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上週末,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事。

一天晚飯過後,正在低頭收拾碗筷的她,聽到一聲響,扭頭一看,原來是女兒從桌子旁經過,不小心把一隻碗打碎了,碗裡的水濺了她一身。

她不禁大喊一聲,怒火似要馬上從體內噴湧而發,此時一旁的女兒,看著她的表情和打碎的碗,立即不知所措的低頭說,“媽媽,你罵我吧”!

女兒的一句話,讓她瞬間柔軟了下來。

她說,從女兒害怕的表情和道歉中看到,女兒已經知錯了,我還有什麼理由責備她。

然後,她輕聲地對孩子說,下次要記得小心哦!孩子答應後,蹦蹦跳跳的玩去了。

朋友事後反思,孩子之所以犯錯後的第一反應是讓罵她,是否因為平時太過於嚴厲而導致的結果?

想起無數次孩子做作業磨蹭,只是一味的在責備她;

想起一次次孩子想要“幫忙”做家務,卻總是呵斥地把她推開;

想起孩子曾經打碎東西,狠狠的懲罰過她;

……

原來孩子現在的“恐慌”,是父母早早種下的。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孩子對於父母有著天生的依賴感,以及寄託的安全感。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有很深的影響。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情緒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以前,曾被一條“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的新聞震驚!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埃及吉薩一個13歲的小男孩,因為將鑰匙鎖在家,竟被母親逼著爬上三樓陽臺進入屋內。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視頻中,男孩懸在離地面10米的高空中,被逼著多次嘗試從窗戶跨上旁邊陽臺,他因為害怕,一直在尖叫大哭。

而他的媽媽卻還強硬的抓住他的腿,把他往陽臺上推。

多次嘗試無果,媽媽放手,男孩獨自掛在陽臺上,雖然可以夠到陽臺邊沿,但根本沒有力氣爬上去。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由於男孩沒有成功的爬上陽臺,事後還被媽媽打了一頓。

整個視頻看下來,那叫一個心驚膽戰!從始至終,孩子都被置於危險中,稍不留神就沒命了。

一位網友在評論中,也分享了一段自己的關於“鑰匙”的故事:

@網友:看這個視頻,想起自己關於鑰匙的事,小時候和堂弟一起出去玩,鑰匙弄丟了,但是鑰匙是放在堂弟那還是放我這的記不清楚了,回到家,父親一個巴掌就甩我臉上。

看到這些,讓人不得不感嘆:有一個容易發怒的父母,生活簡直是在經歷一場場災難。

父母好的情緒,猶如春風拂面,孩子性格開朗,心情舒暢;而不好的情緒,則如晴天霹靂,頻頻陷孩子於痛苦之中。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果父母情感脆弱,一點小事就開始情緒波動,那麼孩子成長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微博上有一位心理醫生,在詢問了許多在這樣原生家庭的成長的孩子後,總結了15個特點: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父母那些失控的情緒,時間久了,真的會給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

很多人說從中可以找到共鳴,其中評論中有位網友說,幾乎全中。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那些被大人的“情緒化”傷害的孩子,小時候不斷受傷,長大後,需要用一生去治癒那個受傷的自己。幸運的話,可能會不斷走向痊癒,但是,不幸的那部分,只能處於“重複”的輪迴中,永遠擁抱受傷的自己。

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遠比我們想象中要大的多!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情緒處理能力,藏著孩子的未來

作為父母,你可以做到永遠不對孩子發火嗎?

答案,不可以。

沒有人能做到永遠不發火,只有好脾氣,而沒有壞脾氣。然而,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是父母該有的能力。

好的情緒調節能力,是父母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之前讀過一本繪本《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看完心都融化了!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今天早上,我媽媽突然發脾氣了,她衝著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我就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想叫,但沒有嘴。我想找,但沒有眼睛。我想飛,但沒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

原來是我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開著大船來找我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幫我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小企鵝多麼像被吼之後,異常驚恐的孩子;而這個媽媽,多麼像日常中很多媽媽的模樣!

無疑,父母們都深愛自己的孩子,而且,他們經常的情緒失控是一時的,但就是這些突然和莫名的失控,很容易把不明所以的孩子嚇到“魂飛魄散”,在他們心裡留下害怕的印跡。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阻止這些情況的發生,比如,當要生氣時,有兩件事可以做:

先等一等,讓自己的怒火平息三分鐘,也許說出的話和表情會有很大不同;還有,事後鄭重地跟孩子說聲“對不起”。

好的父母,會自覺地承擔自己的情緒,不讓孩子揹負,並做出好的榜樣,讓孩子知道當壞情緒來臨,如何處理。

做一個愛成長的父母,孩子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而做一個會正確處理自己情緒的父母,更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好的情緒,讓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擁有穩定的情緒,孩子一生都處於幸福之中。

微博上看到的一則視頻,讓我很感動!

講述的是國外爸爸如何教育孩子說“Sorry”,但我從中看到了一個教育時從始至終態度溫和的爸爸。

一位爸爸帶著兩個女兒逛超市,當姐姐拿了一包東西在手上,走過來的妹妹一出手把姐姐手裡的東西打到了地上,並立刻說道,“我不是故意的”。

兩個姐妹由此爭吵起來,而一旁的爸爸則把剛才發生的一幕全看在了眼裡。

爸爸沒有立刻吼小女兒,只是平靜地告訴她,要向姐姐說“對不起”。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此刻的妹妹隨即躺在地上,予以拒絕。但爸爸還是緊追不捨地蹲下來,告訴她,你需要道歉,妹妹口中仍然說著“我不要”。

旁邊的路人看到了,紛紛建議爸爸,此刻應該“教訓”下孩子,但爸爸沒有這麼做。

爸爸只是把妹妹從地上抱起來,告訴她,“我知道說對不起很難,但是你必須說,你只需要開口,把聲音吐出來,就可以……”最後,妹妹走向姐姐,說了一聲對不起。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父母用高聲調還是低聲調教育,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

面對孩子的撒潑無賴,可以選擇生氣“教訓”他,但最後的結果可能只是勉強的“盡人意”。但如果用穩定的情緒來解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不要總說孩子愛調皮搗蛋,靜下心來多審視下自己。不要經常用呵斥教育孩子,也許他經常想盡力做好,但結果不令人滿意。

不要讓孩子為你的壞情緒買單,這對孩子不公平。要做的是,做一個在孩子面前持續保持情緒穩定的父母,這會讓你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還有自己!

教育孩子是一場修行,你我都在路上,學會控制情緒,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13歲男孩被母親逼著爬陽臺:父母情緒穩定,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