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臨夏】甘肅東鄉:“三長”責任制 聚力攻深貧

【央媒看臨夏】甘肅東鄉:“三長”責任制 聚力攻深貧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和脫貧時限,堅持脫貧攻堅幫扶力量向深度貧困村聚焦,優勢幫扶資源向深度貧困村傾斜,創新基層管理體系,實行雙線管理機制,推行村長、社長、聯戶長包村包社聯戶“三長”責任制,抽調1800多名機關單位幹部,充實到全縣各鄉鎮駐村包社聯戶,壓實“縣抓落實、鄉村抓具體”工作責任,確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東鄉縣縣級領導每人包抓2個村,縣直及駐東鄉縣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包抓1個村,其餘村由鄉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鄉鎮長包抓當“村長”,實現全縣24個鄉鎮的215個行政村(14個小城鎮村除外)全覆蓋。“村長”對所包村脫貧攻堅工作負責到底,縣不摘帽、村不退出、戶不脫貧、國家和省上驗收不完畢,包村責任人不退出、不更換,指導督促村上各項工作開展。

同時,縣直機關單位抽調幹部會同1000多名鄉村幹部,包抓全縣215個行政村、1760個社。30戶以下的社由1名幹部包抓、30戶至60戶的社由2名幹部包抓、60戶以上的社由3名幹部包抓當“社長”,縣直單位抽調幹部和鄉鎮幹部每人聯繫30戶當“聯戶長”。包社聯戶幹部脫離原工作崗位,吃住在村,全面負責所包社惠民政策宣傳、項目實施監督、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全力推動“一戶一策”動態運轉、落實幫扶措施、發展生產等重點任務。

針對全縣幹部層面存在項目管理不規範、政策理解不透徹等問題,集中利用16天時間對縣委縣政府班子成員、鄉鎮黨政班子成員、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重點項目單位班子成員等250多名幹部舉辦項目建設管理、脫貧攻堅政策、扶貧資金監管、基層黨建、黨風廉政建設等5個方面的夜校能力培訓班,晚上集中利用3個小時,邀請省州專家授課,組織研討交流、分組討論,加深政策理解,培訓結束後進行閉卷考試,對考試不合格的培訓至考試合格為止。各鄉鎮、縣直部門單位同步開展全覆蓋式幹部能力培訓,提升幹部隊伍抓脫貧攻堅的能力水平。

對選派幹部實行“雙線三級”管理負責制,幹部從派出之日起由鄉鎮負責日常考勤和具體工作,解決包社幹部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與鄉鎮幹部同管理、同使用、同對待,按照政策規定發放鄉鎮津貼。堅持“注重從基層一線、脫貧攻堅主戰場每半年提拔重用一批幹部”的鮮明導向,對在脫貧攻堅一線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選派幹部,在選拔任用、職級晉升、崗位聘用、職稱評審時優先考慮,積極鼓勵年輕幹部到基層奮發作為,大力營造幹事創業、攻堅脫貧的濃厚氛圍。

通過細化責任抓落實等措施,抽調幹部迅速進村進社開展工作,全力推進“3+1+1”清零行動、“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完善落實等工作。所有抽調人員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田間地頭、走進農家院落,不分晝夜落實住房、飲水、戶籍等核查清零任務,在建立工作臺賬、完善軟件資料、督促加快工程進度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全縣人飲清零行動已開挖管道1019公里、埋設自來水管道804公里,解決供水不穩定11085戶、新入戶2943戶;存量危房開工1413戶、開工率54.3%,竣工574戶、竣工率15.7%,易地搬遷入住和拆舊排危正在全力推進當中;認定牛羊產業發展達標戶4866戶、落實獎補資金2779.8萬元、貼息貸款699萬元;持續推進控輟保學工作,採取聯戶責任人全程跟進的方式,督促所有初中畢業生參加中考,聯合州縣職校開設“職普班”;全面落實醫療保障政策,地毯式排查推進村衛生室達標、慢病卡辦理、大病醫療救助、合作醫療和養老保險參保等清零工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琛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