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東法院探索構建集約送達工作機制

黑龍江經濟網訊(閆立恆 李雪松 記者 馬朝林)年初以來,肇東市人民法院不斷完善和加強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解決糾紛和訴訟服務能力水平,立足解決送達難題,著眼節約司法資源,致力提升審判效率,積極探索構建集約送達工作機制,努力提高送達的準確率和成功率,對內服務法官,提高送達效率,對外服務當事人,快速實現權利,逐步形成了送達人員集中、送達功能集約、送達效果集成的良好局面。

優化要素配置 推行訴服管理集約化

近年來,隨著民商事案件大幅增加,司法文書的“送達難”成為困擾法院的一大難題,主要表現為:直接送達找人難、電子送達使用率低、郵寄送達用時長、委託送達效果差、公告送達適用條件不嚴密等,辦案法官往往在送達上耽誤時間最長,嚴重影響了法院的審判效率和質量。為緩解審判庭工作壓力,我們從強化訴訟服務中心的整體功能入手,積極探索訴訟服務管理的集約化。一是組建集約送達專業團隊。送達團隊由8名專司送達業務的人員組成,其中正式幹警2人、協警6人。由民二庭副庭長牽頭擔任組長,設內勤1人,每組2人分成3個送達組,配備專用車輛2臺,執法記錄儀3部,註冊用戶名為肇東市人民法院送達團隊的專用錄音電話2部,與移動公司簽訂專門彩信服務業務,給我院認證為公共專屬帳號,為法院送達開設專門MAS平臺,把訴訟法律文書通過短信、彩信、視頻等方式送達到當事人的手機上。送達團隊全面負責民商事案件的送達、開庭排期等業務工作。二是構建“五位一體”的服務體系。我們把送達團隊作為訴訟服務中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送達團隊和立案團隊、訴調團隊、速裁團隊、保全團隊五個團隊相互制約、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共同形成依法審查、多元解紛、便民利民、共建共享、集約高效的服務體系。三是貫徹“四個一”工作理念。我們在訴訟服務中心建設上堅持“一個指導思想”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一個工作目標”即“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落實“一個要求”即“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突出“一個核心”即“切實提升解決糾紛和訴訟服務能力水平”。圍繞“四個一”工作理念,我們把訴訟服務中心的職責定位為“依法、便民、文明、高效”,把訴調對接中心的職責定位為“共建、共治、共享,解紛、解惑、解難”,作為訴訟服務中心服務要素之一的送達團隊,符合新時代工作要求,順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因此,具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依法規範運行 實現送達工作專業化

送達團隊組建後,我們從學習培訓入手,在規範管理上著力,系統學習《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有關送達的規定,以及最高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干意見》等具體規定,制定出臺了《肇東法院集約送達工作操作規程》,確保送達工作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準確率和成功率,不斷提升專業化和規範化水平,不斷髮揮出獨特的優勢。一是在統籌安排上更加科學。立案大廳受理的民商事案件,直接轉交給送達團隊,送達團隊可以根據原告人的《送達地址確認書》和提供的被告的聯繫方式,立即聯繫當事人,並根據電話聯繫的情況,統籌制定接下來的送達方式,在送達路線的確定上、在送達方式的選擇上、在送達人員的分配上,便於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送達時間上更加快捷。我們在踐行“打官司不求人”莊嚴承諾工作中推出了22條工作措施,作出了“送達不過周”的承諾,就是要求案件送達一般要在五個工作日內完成,簡易程序要在15日內確定開庭時間,普通程序要在18天內確定開庭時間,通過規範化管理,確保送達工作高效運行。三是在送達方式上更加專業。送達團隊在熟練掌握直接送達、郵寄送達等傳統送達方式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最高院關於送達的司法解釋,靈活把握精神實質,對於受送達人避而不見的情形,蒐集好受送達人就在其住所居住的證據後,採取將需送達的訴訟文書張貼在受送達人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對於能夠用電話聯繫上的當事人,只要證明電話系當事人所使用,告知其法院將要送達其訴訟文書,然後將文書通過彩信方式發送到手機上,將通話過程錄音、刻成光盤存卷,即視為送達;對於同意通過微信送達的,把微信截圖製成光盤存卷,即視為送達等等;同時,確定了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形,規範了適用公告送達的前提條件;近期,我們又承擔了電子送達試點的任務,我們對於金融單位起訴的、有律師代理的以及其他同意電子送達的當事人,採用電子送達的方式。

服務制約並舉 追求送達功能最大化

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在訴訟服務中心服務體系下,立案團隊、訴調團隊、速裁團隊的職責定位是“分調裁審、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送達團隊的主要功能是服務和保障審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通過延伸了送達團隊的職能,充分發揮了送達工作對審判工作的制約和促進作用。一是對外服務群眾,主動贏得信任。適用最高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規定及時送達,對於適用簡易程序但根據原告提供的地址無法送達到被告,送達團隊採取責令原告補充提供被告送達地址,如果不能補充提供,充分尊重當事人程序的選擇。通過我們送達團隊的主動服務,贏得當事人理解和信任,有效緩解“送達難”帶來的工作壓力。二是對內服務辦案法官,合力解決難題。按照適用簡易程序優先的原則,案件一般均以適用簡易程序為主。在送達中發現雙方當事人有調解願望且有調解可能的,送達團隊通知辦案法官及時進行調解。在送達中,發現因當事人實際居住地發生變化等原因需移送管轄的,送達團隊協助辦案法官固定證據,選擇恰當的結案方式。三是實行開庭排期,制約提升效率。送達團隊在送達工作中,根據簡易程序15天、普通程序18天的時限,直接確定開庭時間,根據案件難易程度,採用軟件管理的方式,按照每個審判法庭每天4件直播庭審的標準,直接確定審判法庭,開庭時間、所在法庭準確確定後,案件轉到辦案法官,辦案法官按時開庭並進行庭審直播。送達團隊的高效運行,有效地推動了繁簡分流工作,極大地促進了審判效率的提升。

在今後的工作中,肇東法院將繼續不斷探索,把集約送達工作做實、做準、做好,進一步優化各個工作要素,全面提升審判質量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