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要避開艾滋病,需牢記4個小常識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個“世界艾滋病日”,我國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11月26日舉辦了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得知近年來我國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效果顯著,全國整體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世界艾滋病日:要避開艾滋病,需牢記4個小常識

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是由於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也就是HIV病毒而引發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具有極大的危害性。HIV病毒在入侵了人體之後不斷地對機體的免疫系統進行大肆破壞,使得人體免疫功能喪失,最終導致患者陷入病菌循環感染的“沼澤”中難以掙脫。

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潛伏期較長,大部分患者在感染了艾滋病的最初期都不會有任何明顯的症狀,有少數可能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像喉嚨痛、發燒、皮疹、淋巴結腫大等,但是這些症狀也可能在短時間內消失,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

世界艾滋病日:要避開艾滋病,需牢記4個小常識

如若進一步解析艾滋病的症狀,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急性期:艾滋病的急性期,通常是在感染了HIV病毒也後兩週左右可能會出現發熱、關節痛、肌肉痠痛、咽痛等症狀,也可能有噁心、腹瀉、嘔吐等表現。病情進展快速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嚴重的感染或者中樞神經系統的相關疾病。

2、無症狀期:艾滋病急性期的症狀多數會再出現後的1-3周後逐漸消失,這時疾病急性期會不斷地轉向無症狀期,或者急性期時也沒有明顯症狀,直接進入無症狀期。艾滋病無症狀期,顧名思義是沒有任何明顯症狀的。

3、艾滋病期:由於不同的體質、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等因素,不同艾滋病患者的無症狀期持續時間有所不同,一般持續時間都比較長,此時HIV病毒會“趁機”在患者體內不斷複製,等到免疫系統徹底崩潰時就會迎來艾滋病期。若患者進入了艾滋病期,各種呼吸、消化、神經、皮膚等相關的症狀都可能會出現,包括多種感染甚至是腫瘤,是疾病最為嚴重的的階段。

如何預防艾滋病出現或加重?

許多人對艾滋病的瞭解有限,都是認為患者全身會出現潰爛等嚴重症狀。但是從上述內容可以瞭解到艾滋病患者也可以是沒有症狀的,此時艾滋病容易被忽略,甚至是傳染。因此,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一刻都不容忽視。

世界艾滋病日:要避開艾滋病,需牢記4個小常識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無非是三種,即血液傳播、性傳播以及母嬰傳播,想要預防艾滋病當然就得切斷傳播途徑:

1、進行相關輸血、獻血,細到穿耳洞等活動時,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尋求專業的醫生;不要擅自使用血製品、注射器;嚴禁吸毒,避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避免共用牙刷、剃鬚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2、提高艾滋病以及性知識,潔身自好,避免高危性行為;在進行性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以免感染艾滋病毒;

3、如果是艾滋病孕婦患者,應該尋求專業醫生幫助,儘量選擇剖腹產、避免母乳餵養,儘可能地降低寶寶的感染率;

4、定期進行疾病的相關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控制。雖然艾滋病在目前是無法被治癒的,但它是可防可控的,特別是在患病初期,一定要讓專業醫生協助治療,遵從醫囑,延緩病程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