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已經不能再住茅草房,現在必須要住進‘高樓大廈’”

上週,農業農村部例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當前全國生豬恢復生產的情況,10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

“止跌回升”,由此可見,在國家政策支持和超高利潤的共同驅動下,復產成效已經初顯。

“豬已經不能再住茅草房,現在必須要住進‘高樓大廈’”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產能“逆勢上漲”,確實振奮人心。

這是非瘟進入下半場後的“喜人”消息,但是憂慮依然存在,發展本就受限於土地、資金、各類豬病的豬業,現在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要想辦法在非瘟中“突圍”,求得生存。

所有的矛盾無不指向一個問題:未來,豬到底該怎麼養?

今天,中國新聞週刊發佈的一篇文章《散戶退場,養豬產業再佈局》引發了行業大範圍的關注,相信很多人對“散戶退場”這幾個字的感情很複雜。

散養模式曾在我國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是很多農民除了種田種地之外增收的一種方式,對於以前增收渠道十分有限的農民來說,豬,意味著孩子的學費,意味著治病買藥的錢,意味著出遠門的路費·····

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養豬的現象已經不像以前那麼普遍,農民們增收有了更多的選擇,確切來說,散戶退場不是因為非瘟來之後才發生的改變,非瘟是加速了這樣的一個變化。

“豬已經不能再住茅草房,現在必須要住進‘高樓大廈’”

實際上,就算非瘟不來,中國養豬業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的趨勢也是不可抵擋的,因為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即使是傳統產業,也不可能背向而行,否則,就只能被淘汰出局。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過去10年裡,每年平均有500萬中小散戶退出,非洲豬瘟使他們退出的進程進一步加快,產業的集中度明顯提升。

官方數據顯示,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從2007年的31.7%上升到2018年的49.1%。

但從增長曲線上看,生豬產業的規模化進程一直比較平緩,近十年來保持同樣的速率,幾乎沒有波動,直到2018年8月。

沒錯,非瘟打破了這樣平穩的局面。

由於缺乏科學養豬的認知以及抗風險能力比較差,非瘟到來之後,很多中小散戶被迫退出,隨之產生的是前所未有的生豬產能缺口。

“豬已經不能再住茅草房,現在必須要住進‘高樓大廈’”

這部分產能,必須要由大規模場迅速補上才能保證市場豬肉供給。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10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5%,按1.3萬家的這類規模場總數來算,和9月比,10月一共新增了65家5000頭以上的規模場,至少增加了32.5萬頭豬。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這輪疫情都加速了中小散戶的退場,也加速了整個養豬業的洗牌


“茅草房已經不能住了,現在必須要住進‘高樓大廈’。”湖南某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這樣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這裡的“高樓大廈”並非指養豬全部都要建樓房來養,而是隨著養豬業生物安全防控要求的不斷提升,養豬人必須直面“轉型升級”的問題。

“豬已經不能再住茅草房,現在必須要住進‘高樓大廈’”

不單單是要改變豬場結構,增加硬件設施來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養豬人還得建起思想上的“高樓大廈”,對養豬有更科學的認知。

因為在解除了疫病威脅之後,我們依然還要面臨效率、成本的競爭。

畢竟,“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永遠不會改變。


部分內容摘自《中國新聞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