每天上午的11點之前,每朵雄花可以連續授粉3-4朵雌花。為了防止受精不良,我們應該在雌花開放前的1到2天,用2, 4-D進行點花操作。

(4)整枝打杈

秋季種植西葫蘆時,我們必須注意及時整枝打杈,原則就是見杈就打,不可忽視。在我國北方的多數地區,深秋溫度下降較快,所以一個植株一般只留1-2個瓜。在早霜到來前的2周左右,當選留的最後1個瓜有15釐米長時,應該對主蔓進行摘心,並去除其餘全部幼果,以集中養分主攻留下的瓜。

(5)病蟲害防治

西葫蘆種植過程中,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灰黴病、霜黴病、炭疽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白粉蝨、蟎蟲、潛葉蠅等。對於西葫蘆的病害防治,還是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加強田間管理,並利用高效低毒化學藥物進行防治。可以用吡蚜酮防治蚜蟲、25%撲蝨靈防治白粉蝨、50%蠅蛆淨防治潛葉蠅;對於綿腐病、灰黴病、霜黴病、炭疽病、黑星病、白粉病等病害,可以用72%百菌清進行防治。

西葫蘆好吃不好種?掌握幾個關鍵技巧,一棵能結好多果

5、及時採收

秋天種植西葫蘆,生長期間溫度高溼度大,果實的生長速度特別快,一般在開花後的7-10天,即可及時採收。

結語:作為菜市場中一種常見的蔬菜,我就特別喜歡吃。西葫蘆種植起來比較簡單,適合菜農露天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