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拳怕少壯,棍怕老郎!

本場比賽可以用這句話形象詮釋。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灰熊本該贏球而快船險些輸球。

簡單總結,灰熊敗於危難之際,快船則在關鍵時刻,更加氣定神閒。快船能在關鍵時刻信心十足,主要是球員質量相當高,並且路威的打法,很難捉摸。

回顧一下最後幾次攻防:

終場前1分23秒時,雙方打平,貝弗利在打進追平三分之後,又浪費了一個三分機會。此時,快船二次進攻拼命,再次博得一個籃板球,傳給了空位的格林,很可惜格林不是大場面球員。31.2秒時,灰熊掌握場上主動權,球權在手打進贏面無限大。可是莫蘭特傳球之後,沒要到回傳,球最終被倉促出手,三分不中。

從最後一兩分鐘的攻防,我們很明顯看到灰熊年輕人整體層面的慌張。莫蘭特表現驚豔,也在最後幾個持球進攻中請示了教練,最終灰熊還是犯錯了。反觀快船,則不論在任何情勢下,都有一種從容。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快船輸了一晚上的籃板球,卻有幸在最關鍵時刻偷得一個,贏下比賽。想必那時,最為懊惱的人應該是瓦蘭丘納斯。瓦蘭丘納斯全場拿下30分16籃板2助攻,投籃17中12,三分3中2,罰球5中4,正負值+14。

從瓦蘭的數據可知,快船拿他真沒太多有效辦法。瓦蘭本場比賽在內線攻防予取予求,一度聯合限制住哈雷爾和祖巴茨,三節末段,三分球也開了。

瓦蘭丘納斯直接暴露出快船兩大問題的其中之一

本場比賽之前,快船從未有過如此狼狽的攻防片段,一度落後十分,在莫蘭特起勢之後,竟多次找不到辦法。在莫蘭特之前,正是瓦蘭內線的翻江倒海,弄窘了快船兩個內線。

有意思的是,我們看到哈雷爾平時在內線“橫行霸道”,但這次面對瓦蘭,哈雷爾的弱點被暴露出來了。哈雷爾有什麼弱點?

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那就是中鋒的內線技術。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不過在當今時代,如果妄談中鋒的內線技術,那叫“沒話尬聊”,聯盟已進入小球時代多年,中鋒也講究“短、平、快”,試問聯盟還有幾位中鋒能拿技術說事?

有趣的是,籃球是充滿競技因素的運動,場上總能出現一對一。快船一旦把球打到哈雷爾手裡,並且無法開發出更有效配合時,哈雷爾必須強硬。可惜本場,瓦蘭直接阻斷了他——哈雷爾打不動。

哈雷爾採取了什麼技術?

運球晃動一次,直接投籃……這種方式顯然晃不動人寬碼大的瓦蘭……印象中哈雷爾還被蓋一次,打得非常難受,儘管他全場也拼下了24分。

快船內線有兩次逆轉形勢的機會,全部來自於瓦蘭下場之後:第一次機會,來自於帕特森在第三節中段的上場,連得十分;第二次機會,來自於第四節追分時段,此時瓦蘭在快船起勢之後上場,但未參與進攻。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別忘了,瓦蘭在對陣祖巴茨時,也佔盡優勢,包括但不限於低位單打,鏡頭多次記錄下祖巴茨的負面情緒。克羅地亞人全場拿下10分,但只有15分鐘多的上場時間。

祖巴茨通常在快船陣中獲得較少出場時間,拿下不多的分數,但他的作用和功能還是存在的,並且不該小覷。現在的問題是,祖巴茨在場,不如哈雷爾在場具備更多攻防靈活性,尤其對於路威這一點,祖巴茨的貢獻不大。

因此,我們可以窺見快船所謂的真正內核驅動:路威和哈雷爾的擋拆配合。

快船真正的運轉核心——“此雙人組不同於彼雙人組”

上賽季,“快船精神”被放大,因為他們差點洞穿勇士,這一切始於“路威+哈雷爾”的擋拆。休賽期萊昂納德掀起腥風血雨,不僅在於某些人認為的“保密”做法,更在於他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佔據了這支擁有極強內外搭配的球隊。

即便放眼全聯盟,除卻掘金、雄鹿、凱爾特人等隊,快船體系幾乎擁有最強可塑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保羅-喬治和小卡的加盟,是補強,而不是重塑這支球隊。他們兩人均是憑藉自己的突出才能,加入了一支團結、奮進、積極且極具能量的團隊。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保羅-喬治憑藉翼側防守功力,多維度投射才能、進攻組織性和關鍵球把握投入家鄉球隊,小卡也多是如此,兩人均為即插即用型、團隊型、不多佔球權型的鋒位明星。讓快船高興的是,小卡和喬治完全不重疊,恰好落位左右兩翼,完美填補。

體系的建立,同時要多多感謝里弗斯教練,路威在來快船之前,從未像現在一般令人風光且令人畏懼。加之哈雷爾之後,路威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人。

(一)極聰明的控球策略

像如此聰明的控球手,我們可以在聯盟中找到三位:哈某人、東契奇,還有路威。在這三人中,路威的身體條件是最差的,但效果一點都不差。

實際上,快船全場進攻並未產生印象中,或者分析師眼中的流暢,因為他們缺少傳統組織者,路威是一位進攻球員。但我們發現,快船經常在混亂場面裡領先,這是為什麼呢?

