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開放型產業研究院

十三五規劃中有主要體現了區域發展與再規劃、GDP為核心的主管考核、投融資與基建、土地財政與城市化、轉型升級、資源與環境承受度等。以上這些要素成就了十三五,這些要素在十四五規劃中依舊存在,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體現七大新型要素,包括:多種資本、開放型研究院、產融結合、新國際化、戰略性風險管理體系、戰略性機會管理體系以及第六產業對前五大產業組合的大幅度促進。

如何構建開放型研究院,並在十四五規劃實施期間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呢?

首先,我們需要基於開放型研究院的機會與課題研究機制,構建一個結構性、活的、靈動的機會與課題研究機制。企業如何形成開放型研究院,通過在董事會下設開放型研究院、實有和虛擬的多個專業委員會、多個行動小組等,以機會管理體系和外部專家智庫合作的方式運作,開展多個論壇與課題研究,持續對產業未來海量密集湧現的重大機遇進行預判、解讀、行動預案,以此積極塑造未來、管理未來。

其次,要明確開放型研究院的特定時期的定位。這種這開放型研究院本身不研究,它只把企業的課題、新情況寫出來,向社會上外包?開放性研究院本身只產生課題,不具體研究。主要是把問題拋出來,把要研究什麼拿出來以後外包,或者自己研究。基於開放型研究院的機會與課題研究機制。現在有一種情況是,一個企業的資源往往不能高質量的解決本地問題。就像很多地區發展研究院,很可能——當地人的研究解決不了當地問題。說這些可能有人有點不高興,但是事實上是這樣。一個全省的研究院,又用省社科院的人來研究本身的問題,已經研究了很多年,未能突破。這次再用這些人,這個機制,為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呢。開放性研究院就是一個新的重要方法,基於開放性研究院的課題研究機制,如何把本省本地的機會與課題有效地抓緊,以及產融結合?

最終,要實現以產產結合和融融結合促進超級產融結合。產融結合,首先來源於產產結合和融融結合,融融結合可以分為:大資管、大投行、大基建、大產業、大消費、大財富。對央企來講,下一步很有可能大產業是數字化的關鍵。比如有很多央企,在供應鏈金融、產業鏈金融和生態鏈金融上有作為的非常少,他們對於企業對於如何構建供應鏈、產業鏈、生態鏈資本,認知是不足的。

未來,在金融與資本關係調整的大背景下,很有可能會引發新產能結合實踐。

(本文根據網絡文獻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