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邊說英語的4個國家,分別是誰?其中1個曾以漢語為母語

中國幅員遼闊,與周邊許多國家相鄰或隔海相望,在這些國家中,有4個國家卻拋棄了自己的“母語”,轉而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其中1個的母語曾是漢語。


這四個國家分別是誰呢?又為什麼要拋棄“母語”轉說英語?原因其實很簡單,僅3個字:被殖民!

中國周邊說英語的4個國家,分別是誰?其中1個曾以漢語為母語

1、菲律賓。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十六世紀,宿霧島被西班牙人佔領,標誌著西班牙對菲律賓的統治開始。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西班牙戰敗,根據“巴黎和約”,菲律賓的統治權被西班牙殖民者轉交給了美國,直到1946年,菲律賓才獲得了完全意義上的獨立。


在被美國殖民統治的這40年中(1942—1945曾被日本佔領),美國大力推廣英語,官方、學校等都以說英語為主。哪怕距離獨立已經過去了60多年,英語同樣是菲律賓兩大官方語言之一,另一種為菲律賓語。

中國周邊說英語的4個國家,分別是誰?其中1個曾以漢語為母語

2、孟加拉國。孟加拉國屬於南亞國家,位於孟加拉灣的北面,面積約14.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6億,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人口大國,及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


17世紀,孟加拉被莫臥兒帝國征服;1757年,孟加拉被英國納入殖民體系,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印巴分治時,孟加拉地區被一分為二,西孟加拉地區歸屬印度,東巴基斯坦歸屬巴基斯坦,由於地理上的隔絕和文化、語言等差異,東孟加拉地區最終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在長期的殖民統治期間,孟加拉被迫拋棄母語轉說英語,如今,雖然孟加拉語再次被定為其官方語言,但在孟加拉的教育界和商界,英語仍然被廣泛使用。

中國周邊說英語的4個國家,分別是誰?其中1個曾以漢語為母語

3、印度。在大殖民時代,歐洲列強曾先後在印度建立據點,開展殖民活動,1757年,英國開始了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在長達1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英語逐漸成為了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母語”——印地語的地位被英語所取代。


1947年8月15日,根據“蒙巴頓方案”,印度獲得獨立,並建立印度共和國,但直到1965年,英語作為印度唯一官方語言(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才被終止。


如今,雖然印地語再次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被約30%的人口使用,但印度的中高層,也就是所謂的精英人士,仍然把英語當成母語,而使用印地語的人則逐漸被邊緣化。

中國周邊說英語的4個國家,分別是誰?其中1個曾以漢語為母語

4、新加坡。新加坡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島國,經濟高度發達,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9世紀70年代前後,新加坡橡膠種植業發展蓬勃,從而使得其快速成為全球主要的橡膠出口及加工基地。


1942年—1945年,日軍用武力趕走了新加坡的英國人,並將其掌控;二戰結束後,英軍再次回到新加坡;1963年,新加坡脫離英國,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新馬合併”);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並最終獨立建國。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與我國淵源極深,約七成以上的人都是華人後裔,特別是在抗戰期間,當地的華裔對我國的抗戰提供了極大的支持,捐錢、捐物、回國抗日……,正是因為如此,日本佔據新加坡之後,新加坡人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中國周邊說英語的4個國家,分別是誰?其中1個曾以漢語為母語

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英語成為了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在此之前,絕大多數新加坡人都以漢語為母語。如今,由於內在和外在等各方面因素,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都被定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其中以英語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