源自於路威的控球能力,以及閱讀比賽能力。

只要有人搭手,路威大概率獲得兩次罰球。或者他突施冷箭,讓對手幾分鐘的努力化成泡影。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他夠拼,在比賽中,會出現在任何地方——倒地搶球、冷靜追分、突破分球。性格上,路威可以做到不卑不亢,責任心極強。

這些優點,在最後一攻的持球突破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保羅-喬治的絕殺,大多數為兜出到弧頂,突射三分。失敗後,路威不準備再給他機會,直覺告訴他,自己更擅長控球絕殺。

此時是自信,也是擔當。

事實證明,路威的突破,對於對手來說,非常難受,小且快,準且變化繁多,更可怕的是,防守人員極其容易犯規。

路威作為老師傅的經驗,幫球隊撞開勝利大門。

(二)唯獨與哈雷爾產生的默契化學反應

單獨拎出路威和哈雷爾,對手並不畏懼,但將兩人放在一起的話,快船恐怖級別指數上升,這還不算喬治和小卡的作用。奇怪的是,兩人也只有相互搭配時,才能產生“1+1>2”的效果,與別人搭配卻不行。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這也許是祖巴茨在快船出場受限的原因所在。

當我們只關心數據,會發現祖巴茨很強,效率很高,可放之在球隊化學反應上看,祖巴茨在場時,快船的進攻不靈活。

這一現象表現在,相比於哈雷爾,祖巴茨在場時,路威的出球更慢,機動性更低,選擇面更窄。路威無法和祖巴茨形成“共進退”的進攻聯合體,進攻方向感和時機選擇都要面臨問題。

祖巴茨的個人進攻也受影響。

通常,他會在很低的位置拿球,本場比賽,只有貝弗利在無法處理的情況下塞給內線祖巴茨幾個球。但我們發現,第二節末段,祖巴茨的進攻參與非常多。儘管參與比較多,可造成的得分不多,因為出手很低。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全場祖巴茨一共6次出手,命中其中5次,如果他能增加出手,得分上漲非常容易。

問題是,路威在祖巴茨在場時,會多傳外線,會選擇“牛角”戰術,擋拆之後外傳弧頂格林。格林命中了一記三分,可當第二次三分空位時,他選擇直塞給內線祖巴茨。

兩人默契不相關,格林記失誤一次,祖巴茨也有些詫異。

難道格林也認為祖巴茨應該掌握更多進攻權?難道祖巴茨也認定自己只是中鋒位置的“備胎”?

快船有沒有必要擔心策應和內線的問題?

快船倒真沒必要擔心自己中鋒位置的短處,因為優勢同樣明顯。

祖巴茨在一陣容不會落入下風,因此快船不會因為中鋒而落後太多,當二陣容輪換上場時,哈雷爾的能量又足以震撼對手的二陣容。

快船今天打得艱難,並非只有中鋒一個位置有短處,也不只因為莫蘭特在末節的爆發,而與他們自身的結構息息相關。

快船缺少中軸策應人,以及真正的傳統組織者。

結構上講,本賽季的快船與“宇宙勇士”隊相似,擁有多位核心與成熟的體系打法,同樣存在一個五號位的相對弱項。不過宇宙勇士隊與快船相比,有著最為關鍵一環,那就是追夢格林的作用。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追夢格林在隊員齊整時,對球隊體系的貢獻極大,儘管他在隊員殘缺時,顯現出一系列問題。格林的進攻作用有以下幾點:

  1. 持球推進,保障庫裡的體力以及健康
  2. 混亂局面裡的一條龍衝擊服務
  3. 為翼側和底角的射手輸送炮彈
  4. 空切以及空切的傳球手

你會發現,我們很難在快船陣中找到如此角色的球員。

因為格林一點,勇士常年霸佔球隊助攻榜,團隊得以打出流暢進攻。如若不然,也只有杜蘭特能在純粹攻防中佔優勢,庫裡和湯普森各有各的“寸有所短”。格林的存在,即是保證了更多、靈活的間接助攻。

不要小瞧了間接助攻。

目前快船擁有的,是更多的直接助攻(因為進攻手太多),鮮有間接助攻,而間接助攻才是球隊流暢性的象徵。

利好的是,快船完全可憑藉優勢彌補弱勢;幸運的是,對手們似乎也很難抓住這些弱勢項。

球隊的戰略目標和培養計劃,也會影響比賽結果,灰熊和雷霆的失利,或多或少與此有關。如果硬碰硬的話,快船和湖人可能已經多輸兩場了。

年輕人才是未來。東契奇和莫蘭特,如出一轍!

如果快船不抓緊機會,不出幾年,教訓必定是莫蘭特、東契奇們帶來的。

快船險勝灰熊,一問題正式浮出水面,他們該重視嗎?

快船很顯然要奪冠,小卡要衝擊在三支不同球隊全部拿下FMVP的壯舉,理論上他們不該放過任何問題。可世上沒有完美強隊,只要保證絕對強點,球隊即可立於不敗之地。

快船如何研製自己的絕對強點?

小卡和喬治的關鍵球是絕對頂級的,側翼防守以及快攻也是絕對頂級的,如今唯有磨合,更多的磨合,才能衍生更多銜接。

最重要的,是保障小卡和喬治的健康,輪休是損名逐利的行為,冠軍可以讓人瞬時患上“健忘症”,最偉大的贏家從不在意凡人的眼光。

說通俗點,比賽並沒有那麼好贏,一個超巨顯然是不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